Ⅲ度膀胱脱垂致肾盂、输尿管重度积水二例
2019-10-23何登飞赵梦丽
何登飞, 赵梦丽
病例资料病例1,女,73岁,因“会阴包块”入院。患者自诉20年前腹腔压力增加时会阴出现包块,安静平卧时,包块可还纳。1d前会阴包块还纳失败。CT检查示膀胱脱垂并右侧肾盂肾盏输尿管积水扩张(图1)。专科体检:会阴部见一粉红色囊袋状包块,包块质软,其上见两处相距1 cm裂隙状开口, 裂隙口见少量淡黄色尿液排出。患者拒绝外科手术,症状改善后出院。
病例2,女,68岁,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腰腹部酸痛,多次超声检查双肾积水,双输尿管上段扩张,3 d前实验室检查提示肾功能异常,为明确诊断入院。CT检查示膀胱脱垂并双侧输尿管、双肾盂、肾盏积水扩张(图2)。专科体检:尿道口见一直径约10 mm暗红色圆球形肿物脱出,尿素氮气味较浓。行盆底重建术,痊愈后出院。
讨论膀胱脱垂临床少见,常见于老年多产妇女,因盆底支持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所致[1],患者常伴有下尿道梗阻的症状。本文两例患者均为高龄多产妇,盆底肌肉筋膜菲薄松弛,是导致患者膀胱脱垂的重要原因,病例1患者有慢性肺病史,长期咳嗽,致使腹内压增高,这也是引起膀胱脱垂的原因之一。病例2患者则因下尿道梗阻导致双肾及输尿管积水而就诊。2例患者CT表现典型:盆腔内漏斗样膀胱、盆腔外反漏斗状膀胱,输尿管开口下移,输尿管远端狭窄。
图1女,73岁,Ⅲ度膀胱脱垂致右肾、输尿管积水。a) MPR冠状面:膀胱下部膀胱脱出于盆腔,盆腔内膀胱呈漏斗状,盆腔外膀胱呈反漏斗状; b) MPR矢状面:膀胱位置下移,膀胱下部脱出盆腔; c) VR:右侧输尿管远端受压变窄,右肾、输尿管积水扩张。 图2女,68岁,Ⅲ度膀胱脱垂致双肾、输尿管积水。a) MIP:膀胱下部脱出盆腔,盆腔内漏斗样膀胱、盆腔外反漏斗状膀胱; b) VR: 双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 c) VR:双输尿管远端下移并受压,呈鼠尾样狭窄。
膀胱脱垂是指膀胱部分或全部脱出于尿道外口,分为部分性脱垂和完全性脱垂,部分脱垂常见。根据脱垂程度不同分为3度,Ⅰ度:脱垂不到尿道口水平;Ⅱ度:脱垂到尿道口水平;Ⅲ度:脱垂低于尿道口水平。
膀胱脱垂临床应与子宫脱垂、尿道黏膜脱垂、膀胱憩室、输尿管囊肿脱出等进行鉴别。①子宫脱垂,经产妇常见,多因产后盆底组织张力修复不良引起,可伴有膀胱脱垂,专科检查即可鉴别。②尿道黏膜脱垂,又称为尿道粘膜外翻,是指尿道粘膜及粘膜下组织脱出并外翻于尿道口,该病的临床特点是尿道口脱出的环行或半环行暗红色肿块, 尿道口位于肿块中央,肿块表面光滑、质软、易出血。③膀胱憩室,是膀胱粘膜经膀胱壁肌层薄弱处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状改变,好发于膀胱侧后部,常伴膀胱小梁和小房形成,影像学检查憩室均位于盆腔内,不会突出至盆腔外。 ④尿道肉阜,有蒂,质软,易出血,有时难与膀胱脱垂鉴别,确诊需病理学检查。⑤输尿管囊肿脱出,一般发生于单侧,影像学检查输尿管远端具有特征性的“眼镜蛇头”样表现[2-3]。
当膀胱脱垂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需依靠辅助检查进行确诊时,应首选多层螺旋CT[4-5]。多层螺旋CT检查安全无创、具有较高的空间-密度分辨率[6],既可清楚地显示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的程度,又可通过动脉期、静脉期及分泌期3期扫描评价肾脏的功能,还可通过工作站进行MPR、VR、MIP等后处理技术清晰、直观的显示膀胱脱垂的形态、部位、程度,以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膀胱脱垂CT表现典型,为充盈的膀胱下部经尿道向下突出呈漏斗状改变,输尿管远端于尿道处受挤压,其上方输尿管及肾盂梗阻性扩张积水。CT检查能直观、全面显示膀胱脱垂的全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因此熟悉掌握膀胱脱垂的影像学特征,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还可以评价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