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图书馆课程平台数字教学参考资源的遴选与集成方案

2019-10-23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参协和医学

教学参考(以下简称“教参”)资源主要包括课件讲义、图书、期刊会议文献、音视频等各种类型的资源,在高校师生日常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检索方便、时效性强和可交互共享成为信息传播交流的基本要求。因此,将图书馆特色资源与教参资源进行整合并数字化处理,然后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将数字化的教参资源(“数字教参”也称为“电子教参”)整合到课程管理平台,为学校师生提供多样化、一站式[2]的教参资源信息服务,将推动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服务模式转型,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助力。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 3号),明确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数字教参资源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以及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成为了主要发展方向。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医学教育和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协和图书馆”)是专业性较强的高校图书馆,也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NSTL)医学分中心,拥有丰富的医学信息资源,是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学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的重要支撑单位,同时也为学校各学系、院所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信息资源支撑[3]。由于长期以来服务重心的限制,协和图书馆未能精确获取课程相关的教参信息需求,没有对相关教参资源(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开放课件等)进行学科化的组织集成并与课程和教学信息深度融合。本文借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服务的理论和实践,以协和图书馆为例提出适合医学院校图书馆的数字教参遴选和集成方案,从而提高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利用率,扩大服务对象,扩展医学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促进医学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提升医学院校的教学水平。

1 国内外医学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高校都建有网络教学平台,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将教参资源整合到Blackboard、Chalk、Stella等课程管理系统。一种方式是将图书馆数字教参资源中的文献,以超链接的形式对应到Blackboard等平台的相应课程上;第二种方式是直接购买Blackboard系列产品中的内容管理模块,把它作为图书馆数字教参资源的平台,从而更直接地与Blackboard平台的学习管理模块进行整合,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管理系统直接获取由图书馆事先为该课程制作好的各种教学补充资源[4]。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较好地将图书馆的教参资源与院系的课程管理平台Blackboard进行了对接,特别是当急用教参图书的时候,图书馆会提醒普通读者将教参图书及时归还用于教学使用,最大程度地支持学校教学。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CALIS)管理中心建成了“CALIS高校教学参考书数据库”[5],为CALIS成员馆的用户提供教学参考资料书目信息在线检索服务,实现高校读者通过网络共享教参信息,促进了各高校教学信息的交流。但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成员馆之间类型的差异及缺乏专业人员,数字教参资源还存在着分类不合理、信息更新较慢的缺点,也缺乏标准规范的工作流程[1]。国内其他高校也通过不同方式建立了本校的教参管理系统,如采用商业性的数字教参系统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数字教参书”模板[4],但由于各个学校的类型及关注点并不相同,这些系统在与学校及图书馆已有教参资源的关联上做得并不到位。一些高校图书馆还自建了教学参考信息系统,如清华大学[4]、北京大学[6]、上海交通大学[7-8]、厦门大学[9]等学校的课程系统做得比较全面,通过整合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与选课系统无缝融合,有效地融入了教学系统。

北京协和医学院也于2015 年11月建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课程平台”[10],提供教学课程相关的课件、讲义及视频资料,教师可以通过课程目录、授课视频、课程PPT、课程学习时长、课程讲义及参考资料等栏目上传、修改教参资源。目前,各门课的参考资料模块中包含的资源信息比较单一,尤其是图书馆丰富的教参资源并未融入到这个平台中。协和图书馆目前拥有各类文献总量累计近300万册,每年订购中外文现刊4 600余种、医学及相关学科高质量数据库93种,包括权威医学期刊、经典医学教科书、循证医学数据库、文献分析和评价数据库等,基本涵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卫卫生等医学各学科及化学、心理学等医学交叉学科。因此,协和图书馆在未来发展当中,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将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通过学科化、数字化的方式融入课程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医学图书馆数字教参资源集成整合建设策略

数字教参资源建设应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整合优势,根据不同学系的教学需求,按照课程以及教学特点进行元数据描述、碎片化和组织集成,提供基于课程和教学要点的数字化资源服务,针对性地补充“北京协和医学院课程平台”的数字教参资源,为师生提供“一站式”的教参资源服务。教参资源建设的组织机制涉及图书馆、教务处和网络信息中心三方合作,也包括学习者、教师、图书馆员、IT技术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图书馆起着关键的协调作用,一方面,图书馆与学校注册中心、教务处、计算中心合作,获得了校内教师课程指定的参考书目和每学期学生的选课数据;另一方面,图书馆通过采访编目、数字加工和学科化服务等环节保证教参资源建设质量及相关资源的版权保护。因此,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案进行数字教参资源的建设(图1)。

图1 数字教参资源集成整合建设方案

2.1 教参资源需求调研

教参资源建设的成功首先需要把握一线用户需求,因此在教参资源建设工作开展之前应进行教参资源的需求调研。可以通过以下两种调研方法获得课程所需教参资源清单。

文献/网络调研(间接方式获取):通过查阅文献、浏览官方网站、走访索取等方式掌握国内外拥有较为先进的数字化教材的医学院校(如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等)图书馆的主要数字化教材、课件建设情况,分析并借鉴其策略内容及制定依据。

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焦点小组访谈(直接方式获取):针对选定课程的数字教参资源建设现状和需求状况,听取专业意见,通过对一线教研组进行不同形式的访谈和咨询,组织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的侧重点不同的问卷调查,明确需要收集整理的图书、期刊和开放课件等各种资源的需求清单。

2.2 构建数字教参遴选体系

首先,提炼有效的遴选指标。通过学科调研和文献调研全面收集整理,如资源的质量、资源的需求、资源的使用权益等遴选指标。

第二,设计遴选标准。将指标细化衍生成若干评价要点,如资源质量的遴选要点包括出版年、出版商、作者、被引次数、学科主题、被目标机构收藏情况等,资源需求的遴选要点包括教师需求与学生需求,权益的遴选要点包括是否开放、若开放应遵循CC协议(即“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哪个类型等。

第三,筛选遴选指标。通过召开专家咨询会,分析并筛选出重要指标。

第四,分配指标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指标权重。遴选标准体系的成功建立也会对教参资源的更新、维护发挥积极作用,保证其在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上。

2.3 数字教参的集成整合

数字资源整合是一种数字资源优化组合的存在状态,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融合、聚类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以“教学知识点”为单位,将收集整理的课程相关的国内外经典教材、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及开放课件等资源,在遵循准确、充分、一致、适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师生需求,充分组织揭示有检索价值的信息资源的主题。构建各教参资源组织揭示框架,如数据库元数据(包括数据库名称、URL地址、简介、访问方式、使用指南链接)、图书元数据(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ISBN)、期刊元数据(包括刊名、ISSN、影响因子、URL)、论文元数据(包括题名、作者、机构、摘要、URL)、音视频元数据(包括名称、时长、发布者、URL)、网站元数据(包括网站名称、链接地址、简介)、课件元数据(包括课件名称、学校、URL 地址、主讲人)[8]。根据图书馆制定的组织类型学习资源的元数据,将教参资源以标准格式整合入“北京协和医学院课程平台”,并在各资源后添加版权说明文字。

2.4 优化版权管理制度

在教参系统全文服务方面,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版权问题。我国正逐步完善著作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高校图书馆也启用了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技术。通过调研国内与教材教参相关的法律法规[11],参考其他大学教参平台的管理原则[4,12],初步提出如下的版权保护措施,包括制定本校的数字教参资源版权管理政策,并在平台首页醒目位置放置版权声明,要求教师在上传相关资料时引用来源解决数字化内容版权问题,同时严格规定资源使用的数量及时间。如相关资源仅供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使用,在学期结束时停止使用;对于协和图书馆现有数据库资源,采用了IP 范围和账号登录的内外管理方式,相应的管理方式同样可以应用于教参管理平台,供本校师生在校内外访问教参系统;根据版权限定的等级不同,将相关教参资源的使用地点和时间进行分类,分为仅在课堂上使用、可以在校内课外时间使用、校内外都可以使用等;对于严格版权限制的数字教参全文及片段除注明出处外,还需要随时根据著作权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调整,同时仅供授课教师和选课学生在教授相关课程期间具有在线浏览功能,且不能够下载打印,保护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不受侵犯。

在上述规定的执行过程中,需要明确数字教参资源各相关方的职责,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根据不同资源的授权程度规定不同的合理使用范围和数量,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2.5 建立评估体系

建立数字教参资源平台后,还需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来评估数字教参资源能否有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节省版权费用。数字教参资源平台能否满足学生所学课程的文献资源需求,可以通过学生满意度评价、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反馈意见,从而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体系。数字教参资源建设中还涉及到教务处、图书馆多个职能部门及网络中心的沟通与协调,因此需要对各部分涉及的每项工作设定质量管理的目标并严格实施。学科馆员作为协调人需要汇总师生关于教参信息的各种问题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保障资源建设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3 结语

本文根据“以用户需求为基础,以图书馆医学资源为保障”的原则,按照课程和教学特点进行碎片化和组织集成,针对性地补充建设某一学科相关的国外经典医学教材图书、期刊文献和开放课件等资源,将其融入“北京协和医学院课程平台”,为师生提供学科化教参资源服务。图书馆应广泛调研、搜集、整理、加工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以用户信息需求为驱动注重各部门合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做好资源保障。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师生的推荐来补充教参资源,主动为师生推介最新的学科相关数字教参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以课程为中心、师生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教参资源遴选、组织集成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医学院校教参资源的补充建设,统筹利用图书馆特色资源,实现从图书馆独立进行教参系统建设到与学校教务处和计算中心进行合作建设,从教参书目数据服务为主过渡到以教材教参全文服务为主,从单一的图书类型教参过渡到多类型教材教参的转变,为数字时代医学院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与资源服务。

猜你喜欢

教参协和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我们班的“运动健将”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协和学子“爱星”献爱心
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
神秘的教参
医学、生命科学类
组建“协和队”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