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热爱散文
2019-10-23刘学刚
○刘学刚
散文是离生活最近的文体,对散文的热爱就是对生活的热爱。散文是什么?是味蕾上的巧克力,还是心灵的沙发椅?把散文等同于茶余饭后的消费品,这无疑是一种装模作样的生活。
“你在城里盖一所房子之前,先在野外用你的想象盖一座凉亭。”这是纪伯伦的话。散文就是这样的一座“凉亭”,它是个人的独立思考空间,是写作者的精神居所,是支撑内心的一种建筑。这个精妙的比喻,让人想起海子的经典诗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房子清新明净,他渴望经由诗歌获得俗世的幸福。心灵比身体更需要一个家。
散文是一个人的文本,它远离公共生活和大众意志,它不是流行歌曲,而是一出曲高和寡的歌剧,它注定在灯火阑珊处安享寂寞的清凉。散文实现了一种撤离,从大众立场撤退到一个人的内心生活。散文写作就是一种纯净的内心生活,这是一种平和自如的生活状态,它完全服从内心的指引。
很多散文趋向于标语式或者公式化写作,一写风景必然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言及事物往往会托物言志,越来越多的散文被统一在一个既定的范式里,变得古板僵硬。在这喧嚣浮躁的时代,谁又能和散文实现平静的注视,并在世俗的拥挤里安守心灵的寂寞?好的散文,有这样的一种品质:它保持着一个人的叙事耐性,有一些平静,也有一些温情,还有一些微微的疼;它努力构建一种个人的语境,从容的,淡然的,有内心深处的吁求。它并没有叙述一些浅薄的遭际,而是把痛感附着在内心的坚守和精神的处境上。
拥挤吵嚷的地方没有散文,散文在独辟的蹊径上,散文在个人的呼吸里。只有远离公共生活,你才能回归自己的内心。散文是华丽的汉语,它可以用不断的比喻把阅读者带入叙事现场,叙述话语也因之获得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比喻是什么?耶稣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他还说,“天国好比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其实,有质感的比喻也是面酵,它使文字的空间慢慢膨胀,像施展了魔法,让文本在历时的阅读中保持着恒久的魅力。
“文学就是泥土,越高洁的东西反而越低微,谁都可以踩在上面,谁也无法远离或者背弃泥土”,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它唤起的是对文学的敬畏。文学这一高贵的事物作为器皿,是基本的,是承载万物的东西,而散文平实、宽厚、耐心,这是大地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