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学方法
2019-10-23赵家治
赵家治
孔子在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造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多样,理念具有创新性,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共性与个性结合,注意因材施教。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他的感召之下,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走到一起。“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救仁德,求知识,可谓志同道合。《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主张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平衡。孔子重视共性,要求学生“成人”“立人”“下学上达”,以其仁、礼统一学说,作为教育学生的基本准则。但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十分注重学生个性差异。《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这是孔子从性格特点上分析,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论语·雍也》季康子问孔子,三位弟子是否可以治理政事。孔子回答:“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孔子从能力特点上评价学生仲由果敢决断,端木赐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让他们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文学:子游、子夏。”这是孔子分析学生能力,有德行好的,有善于言辞的,又能办理政事的,有熟悉古代文献的,学生各有所长,也是因材施教的结果。《论语·雍也》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中等水平之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这是孔子依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为依据,总结出因材施教的规律性认识。孔子把学生智力分为“上”“中”“下”三种类型,这与现代心理学划分的“超常”“中常”“低常”大同小异。《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一个问题,两种答案,引起学生公西华迷惑不解。原来孔子针对子路遇事莽撞的特点,就用抑制的方法“故退之”,而冉有遇事退缩,就用鼓励的方法以进之。孔子把学生性格划分为“狂者”“中行”“狷者”三种类型,这也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外向型”“中间型”“内倾型”相当,他在教育工作中以学生性格个性差异为依据,区分对象,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博文与约礼结合,善于启发诱导。《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是孔子的教学纲领,他教育弟子要达到博学,对古代文献要有广博知识,以礼节来约束言行,主张“不学礼,无以立”。教学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诗”即西周以来的诗歌,古诗本三千篇,经孔子删定存三百零五篇,概称“三百篇”。“书”即历史,孔子将春秋以前的历代政治历史文献汇编成书,保存了夏商以来,特别是周初的重要历史资料。“礼”即周礼,周礼是基础,以仁为核心,一以贯之。“乐”即音乐,“乐”与“诗”相连,往往词曲不可分,“乐”与“礼”相配合进行道德教育,陶冶情感。《论语·述而》:文、行、忠、信。孔子用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来教育学生,这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教学的标准。《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是学生对孔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刻感悟。《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有求知欲望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欲言不能尽意时,不去启发他,不到他能举一反三的时候,不去再教他。孔子不是简单给学生加压,不是一刀切,而是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引导他们由“知之”到“好之”,由“好之”到“乐之”形成习惯系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追求远大理想,实现“一以贯之”的目标。
学与思结合,强调融会贯通。《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会读书,就会缺乏信心。孔子这里讲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把学习分为知学、好学、乐学三个层次,并指出知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孔子非常重视学习,孔子自谓“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并高度赞扬“有颜回者好学”的精神。孔子重视学思结合,倡导“三思”“九思”,强调获得知识必须多闻、多见、多问、多思,对学习内容一定要反复思考,融会贯通,辨明是非,择善而从,由博反约,温故知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告诉仲由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孔子对待知识,要求勿妄测,勿武断,勿固执,勿自是,对尚未明白的问题,暂时存疑,以待探讨,力争获得真知。他批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混事,浮夸作风,自己则“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学习与力行结合,倡导躬行实践。孔子倡导学以致用,学习所得必须见于行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敏于事而慎于言”,强调不要在口头上夸夸其谈,而要在行动上尽快把事情做好。“就有道正焉”就是向有道之人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论语·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最担忧的是学习不能见诸于行动。《论语·卫灵公》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孔子主张“行笃敬”,他既主张“敏于行”,也主张“慎言、慎行”,他要求言行一致,“言之必可行”“言必信,行必果。”对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所以重行,在于他把“行”与“立志”“好学”结合起来,与崇高目标联系起来,学习是为了提高知识和道德修养,既不是为装饰自己,也不是图给别人看的。鼓励学生进而不止,不断奋勇前进。
教师与学生结合,实现教学相长。《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说,孔子不悬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他绝对没有这四种毛病。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他赞扬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着似乎在前,忽然又到后边去了。表达了他对孔子崇拜和尊敬的心情。“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孔子却谦虚地说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么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已初步形成师生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思想。《论语·先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与吾言无所不说。”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论语》中多次赞扬他“好学”“其心三月不违仁”等,但也有微词,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孔子不喜欢学生完全顺从,没有争论。《论语·八佾》子夏与孔子学诗,进而探讨礼与仁的关系,孔子大加赞赏:“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孔子说,卜商呀,你真是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以我哉。”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了哪些呢?这里表达了孔子对知识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对待求知学问勤勉不怠的精神,对教授弟子的满腔热忱,这也是在教学方法上对“学”与“教”的合理总结。孔子教学相长的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