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在绞胎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3雷诗莹景德镇陶瓷大学
/雷诗莹(景德镇陶瓷大学)
图2
平面构成作为三大构成之一,具有坚实的设计理论基础和完整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广泛应用于各个艺术设计行业,具有里程碑式的突出贡献。绞胎瓷创烧于唐代,以其“表里如一”的艺术特色,色彩分明的装饰纹样闻名。塑造形体的过程也是装饰肌理纹样形成的过程,这一特点与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一致,因此探究平面构成在绞胎瓷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设计的发散性思维,促进现代化审美背景下绞胎瓷的多元化发展。
一、绞胎瓷概述
绞胎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这时期社会安定,文化思想高度自信。不同的工艺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敢于创新凸显个性。绞胎瓷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犀皮漆器独特肌理效果的模仿。发展到北宋中后期最为繁荣,其中以当阳峪窑系为首的绞胎瓷最具代表,种类繁多,工艺精湛。随着北方社会背景动荡,大量制瓷工匠南迁,工艺复杂的绞胎工艺在元代之后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直到近代,在陶瓷爱好者的专研和政府扶持的政策下,绞胎工艺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绞胎工艺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差异较大的瓷泥,根据主观审美意识和设计需求,通过折叠、揉搓、拼贴、泥浆混合等技法,运用拉坯、模印、注浆等成型方式,使泥料相互挤压融合,形成自然抽象或律动仿生等形式的肌理纹样,最后施以透明釉、绿釉、黄釉的陶瓷创作方式。因其独特的纹理结构,自然的装饰效果,表里如一的艺术特点,在种类丰富的陶瓷工艺中独树一帜,深受大众喜爱。
图3
二、平面构成基本元素在绞胎瓷设计中的应用
点、线、面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三者通过一定形式法则的设计原理排布,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语言,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设计方式。这种设计规律一直存在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随着艺术语言的发展和表达上的不断完善,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正式将这种设计思维方式定义为平面构成原理,并对构成要素等抽象艺术元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点”是对形状、大小、分布规律各不相同的绞胎肌理效果的抽象概述。是形成平面构成最基础的设计单位。相对整体装饰效果,可以概括为一个独立的构成元素。形状上可以分为较为规整的平面几何图案,如圆形、多边形、弓形等,以及外形变化不规律的异形图案。圆形具有圆润饱满的跳跃感、三角形具有稳定和锐利感、矩形具有正式感。一般来说在“点”的轮廓线中,直线威严肃穆,曲线柔和,异形自然和谐。大小关系可以分为均匀等大、渐变、无规律变化等,渐变的肌理效果具有视觉纵深感。分布规律包括直线性分布、曲线性分布和自然分布等。曲线性分布所形成的肌理效果带有节奏律动感。绞胎工艺通过泥块切割的方式,将同一个或几个装饰纹样反复拼贴使用,较易控制“点”的形状、大小、分布规律等因素,形成理想的肌理装饰纹样和视觉传达效果。如(图1)所示,绞胎瓷采用大小不一的圆形图案自然排布,带有饱满的力量感和视觉冲击力。
“线”是“点”在某一个方向上的延伸,通过两个“点”就可以形成一条线,根据线的间距、粗细程度、变化规律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从线的密集程度上来说,间距逐渐上升或下降的分布形式,由于近大远小的视觉原理,容易产生视觉上的误判,使肌理纹样具有立体感。从线的粗细程度上来说,较粗的线条会产生多个细线条拼接的视觉效果且更加突出醒目。从变化规律上来说,直线刚健有力,曲线柔美温和。在绞胎瓷工艺中,通过模具多层色泥注浆成型的坯体,可以形成一种伴随造型变化的线性装饰纹样。这种纹样是根据各个色泥层的厚薄程度不同,在塑造形体削减坯体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装饰线,色泥层越厚,切入面与横截面之间倾斜角度越大,形成的线条纹样越粗。如(图2)所示,以红、绿、白三色泥浆反复交错注浆,再根据南瓜形体需求塑造,形成了独特的以造型为变化依据的线性装饰纹样。
“面”是“线”律动而成的产物。在本文论述的绞胎瓷中,平面构成基本元素中“面”的概念,主要研究的是平面上的装饰设计。因而“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其轮廓形状,二是不同色块的选择与搭配。即色彩的相互作用带给人的视觉体验,其中又包括单色瓷泥自身以及相互搭配应用的效果。单色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暖色系给人一种热情温暖的感受,冷色系则代表了冷静理性。搭配上主要分为同色系呼应和对比色系互补。如(图3)所示,作品采用蓝色系色块渐变的搭配方式。不同色块的轮廓相似,色彩搭配由上至下明度逐渐变低,与明度影响色彩的轻重感的设计原理相呼应。给人一种水面般的自然和谐感。
三、平面构成中形式法则在绞胎瓷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是视觉艺术设计中都应当遵循的美学法则,包含了艺术设计的比例、平衡、节奏、重点等方面的内容,其美学形式法则的种类丰富多样。例如: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平衡、调和与对比、节奏与韵律等。这些法则相互交融并存,从不同的侧重角度,将设计美学运用于创作之中。虽然在内容上各不相同,但各个形式的美学法则都统筹于“变化与统一”的总纲之下。
“多样与统一”的形式法则是指,在一个绞胎瓷中局部的肌理效果或一个系列作品中的不同单品之间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在丰富了设计多样性的同时,都统筹于整体效果之中。即在变化中寻求规律,在规律中突破创新。例如统一绞胎肌理的装饰纹样、变化规律、颜色搭配、工艺技法等。绞胎工艺自身带有反复叠压的属性,因此在色调和肌理规律上具有天然的统一感和秩序感。如(图4)所示,该作品是以49个肌理纹样各不相同的绞胎瓷盘作为载体。采用橙蓝对比作为装饰的色彩基调。虽然由内向外每一层瓷盘的装饰纹样各不相同,但是整体效果的色彩搭配统筹一致,同一层次瓷盘之间的纹样具有相似性。四方连续的图案组织方法,使其具有中轴对称的变化规律。包含了不同瓷盘之间肌理纹样的多样性,并统一于整体装饰艺术效果之中。
“对称和平衡”的形式法则是指,在设计构思上对不同构成元素占比的理性规划,使其力量得到均衡,从而达到在视觉上各方位的平衡,是一种实用的设计构成技巧。在绞胎瓷肌理纹样的设计中,构图的自然协调犹如坚实的创作骨架基础,占据了设计核心位置。其中“对称”是指肌理纹样具有一定的规范形式,如(图4)的绞胎作品,图案沿着中轴上下或左右重叠一致。这样的图案会自然地给人带来规整、端庄的视觉感受。但绝对的对称规范难免缺乏设计的美感,因而要在对称的局面中均衡各个元素之间的力量感,使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如(图5)所示,作品造型飘逸自然,一改陶瓷生硬刻板的印象,充分展现了泥土的柔韧和可塑性强的优点。整体采用红色和黑色作为搭色,局部用金色提亮点缀。在着重体现绞胎肌理融洽律动美的同时,通过每一个矩形拼接色块之间的肌理复杂程度、大小、明度来调整各个对立面的平衡。虽然每一个局部的大小纹样各不相同,但依然维持了内部的秩序感。
“调和和对比”的形式法则是指,在视觉感受的各个要素之间形成对比,视觉上的对比更易抓住观赏者的眼球,但并非一味突出异种元素的冲突,造成审美上的疲劳。因此在形成对比的同时要相互调和。例如绞胎瓷配色的色相和明度、元素的大小和聚散程度、曲线与直线的运用、系列作品中相互的空间感等,如(图6)所示,在色彩搭配上,作品整体采用绿色调,白色的绞胎肌理与深墨绿色的底色之间形成了明度对比,通过在两者之间添加浅墨绿的肌理纹样使其对比关系更加和谐。在肌理纹样上,基本构成元素的单个外部轮廓为大小相近的圆形或椭圆形,内部采用直线形成装饰纹样。整体上形成了直线与曲线之间的对比,协调统一。在空间设计上,明度影响色彩的轻重感。相同肌理纹样之间明度的变化和调和,增加了视觉效果的空间纵深感。
“节奏和韵律”的形式法则是指,通过规律性的重复进而形成独特韵律的美感。在绞胎瓷中,同一肌理纹样的反复切割继而相互拼贴是其特有的成型工艺技法,这种技法与规律性形式法则的艺术特点相契合,具有与生俱来的节奏感。重复的纹样之间具有起伏变化便会形成抑扬顿挫的律动感,在静态的陶瓷装饰中展现律动的节奏感。如(图7)所示,展现绞胎工艺中,线的规律性变化及其韵律美。作品整体采用不同颜色的线性纹样肌理。以深绿色线条最为醒目,每一簇间距粗细近似的墨绿色纹样之间穿插了较粗的一根线条,这样设置形成了有规律性的变化,且整体肌理的趋势向上延伸。具有重复的节奏感和延伸旋转的韵律感。
图5
图6
图7
四、结语
绞胎瓷的设计包括了造型、肌理纹样、色彩搭配等方面。在绞胎工艺中,塑造整体造型的过程也是装饰肌理纹样自然形成的过程。在装饰纹样上,通过不同颜色的瓷泥相互叠压交错,形成的纹样具有多种的色彩搭配和繁复的变化,即肌理具有多样性。同一块肌理纹样的绞胎瓷泥,经过切割拼贴后形成了完整的装饰效果,而拼贴成型的过程中,伴随着规律的重复和整体上的统
一。这种局部变化整体统一的装饰形式,与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变化与统一”一致。在工艺技法上,绞胎瓷肌理的形成方式多种多样,通过主观意识直接设计捏塑成型,局限性小,较易结合平面构成基本元素点、线、面的设计理念,得到理想的装饰效果。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和形式法则与绞胎瓷的工艺特点相契合,因此在绞胎瓷的设计应用中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绞胎瓷艺术设计发散性思维提供了坚实的美学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