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模态公共英语改革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内驱动力研究
——以《人文英语3》课程为例

2019-10-23李雪梅自贡广播电视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驱动力驱动微信

■李雪梅/自贡广播电视大学

如今各大高校都在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多模态教学是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比较广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把声音、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符号教学辅助资源用于课堂上,激活学生的多种感官意识能力加以配合语言学习,得到教育界大力推捧,成为一种教学指导理论。笔者试想从电大学生内在“学习英语的初心”探寻有效的引导方法,与外在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微课、精彩课堂、微信)共同作用,驱动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体会“学一点、用一点、会一点”学习乐趣。

一、理论基础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针对我国成人外语学习的教学理论。提倡“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主张边用边学,做到“学中用,用中学,学用有机结合”。它将产出活动作为驱动手段(output-driven)和教学目标,将输入活动作为促成手段(inputenabled),就教学目标而言,它既以输出为起点,驱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以输出为目标,学以致用;就教学方法而言,它强调产出活动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并将输出与输入对接,为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仅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也为电大公共英语改革指引了方向。学习动机理论研究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即学习内驱力问题,如何对症解决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步转变为具有学习动力的学习主体。

二、调查分析

大学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主张自主学习,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是公共课程,学生对英语忽视,加之缺少相应的学习的内驱力,缺乏自控力,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人文英语(3)改革过程中,先对80名本科学生进行前期和后期测试,最终确定了35位参与改革试点,以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在线学习模式为主,完成单元自主学习任务清单(听、说、读、写)后截图发在讨论区,另外建立QQ群、微信群并采用微信打卡形式,以不同主题推送日常英语实用口语,做好有热情、有温度、有效度的学习支持服务,做到有求必应、应则有效。经过一学期的改革,学生处于好奇-积极-疲倦-希望-学习这样一个过程。笔者把疲倦期做为研究点,试着增强学生内驱动力,提高学习行为积极性,激活学习兴趣。笔者从内外动机、学习方式、学习目的需求这些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

图1 学习方式指导作用

图1 调查五种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微信打卡对学生指导作用最大达到34%。单元自主学习任务清单居第二位达到25%。由此可见,成人学生更接受通过微型化信息化学习方式来学习英语。学生普遍认为,口语表达能力是最薄弱环节,而微信小打卡实用性强、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短小、可以反复听、说、读,利于学生检测听说能力;单元自主学习任务清单只做题,练习写的能力。图2调查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图中显示45%的学生认为学习公共英语是为了毕业拿证,22%的学生就业工作需要才学英语,而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只占18%,不感兴趣而具有从众心理的学生占12%。笔者认为可以让前面三种学生带动不感兴趣的“沉睡者”。这些英语学习者内驱力不足,积极性不强,长期陷入挫败与应付的恶性循环中,需激发主动性,辅以方法引导才能解决。

图2 公共英语课程学习目的

调查方式:学生座谈。从改革内容、环节难易程度、学习量多少、提交作业方式、需要提供帮助等方面进行调查。(1)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普遍觉得自己语言基础很差,学习非常吃力,希望能够补充基础知识,降低学习难度。(2)学生因家庭、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没有时间和精力长期坚持学习问题,故出现“疲倦期”。(3)通过面对面交谈,学生希望内容趋向简单化和针对性,学习量任务由五次减少到三次,口语和听力环节适当提高,国开学习网提交方式固定和简单化,检测方式倾向网络终结性考核。改革中期开设英语沙龙、其他活动(在情境中学习英语)既拉近老师和同学距离又能交流学习体会。

笔者认为可以把学生最受欢迎的改革环节作为切入点,把“疲倦期”变成“感兴趣期”,利用学生的内外需求推动其产生内驱力,同时辅以方法引导。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单元自主学习清单里Reading模块感兴趣,但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学生跟读录音在线(国开学习网)上传后无法检测(发音正确与否)。相反,学生在微信打卡小程序上既可以反复听语句,也可以跟着范例反复纠正发音。因此,我们试着从学习者最大需求实施方法注入激发内驱动力提升学习主动性,解决学生不愿学、学不会的问题。

三、提升内驱动力思考

通过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语言学习,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有兴趣的有主动性的学习,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并积极融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目的之一。电大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内驱动力不足,学习成效不理想,学习者难以实现语言输出。笔者思考以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作为理论基础,以真实情境为驱动手段和教学目标,要驱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有必要先说明学生的产出任务,驱动好了,学生就可以“知不足”“知困”,然后有强烈的愿望“自反”和“自强”,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输入性学习。

(一)分层驱动

笔者认为分层包括两方面:一输入材料即学习内容应该实用性和难易适度;另一方面根据电大学生基础来分为:基础层面的驱动和提高层面的驱动。文秋芳(2015)认为POA 产出驱动的基本环节为:教师呈现交际场景、学生尝试产出、教师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教师首先提供恰当的输入材料(以Unit2 Elderly Care为例),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内容设计为先看图识词和听音模仿再把词组成句子,着重于语言输入能力训练;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创设情境学生现场表演去养老院看望老人Vivan,着重于语言输出能力训练。语言教学侧重于语言功能、语境和表达的得体性,语言目标与交际目标相辅相成。教师提供“驱动”材料,学生围绕所给的任务交流活动,通过讨论既操练语言知识又促成任务的完成。学生课堂发言机会增多,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量,学生从疲倦期变为兴趣期,同时也可以唤醒“沉睡者”参与到英语改革学习中来。当内驱动力一旦激发,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将输出与输入衔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二)学习促成

当学习内驱动力无法激活时,任何教学活动也无法施展。POA指导下的教学核心步骤遵循“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倡导课堂教学以“学习发生”为最终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宗旨,旨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笔者思考从驱动环节设计教学微课。POA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注重语言和交际双重目标的实现,根据杨莉芳(2015)的设计方案,针对高职英语课程应用性和交际性的要求,把步骤3“提问引起思考”笔者改成“学生口语时间”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微信语音的方式录制声音,更真实地尝试口头输出,经过尝试之后,学生开始发现自己在知识和语言上的欠缺,从而促成往后学习的驱动。同时,对在课堂上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优秀的学生颁发小奖品,或者现场评奖。既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内容的使用场景,也让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做到“学用一体”。

这个教学微课5-8分钟,整个过程共五个流程,教师开始直接说明学习的主题,课堂时间分配给交际场景和学生产出部分。在呈现流程二时,为了让学生对情境话题了解并熟悉,背景材料在屏幕上提前显示出来,同时配有语音朗读提示。学生尝试产出部分,微课视频留给学生充足时间进行微信语音语段输入。为了更及时让学生检查自己的输出,更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和语言上的不足,学生在微信小打卡上互听语音和生生互评,有助于激发内驱动力和培养批判性思维。另外,角色扮演旨在将教与学、学与用联系起来,形成“学中用、用中学”语言学习理念。随后,教师介绍单元教学目标并促成输入内容进入单元学习。整个驱动过程符合POA教学理念,既让学生熟悉学习内容的使用情景,学生也在交际场景中发现问题,让这部分学生带动“沉睡学生”,这样参与改革的学生都进入到学习氛围中,回到“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学习的初心。

四、结语

本研究针对参与多模态英语改革学生内驱动力进行分析,把学生处于疲倦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互联网+在线引领教学方式(微课+精彩课堂+微信)手段和使用文秋芳教授“产出导向法”理念设计教学环节来激发参与学生内驱动力,在微视频中呈现交际场景,通过让学生输出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需求,从而激发处于疲倦期的“沉睡”学生,实现“不想学”到“想学”,“没兴趣”到“感兴趣”,“要我学”到“我要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驱动力驱动微信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偏向型技术进步视角下天津市经济增长驱动力研究
偏向型技术进步视角下天津市经济增长驱动力研究
微信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因素分析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创新“驱动力”助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新进展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