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筑梦师 当人人都住在漂亮的房子里

2019-10-22苏悦怡

北京青年周刊 2019年42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设计建筑

苏悦怡

鲁迅先生曾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建筑是由微小的细节搭建、组合并建造出来的,这其中有建筑材料的一木一石,有建筑工人的一砖一瓦,更有建筑设计师的一心一意。

庄子玉把一套位于北京钟鼓楼脚下的四合院,改造成了“鼓楼7号院”。他创造了一个窗口,从这里可以窥视儿时上房揭瓦的兴奋,打柿子的愉悦,看鸽子时的畅快,但同时真正激动人心的,是这些传统的片段组成了一个属于未来的、老北京人不曾体验过的空间。未来,老房子将和新的设计关联起来。

张海翱的设计作品“机械车库之家”,让20平方米的Loft变成了一座可移动的神奇别墅。此刻的房子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房子,它是一个机器,人们甚至可以通过自动楼板随时改变房间的格局,让整个空间变成一个非常具有艺术感的空间状态。未来,漂亮的房子和智能化密不可分。

董灏的设计更多来自于对人之本心的关注,这座为留守儿童建立的幼儿园就体现着他对孩童心理的关注。学龄前儿童通过大量玩耍来学习和锻炼能力,所以,在幼儿园内部的设计对孩子尽量减少约束,稍许放任他们的天性。未来,建筑和人的情感会更加息息相关。

这样看来,建筑设计师更像是建筑造梦师,因为人人都想住在漂亮的房子里,他们在未来将我们的梦想照进现实。

庄子玉&鼓楼7号院 让传统片段照进未来

RSAA 事务所在北京的办公室,从事务所的、房顶上可以眺望鼓楼全景标题

鼓楼附近的居民认识庄子玉,因为他把一套位于北京钟鼓楼脚下的四合院,改造成了“鼓楼7号院”;时尚界人士认识庄子玉,因为他曾走上爱马仕的T台,跨界为爱马仕2018年春夏男装走秀;很多观众认识庄子玉,因为他参加过综艺节目,把一幢残破的徽州民居改造成了传统性与当代性交织的新派建筑——铜陵山居。

庄子玉是德国RSAA设计集团合伙人及主持建筑师,近年因为一些时尚、影视和艺术跨界的合作而受到更多关注。

23岁时,庄子玉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研究生毕业,第一份工作在纽约西萨·佩里事务所,这是一所全球知名的明星事务所,经手项目多是世界各地的地标建筑,有着体量大、周期长、节奏慢的特点。这几年,在事务所中所接触到的成熟商业工作模式、生产方式和项目类型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玉目前的办公地点在北京鼓楼旁的一所四合院里。基于对传统空间的认知,庄子玉和他的团队对这座小院进行了改造。

最初的设计目的是在满足建筑事务所办公需求的同时,创造一种无时效的空间语汇以及对周遭空间文脉特征的引入和吸纳。基于此目的,在清除了部分原有不必要的装饰面并将原有的古建结构暴露出来后,庄子玉和其团队在原有的工字型院落中置入了一个自承重结构体系的玻璃体块,将北房东房西房作为连续空间联系起来,以获得更高的办公效率。

新的T型体块东北角室内增设的一个综合书柜同时充当了通向屋顶平台的楼梯,通过此平面的抬升,人的视野得到了极大拓展。登上平台即可将钟楼鼓楼的全景尽收眼底。同样由于活动界面的抬升,以及屋面承重结构的加固,原有的坡屋面变成了新的活动平台,成为使用者新的纳凉午休及嬉戏的空间。

通过上述手段,庄子玉将传统一进院空间的单一界面进行了重新组织,在一系列的空间曲折与序列之上创造了若干新的空间节点的可能。

在完成设计时庄子玉曾说:“我们不认为我们应该造一个你以前生活过的老院子让你全然地重温过去,我们只是创造一个窗口,从这里窥视儿时上房揭瓦的兴奋,打柿子的愉悦,看鸽子时的畅快,但同时真正激动人心的,是这些传统的片段组成了一个属于未来你不曾体验过的空间。”

庄子玉 建筑师,德国RSAA设计集团合伙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师从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和肯尼思·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主要设计项目有:腔体教堂、铜陵山居、鼓楼7号院、云顶57餐厅、南京五季金陵酒店、林盘行馆、济宁文化中心等项目。

Q 你觉得你和你的事务所区别于他人的地方是什么?

A 我们其实一直在做自己。比如我们的办公地点,我们在鼓楼的四合院而不是CBD,这样的决定也是因为我们想要创造一些不同的经验和经历。我们现在的项目也是同样的,在创造新的体验。很多人觉得我们的建筑设计都富有中式的调性,或者都蕴含着中国当代精神,因为这也是我们体验的一部分。

我们更专注于自身的体验,把自身的体验叠加在我们的项目上——我们是在“迭代”。

Q 怎样解释“迭代”的意义?

A 迭代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内容价值。我们的内容价值更强一些,可能相对更精品化,就整个事务所来说,我们又更商业一点、更快一些,这是我們的特征,是一种“迭代”的方式。总有新的东西在不断更迭,这是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掌握着这样一种节奏感。这也是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

Q 你认为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A 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体验,但“体验”其实是很难量化的。改造院子其实就是改造一种氛围,改造一种适合的空间集合状态。只有体验才能说出感受,很难说哪个地方会感染到你,可能这棵树长得比较利索,你就会感觉舒服,这完全取决于一种氛围、一种当下的感受。

Q 你怎样看待建筑上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A 这个问题把传统和科技对立了,在我看来其实传统和现代的科技并不矛盾。科技永远都在那儿,传统也永远在那儿。在一个更宏大的叙事体系中,我们不把传统和科技局限在各自的标签中。建筑师本质上是服务性行业,你要针对不同的诉求,你要解决不同的问题,为什么要把自己框在里面?

我可以举个例子,大家走进我们鼓楼7号院会看到一张大的海报,是关于我们事务所和钟鼓楼关系的一张图,是用一种很当代的画图方式绘制的,专业来说它是轴测图。通过轴测图展现这些中国传统的建筑,展现老北京的民居和钟鼓楼,你会发现这个空间的感知扩大了,你会发现虽然你身在鼓楼和钟楼这个位置,但是你却看到了中国的在地性。

人们常有一种既定固化观念,认为科技和传统是对立的,然后又想方设法要让传统和科技融合。我从来就没觉得这两者是需要融合的,它们本来就是一件事,只是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而已。所以建筑师其实到最后是在解决矛盾,最终要消除二元对立的这种关系。

Q 你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A 还是我刚才说的,灵感来自体验。比如说我昨天在普洱看到了种茶的梯田,这样一层一层的设计原型并不适合北方的建筑设计项目,因为中国的北方没有这样的茶田,它就不适合这样的语境。但如果是在中国的南方,在拥有层层梯田的地方,这样一层一层的结构就是契合当地风格的,那我们就可以根据之前的原型进行适合南方的地性设计。所以每次在实地的真实感触,才能激发我新的想法和灵感,我觉得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Q 你认为好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A 在我看来,最好的建筑设计应该还是反映材料真实性的。现代的建筑设计在应用材料的方式上已经叠加了一些科技,一些新技术。没有一种材料是可以真正体现它的真实性的,更不用说通过设计和改造之后。新的设计和技术在材料上的叠加其实也并不是在破坏材料的真实性,从某些层面上来说,我们是规避了矛盾,最终达到消解矛盾的目的。

RSAA 设计作品:“坛城”

RSAA 设计作品:“坛城”2.0 虫洞

RSAA 设计作品:铜陵山居

张海翱& “机械车库之家”漂亮房子会是机械的

80后建筑设计师张海翱的走红源自他在综艺节目《漂亮的房子》中设计的作品——“木兰围场草原之家”。这个项目由张海翱和吴彦祖的艺人团队合作完成,集围猎文化、自然生态、满蒙民俗于一体,将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是建筑设计师张海翱的设计风格。早在参与《漂亮的房子》之前,张海翱设计的“北京机械车库之家”就引起关注。通过“移动楼板”装置,张海翱将20平方米的Loft改造成了一间使用面积达到120平方米的七居室别墅。利用新型建筑材料来做“移动楼板”,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来控制房屋,让这个设计既实用又超前。他运用升降停车库的原理,设置了2个升降楼板和20个翻折家具。20平方米的极限空间里,卧室、书房、茶室、健身房应有尽有。而这套升降楼板的造价仅15万元,张海翱用他的黑科技设计为业主省下了几百万的商品房房款。

这之后他的设计也多与这样的垂直性自动化设计有关,充满着关于未来家居的想象和实践。

张海翱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副教授,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华都设计合伙人。

在网络引起热议的“北京机械车库之家”,“上海集装箱之家”“上海垂园”,成为了现象级改造项目。2017年带领吴彦祖等明星参加了浙江卫视《漂亮的房子》建筑类节目并主持设计了木兰围场草原之家,入围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获得2018德国红点至尊设计奖,参展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并作主题演讲。

木兰围场草原之家内部设计

木兰围场草原之家外景,建筑与当地牧民生活完美结合

位于北京的“機械车库之家”设计

Q 建筑师现在和未来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是什么?

A 我认为是技术创新,未来的建筑将会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5G时代和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当人工智能介入之后,我们的建筑设计将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形态。怎样将未来和现实结合,这是挑战之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挑战还包括建筑如何去回应本土文化,让建筑能够具有本土化的诗意表达。我觉得这两点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Q 未来建筑设计的方向是什么?在你的设想中,未来的“漂亮的房子”是怎样的?

A 未来的设计是我现在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我现在研究的领域属于机械可变性的一些户型设计,比如说我在北京设计的机械车库之家,就是以这种机械为先导,以智能化为依据的一个项目。我们未来的房子也会像这个项目的房子一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语音,亦或者是手势来控制,各种家具都是机械自动控制的,你的房子可以和你互动。此刻的房子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房子,它是一个机器,你甚至可以通过自动楼板随时改变房间的格局,让你的整个空间变成一個非常具有艺术感、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空间状态。而这种有趣的前提是机械化带来的实用性,满足的是人的需求,提供给人们方便。

Q 你觉得建筑师怎样更好地将建筑材和自己的设计融合在一起,怎样去运用好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

A 建筑师和材料商应该是通力合作的,就像我刚才说的,建筑设计未来的整个方向都是通用性的进步,会导致我们这个行业分工的变化。所以未来的材料商和建筑师一定是非常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起战斗的伙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就是把设计师和材料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对技术解决方案有一个直接的对话,这一点我觉得对我们整个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能够带动我们整个行业向前发展,是这个领域非常先进的探索和尝试。

董灏&留守村庄幼儿园 设计是人的心理感受

在建筑设计师董灏看来,建筑是活的艺术,有了人,建筑才被赋予灵魂。所以人们会在他团队的作品中看到对于人的思考与关怀,看到人与建筑的共情。就像“Crossboundaries”这间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名字一样——“跨越边界”,建筑应该让人感到舒适,让人在建筑中找到其心之所得。

江苏硕集幼儿园

北大附中未来学

董灏

Crossboundaries联合创始人及合伙人。

本科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获得建筑学硕士。Crossboundaries代表项目包括北大附中本校及朝阳未来学校,爱慕时尚工厂,北京正通宝马博物馆,索易儿童成长中心, 江苏北沙/硕集幼儿园等。

董灏,建筑设计事务所Crossboundaries联合创始人及合伙人。董灏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长在白塔寺边,年少时他经常坐着101路公共汽车,从白塔寺到北海公园,穿过故宫角楼,路过北大红楼,再到沙滩美术馆,这一路的红墙、白塔、翼角,各种年代的建筑,不同色块的变化,对青少年的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董灏说,选择成为建筑设计师,和从小感知老北京文化中这些艺术与色彩有关;成为一名在设计中体现人本主义思想的建筑师,也和他从小的居住环境,以及北京这座大气又包容的城市有关。

Crossboundaries团队这两年的作品不断,最引人瞩目的两个作品分别是位于江苏北沙硕集的留守儿童幼儿园,以及位于北京的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

江苏省阜宁县政府力推基础教育建设,委托Crossboundaries为其下辖的北沙村和硕集社区设计两所公立幼儿园。团队在考察后发现,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座幼儿园建筑,更是一种理念、一张蓝图,以唤醒整个社群对儿童的珍视。于是,董灏团队最终呈现的“留守儿童幼儿园”是以多层建筑三面围合出一个内向空间,阻隔来自外界的大部分嘈杂;同时,仍沿用组团形式,幼儿园的建筑不会让孩子感到压迫的程度。建筑的外观呼应着全村合力呵护儿童的传统,而其内部的空间布局,更为实践“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学龄前儿童通过大量玩耍来学习和锻炼能力,所以在幼儿园内部的设计对孩子尽量减少约束,稍许放任他们的天性。

引起热议的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的“将学习过程延伸到整个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由组合的模块家具取代规矩布置的课桌椅,随时随地的互动学习取代以教师和黑板为中心的权威化教学,促进自主学习的“走班”和“选课”制替代以班为单位的固定课程设置,学校内所有的设计都能看到他们对人的心理需求的探究,看到人本主义、人文关怀的细节与感动。

Q 你觉得建筑设计师最应该具备的才能是什么?

A 才能,在这里我理解为作为一个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和操守之上的能力。更多地体现在:换位思考,为大众着想,在建筑中体现更多的人文性、社会性。

Q 你觉得对你最重要的老师是谁?他所教会你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A PRATT INSTITUTE的导师JACK TRAVIS,他是来自美国非裔建筑师协会的创始人,作为少数族裔的建筑师,当时他所传授给我的不光是专业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如何通过建筑传递文化,从而让各个族裔融合,这种跨民族、跨语言和跨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还有朱小地院长(前北京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我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成为了朱院长的同事,虽然在工作上,他是我们院最大的领导,但是,当时没有任何的等级概念,而是很平等地对待我,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朱院长在专业上没有直接给我一个观念,而是启发我、教会我如何自我认知,独立思考。在我现在的工作当中,他依然影响着我。

Q 在你看来,建筑设计和人的情感之间是怎样连接的?你会觉得心理学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也很重要吗?

A 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最重视的就是:人。建筑本身不是我的终极产品,建筑中,人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感受,是我们建筑设计最为关心的。人与建筑共情,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空间影响人的情感情绪。

Q 你怎样看待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建筑行业交流平台,它对推动目前中国建筑市场的转型和升级有什么促进作用吗?

A 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性建筑行業交流平台,从我个人来看,他带来了世界建筑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讯息,从去年开始,新增了论坛板块,我作为建筑师,看到了主办方更有自己的态度和意见的表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不仅仅是建筑师内部的交流,更为大众传递了建筑的公共意义。

2019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即将在上海开启,在这里,你将会遇见这些建筑造梦师,也会看到精彩的建筑设计……

未来城市

机场建筑专题展区、超高层建筑专题展区、铁路交通枢纽建筑专题展区、体育建筑专题展区、文化与教育建筑专题展区。五大公共建筑专题展区,深度场景化展示未来城市!

美丽田园的未来

三大特展包括:“我们的乡村”2018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南京花园·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专题特展;建筑模型博物馆精品展。

遇见建筑师

本届BAU Congress China国际建筑科技大会(简称“BCC”)以“城市未来-世界城市规划大师在中国”“中国文化遗产的新生命”“人本主义视野下的建筑设计与环境”“‘智造城市与建筑设计”“设计的数字化变革为主题,邀请到20多位国际顶级建筑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数位国家级院士与行业大咖,在探讨与碰撞中推动学术交流与产业升级。

回归建筑本源

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由中国建筑学会、慕尼黑博览集团(MMG)和中联慕尼(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三大主办方联合打造。汇聚前沿建筑设计理念及创新材料,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是亚太区首个以专注于打造高端建筑系统解决方案与高品质建筑师交流平台为宗旨的建筑设计类展会。在这里,企业、建筑设计师与全产业链互通交融,建筑与艺术、科技的完美融合,回归建筑本源。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设计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当建筑师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