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气候变化如何创新?

2019-10-22万晗

纺织服装周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纺织工业气候变化气候

万晗

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也是商业模式的竞争,更是格局的竞争。气候变化问题正在改变市场竞争的商业环境与格局,不仅仅影响企业的自身运营,更影响企业的供应链和市场需求等。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态度与行动也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为核心的ESG投资策略的兴起,也反映出了这种新趋势。

因此,在气候变化的环境下,中国企业更应该看到发展中的商机,对未来进行投资。气候变化是挑战,亦是机遇。

8月27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以下简称中纺联社责办)主办,来自全球的知名纺织服装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组织共同倡导发起的2019气候创新·时尚峰会在京举行。李宁集团、晨风集团、兰精集团、开云集团、赛得利公司、盛泰集团、劲霸男装、彪马集团、H&M集团、东方国际集团、美欣达印染集团等数十家纺织服装类企业,来自环境保护、纺织行业、时尚产业等领域的400余位嘉宾共同参加了本次峰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副会长陈大鹏、孙淮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生产力促进部主任、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任乔艳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中纺联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邢冠蕾,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思骋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峰会。

纺织行业绿色发展:以责任创造价值

孙瑞哲在发言时表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今时代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是:“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时尚企业需要在变局中厘清世界、国家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在变局中把握机遇、规划未来。气候变化问题正在改变市场竞争的商业环境与格局,不仅影响企业的自身运营,更影响企业的供应链和市场需求。

中国纺织产业已经成为支撑世界纺织工业体系平稳运行的核心力量,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上的力量不容小觑。“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目标,到2020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累计下降18%、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累计降低22%、用水量累计降低23%,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1200万吨。

事实表明,中国即将建成纺织强国,而纺织工业是具有竞争优势并向阳而生的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其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庞大的经济体量与产业规模、完备的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消费潜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造就的巨大市场空间,以及日渐开放的对外格局、日渐完善的创新生态。

企业应当重视绿色责任,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不仅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重要民生产品的供给部门,也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未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绿色发展理念要从“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向“以责任创造价值”转变。纺织价值链的重要价值体现之一就是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目的。

“科技·时尚·绿色”的新时代纺织工业新定位,意味着中国纺织工业将以实际行动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的发展美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效率协同的发展路径,加快推动形成产业、社会、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终实现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将纺织行业发展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地融入美丽中国建设。

高延敏则指出,工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纺织服装产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纺织服装行业的态度与行动会对工业领域、甚至全球市场带来广泛影响。

C-TEAM大道應对气候变化中心、CBCA中国企业气候行动联盟创始人王石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声援此次峰会与后续的行业行动。他表示,“中国企业气候行动”平台成立于2018年9月14日在美国加州全球气候变化峰会的“中国角”上,由万科公益基金会、阿拉善SEE基金会、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数十家机构向工商企业、行业协会、环保公益组织、研究机构、媒体等社会各界联合发起,支持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承诺,旨在引领和支持中国企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未来,希望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CBCA的带动下,能够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

相关人士表示,《巴黎协定》以来,中国从气候治理体系的“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成为国际气候谈判达成的关键推动力量。今年7月份,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示未来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深化节能减排工作”。本次峰会的举行,充分体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紧跟国家的步伐,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引导企业践行绿色发展。

UNFCCC联合国时尚产业气候宪章负责人Lindita Xhaferi-Salihu在祝贺视频中谈到:《时尚业气候行动宪章》的初步目标是到2030年,将时尚行业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减少30%。宪章中制定了具体措施,例如从 2025年开始在公司和其直接供应商中逐步淘汰燃煤锅炉或其他通过燃煤产生热能和发电的措施等。目前,宪章已经建立了指导委员会和六个工作组,而中纺联社责办作为指导委员会成员,还担任了政策工作组的联合主席。

绿色发展导向下的中国时尚产业应如何高质量发展?卢思聘在其的演讲中给出了相应的建议。“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已开展了包含气候与能源、市场转型倡议、环境教育等多项可持续发展项目,我们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放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大气和海洋中二氧化碳的剧增会带来很多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后果,如极端天气剧增,害虫泛滥、灾难频发以及其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等等。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还未能脱离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也会日益增加。我们的使命是向中国的政府部门、企业和大众提供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总排放且在最低程度上影响GDP增长的有益建议。

气候创新2030行动发布

在气候创新2030行动发布及行动企业分享环节,阎岩对外发布了气候创新2030行动。2017年至2019年,中纺联社责办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先后启动“碳管理创新2020行动”并升级为“时尚气候创新2030行动”,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企业日活动,参与创建“中国企业气候行动联盟CBCA”,与31个全球品牌和纺织企业以及11家行业组织共同发起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时尚产业气候行动宪章》,全面开展中国时尚产业气候领导力项目,启动“时尚气候创新专项基金”邀请工作,推动中国时尚产业绿色赋能和气候创新。希望在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通过产业协作,积极参与到气候创新行动中来。此外,阎岩还推介了2019年的产业气候行动行业活动计划,包含了时尚气候创新峰会、联合国大会气候峰会、2019中国可持续时尚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联合会国气候变化大会COP“时尚产业气候日”等多项内容。

作为案例分享企业的代表,赛得利公司下游业务及企业发展副总裁冯昕以“ 优可丝气候领导力”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说道:“作为首家加入时尚气候创新2030行动的企业,赛得利是全球最大的纤维素纤维生产商之一,年产能达140万吨。赛得利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再生纤维素纤维是企业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低碳产品。赛得利一直践行积极参与各项低碳、节能的活动与尝试。

浙江盛泰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敏则表示,盛泰作为纺织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导者,致力于使用绿色材料做绿色产品。集团采取绿色工厂、绿色产品以及绿色供应链三大元素间的相互协作经营理念,致力于实现绿色创新目标,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绿色创新,盛泰一直在路上。”

身为中国本土时尚标杆性品牌,李宁公司社会与环境责任高级经理李渊现场带来了有关集团可持续发展管理方面的分享。据其介绍,2008年李宁集团开始关注供应链社会责任的合规性管理,2014年成立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门,并于2019年成为第一个承诺加入时尚气候创新2030行动的品牌。配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公司也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板块图,关注能耗及碳排放绩效并不断改进,利用公司中心办公楼屋顶空间面积建设太阳能电站等等,传递中国创造的绿色竞争力。

时尚产业“时尚气候创新专项基金”成立

乔艳津在会上进行了时尚气候创新专项基金发起说明,该项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提出,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申请发起,按照国家《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要求,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下设立“时尚气候创新专项基金”。晨风集团、兰精集团、新天元色纺、美欣达集团、劲霸男装、赛得利集团共同申请成为创始捐赠企业。

据悉,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是中国首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同时也是经民政部认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基金会宗旨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碳汇事业,推动低碳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时尚气候创新专项基金以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时尚产业低碳绿色转型升级为宗旨,通过绿色公益、绿色金融、绿色赋能等形式支持“时尚产业气候创新2030行动”,加强时尚产业企业低碳减排能力建设工作。未来,专项基金将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赋能,举办气候行动训练营和专题会议;推动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污染防治、有害物质控制、循环利用、资源减量化等气候行动项目的开发和推广;推动绿色材料和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动碳汇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企业间的交流和国际影响力传播,加速时尚产业绿色转型为工作目标和方向。

作为首批时尚气候创新专项基金的创始捐赠成员,兰精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北亚区总裁胡坚作为企业代表,受邀以“兰精集团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为题作了主题演讲。在演讲中,胡坚表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兰精集团的核心战略,也贯彻在兰精生产过程的每一个方面。兰精集团已设立“2050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目标”,按计划,截至2030年,兰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低50%,并投资超过1亿欧元以减少1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可以说,自企业建立81年来,兰精对于‘环保可持续的挖掘与践行就未有一刻停滞。作为纺织前道领域的引领者,我们要助推纺织服装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功能性、时尚性和责任担当的行业,未来,兰精还将采取一系列生产措施及创新技术以实现减碳目标,并通过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的完善,逐步对制造过程进行改革提升。”胡坚补充说。

晨风集团可持续发展部部长杨宏伟就“晨风生态链与生态应对”进行了分享。据介绍,在过去的20多年里,在国际供应链层面,都是国际品牌向中国制造企业培训社会责任、并提出相关要求,而晨风自2013年起,已经接受优衣库等品牌客户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培训。并从2005年开始,晨风集团已将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战略,向下游品牌传达企业的可持续价值。

分享,引导更多企业和个人加入行动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开云集团的战略核心。”Kering Group开云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蔡金青在分享中开门见山的谈到。“我们有很好的机会影响这一关键性变革。可持续发展不仅势在必行,也是企业经营的制胜之道,更是企业创新動力与创意源泉,亦是卓越品质与真材实料的保证。奢侈品行业与可持续发展已融为一体。2013年,开运集团开发了环境损益的开创性工具,利用其可测量和确定环境足迹的货币价值。至2025年,开云集团业务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减少50%。”

WWD国际时尚特讯首席内容官张大川则向在座的观众提出了“‘可持续性消费者准备好了,你呢?”的问题。据其介绍,“可持续性”已成为WWD搜寻与阅读排名最高的关键字之一,未来,不论是气候创新行动还是公益活动,他们都会善用自身传播力量,扩大影响力,引导更多企业和个人加入行动。

东方国际集团技术总监薛继凤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好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题进行了分享。据介绍,企业一直致力于探索纺织工业绿色转型的创新模式与途径,以品牌诠释绿色时尚,以科技缔造绿色制造,并且拥有德福伦纤维、裕丰纱线和面料的上下游产业链型制造与贸易企业。从纺织产业的源头开始,专注于生态、科技、环保、低碳的时尚与科技的发展战略,研发生产高科技纤维到功能性服装家纺的时尚产业链新产品。此外,通过自主开发了原液着色差别化纤维产品,把生产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技术和生产原液着色纤维技术融合贯穿,同时研发了绿色原材料减少了后序染色加工的污染,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碳排放,引领现代纺织业进入“无染低染”的低碳时代。

在论坛的下半场,还举行了“青年气候领袖对话未来”环节,劲霸男装CEO洪伯明,人类首次穿越地球3极(珠峰、北极、南极)中国青年探险家温旭,蔚路循环VLOOP创始人、YGT未来青年领袖王曦从各自的经历中分享了对于可持续的理解与践行。

随后,美欣达印染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方胜、EMF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中国区循环时尚项目负责人范华星、再造衣银行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张娜做了“循环经济的气候贡献”的集体讨论。

在“气候创新的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环节,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际部主任、博士柴麒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主任杨培丹,硅谷创投孵化器PlugandPlay中国品牌零售行业投资总监朱逸菲,商务社会责任国际BSR中国区总监王林从各自行业的角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30目标与供应链减排的协作将存在哪些机会?在不同的企业眼中,风口的角度也不尽相同。Puma彪马集团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负责人陈中维,H&M集团远东区可持续供应链与利益相关方关系负责人夏艳宏,新天元色纺创始人、总经理孙伟,探路者集团供应链中心及技术中心副总裁陈百顺进行了精彩的观点输出。

在峰会的最后,主办方以“时尚产业绿色创新社群——绿色技术的创新”为题,邀请了汇丰银行(HSBC)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总监王颖、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项目官员刘丰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胡柯华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分享。

猜你喜欢

纺织工业气候变化气候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2007:绿色企业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纺织之光”201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37个纺织机械类项目入选中纺联2015项目计划
绿色环保型纺织纤维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