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柳江上五座城
2019-10-22
在贵州没有通公路前,从广西到贵州,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狭窄的古驿道,另一条就是都柳江。
都柳江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在贵州境内流经三都、榕江、从江三座县城,一路曲折蜿蜒进入广西三江县,最终汇入珠江水系的柳江支流。
这条全长310公里的大江,将贵州和广西境内的五座城串联起来,也串联起沿途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一条美妙绝伦的山水画廊。
源头独山县的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集山、水、石、林、洞的奇妙于一体,让人流连;上游三都县的尧人山,素有“百里林海”之称,幽谷叠翠,群瀑竞秀,山顶观日出、云海、晚霞,总有万千气象;中游榕江县有著名的“古州八景”,更有着古榕树群彼此根系相连,枝叶相拥,如同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让人惊叹;下游從江县崎岖起伏的地势,绘制出千峰竞秀的奇景,也造就了独特的梯田景观;末段三江的丹洲岛,“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可谓真正的世外桃源……
都柳江不仅风光宜人,还充满多彩的民族风情,在这条大江的沿岸,居住着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壮族、瑶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大山深处,一座座古朴宁静的村寨保留着最原始的模样,也将各自传统的文化延续至今:水族古老的水书和马尾绣、超短裙苗族的“情人节”、小黄侗寨唱大歌、占里侗寨的生育秘密、程阳八寨的建筑珍品风雨桥……这些独具特色的服饰、建筑、习俗,共同孕育出都柳江灿烂的多民族文化。
然而,都柳江的伟大,更多的还在于它曾是黔桂两省最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是港、粤与大山深处的黔东南互通有无的经济枢纽。
都柳江水道航运古已有之,到清代达到鼎盛。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贵州巡抚张广泗治水,疏浚了都柳江全流域水道。自此,都柳江三都县以下河道都能常年通航木船。到1796年,榕江县已经能建造2~3吨的木船,开展水陆联运,行舟车之利,成为当时黔桂两省商品运输的重要通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滇黔山货的运出,粤桂百货及海盐的运入,大部分都在都柳江上来来去去。当时的都柳江,上至三都县,下至榕江、从江等县,处处都有繁忙的港口。除了普通货物,人们还把深山里采伐的木材扎成木筏,顺流而下,换取外面世界的财富。甚至到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柳江航道之上依然一派欣欣向荣、物阜民丰的景况。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铁路、公路迅速发展普及,大宗货物的运输逐渐倾向陆路,都柳江航运才开始慢慢萧条……
今天,当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都柳江,看到的是一条大江在历经辉煌后沉淀下来的稳重与平静。尽管百舸争流的景象已不再现,但那壮丽的山河之景,以及它身体里流淌着的多民族史诗,却依旧灿烂,永不消亡。
三江是都柳江行进的最后一站,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县。在广阔的山林间,散落着许多古朴的侗族村寨,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侗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摄/龚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