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探讨

2019-10-22邵咏梅马渝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审计事业单位

邵咏梅 马渝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和建立成为必然趋势。将单位内部质量控制风险降到最低,是加强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要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本文就事业单位质量控制部分问题作出探讨,希望对我国事业单位质量控制事业作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事业单位  审计  质量控制体系

近年来多个审计准则相继颁布,对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颁布的多个准则,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自身的审计制度建设的准绳,准则要求质量控制工作人员对审计工作专业负责,要求事业单位对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有深刻且正确的认识。并且贯彻落实到实处,控制体系不是摆设更不是空谈。

一、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中的过程和结果的优劣水平,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制定一定的政策及管理措施,使审计工作质量符合要求,以此能够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展开。审计工作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审计计划、方案和人员筹备。

审计工作中,各个工作人员要各司其职,明确责任,按照审计要求、严格根据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所规定的内容展开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完善、建设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二、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质量体系的建设成为必然要求。只有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才能更好的解决体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要想各个部门的有机结合只有在完善的审计工作与管理体制之中,才有可能实现。组织全单位各部门的力量,将加强审计工作的管理当做重点工作内容。同时只有在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下,各部门才能实现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结果。在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下,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与运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审计工作在工作范围、深度等方面逐渐复杂化,建立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实现审计工作规范化操作的重要保障;在改革开放的时期下,加强审计质量的深度管理,是确保审计质量,提高事业单位运营水平必然手段。

三、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审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行为,运用的审计手段滞后严重影响着审计质量控制。很多单位高层领导不重视,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处于低端位置。事业单位认为审计是阻碍正常工作的麻烦事。更有单位将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作为摆设,没有将工作落到实处。再有审计质量控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具体表现:一是人员结构配置不尽合理;二是审计质量控制人员知识储备单一;三是实际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四是个别审计质量控制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无原则。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很多事业单位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不独立,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不能对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客观的评价。除单位内部特有问题外,我国的审计质量控制工作领域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与日益发展、逐步趋于成熟的西方国家审计质量控制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四、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为审计质量控制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植物要生根发芽,离不开适宜的温度湿度。审计质量控制的开展,离不开事业单位良好的氛围。因此事业单位从上至下,应该树立正确的对审计质量控制的认识,提高自身觉悟水平,为审计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精神保障。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工作还应当重视先进经验的推广与实施,设立相应的项目奖励,遵从优胜略汰的工作处事原则。确定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方面,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其具备独立性,不止在组织设置上具有独立性还需规定审计人员充足的工作权限;另一方面审计工作者为审计质量控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实施者,提高审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对审计质量控制过程有重大影响。所以,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非常迫切和必要。通过定期组织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使新入职员工可以快速熟悉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使老员工深入、深化了解工作内容,可通过培训对工作有新的认知。定期的在职人员培训、讲座、工作心得交流会等配合进行。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要注重员工的绩效评估应该与质量审计工作特点相适应。通过对审计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合理分析和评估,并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充分的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因此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估制度是保障。审计质量控制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高的责任感,理论与实际工作能力过硬。事业单位审计活动不管参照何种办法或者标准,都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审计。日常监督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主管对所有内部审计活动负责任。定期的内部检查,“吾日三省吾身”定期的持续的内部自查是必不可少的,由内部审计部门成员执行。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的建设。外部检查通过对审计机构的评价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抓住展开过程中的关键点,对关键点进行控制;国家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管理和调控,国家对于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利于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发展。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是事业单位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占据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背后需要充足的財政资金作为后盾,因此国家的财政支持对于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监督体系:当今社会是网络发展的飞速时期,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日益凸显;加强上级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对下级事业单位审计质量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引进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审计质量保障手段,与当前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适合我国的审计质量控制监督体系。

五、结束语

世界在飞速发展,我国要紧跟国际步伐,勇于改革、创新。从而各事业单位也应与时俱进,响应时代的召唤,认识到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重要意义,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实践出真知,从事业单位自身入手,从审计工作人员入手,探究摸索出符合本单位发展和实际情况的体系。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方法运用于审计工作中,加强对审计工作流程中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和改善,构建合理的审计机制。

参考文献

[1]晁明忠.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J].财会学习,2015(8).

[2]张艳.探究行政事业单位审计质量控制体系[J].行政事业字长与财务,2015(9).

猜你喜欢

审计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