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沙漠的精神价值
2019-10-22陆斌
陆斌
沙漠是全人类都反感的一种自然现象,如何治沙是每个拥有沙漠的国家面临的共有难题。
沙漠是自然的“病人”,治沙不易,最合理的治沙是通过科学调理,激活沙漠的自我修复活力,逐步改变小气候,启动沙漠自我恢复能力。而过度治沙、过度地追求地球表面上的绿色会造成生态恶果,如大面积绿化需要丰富的地下水作为支撑,超过一定面积的绿化会破坏沙漠地区的水平衡,造成沙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甚至枯竭。
沙漠之所以被称为沙漠,往往是因为本地极度缺水,没有足够的水资源支撑地表植物的存活,故为沙漠。在全球,虽然有些沙漠地区会有少量地下水穿过沙漠,但绝大部分沙漠极度缺少地下水,总体来说,沙漠就是两个字—缺水,而植物治沙的瓶颈也是一个字—水。
植物治沙弊端
如何治沙?如何改变沙漠地区民生?
很多沙漠地区降雨稀少,几乎为零,而所有沙漠地区蒸发量都很大,暗藏沙漠地下的水资源是沙漠复生的最后一口气,所以在治沙过程中种植植物应该有科学的布局。
如果种植植物过度,大面积的植物茎叶构成的巨大蒸腾力量会过度抽取和利用地下稀有水资源,造成地下水持续下降,乃至消失。
中国经过几十年构造的三北防护林或一些大面积的治沙工程,都取得了伟大成果。但在这些工程中,有些树木存活10多年或20多年后,出现大面积死亡,或者是树木上部发生大面积干枯,甚至树冠整体死亡,这都是因为地下水持续下降无法为树木提供水分,这给人类治沙提出新的警示。
通过治理沙漠改善环境是人类治沙追求的大方向,但在执行过程中,必然涉及经济问题,也就是治沙的投入与产出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沙漠地区大都地处边缘地带,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大量原住民生活在沙漠边缘或腹地,生活困难。所以,治沙一方面是要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治沙改善民生。
传统治沙方式,除了植物种植,还有工程治沙,如通过覆盖一些物体把沙漠固定住。工程治沙很难有经济效益,目前主流仍然是以绿色植物的种植来治沙,通过绿色植物的繁衍生长达到固定沙漠的目的。
绿色植物治沙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由于植物治沙自始至终有经济诉求,这样会造成治沙决策和行动中难免脱离实际。
重视沙漠精神和景观价值
科学治理沙漠要有正确的原则和科学的步骤,治沙的首要的原则是阻止沙漠再前进,稳定住沙漠的“病情”,把沙漠固定住,不让沙漠再造成危害,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应按自然规律改造沙漠环境,激活沙漠自我修复能力,但不能急功近利,植物治沙的急功近利会造成看不到的地下水危机。
第三步是满足经济需要,在满足治沙需要的同时,强调经济收益。除了形成治沙资本的可持续循环,还要满足本地区民众的民生改善需要。如果治沙过程中,过于强调植物的经济诉求,会引入一些不合理的经济植物,影响可持续治沙。
所以,经过几十年的治沙过程,可以总结出植物治沙的各种成果,同时会得出一个结论:通过沙漠植物的收益提高本地民生或者筹措治沙所需资金是非常有限的。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设想,比如在中国最肥沃的黑土地上,农民获得的农业价值有多少?即使通过农民的辛勤劳作,去掉各种材料、人工成本,农民所获还是非常少,更何况是贫瘠的沙漠?沙漠种植的经济贡献存在一个不高的天花板。
通过这个对比,我们知道,如果获得治沙资金或改善民生仅仅依赖于沙漠上植物的生长,无论是何种植物,也无论这种植物的经济价值多高,获得的收益都非常有限。
当然,并不否认沙漠植物的价值。那么,如何获得治沙资金的可持续投入?如何逐步提高沙漠地区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如何构建治理沙漠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治沙行业,国家资金投入有限,在人口逐步流向城市的时代,治沙劳力又成了除资本以外的新挑战。为此,我在2003年提出一个新的治沙思路,就是重视和开发沙漠独特的景观和精神价值,而不是仅仅专注沙漠的种植价值。
沙漠直接的经济价值,即植物价值很容易被重视,但景观和精神价值却被忽视了。其实,沙漠独特的精神价值和景观价值,完全可以转化成经济价值,成为治沙的间接价值,是治沙更大的资本来源。因为,沙漠的精神与景观价值是地球独特而稀有的旅游资源。
中国治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获得可持续的治沙资金,这是其一;其二是如何不断地改善和提高沙漠地区的民生,这是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科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从而构建可持续的治沙新模式,形成可持续治沙新理念。
全新思路
如何治理沙漠很重要,但如何利用沙漠同样重要。那么,如何利用沙漠?
大自然把沙漠赐给人类,她本身拥有很多精神价值,很多沙漠没有一丝生命,没有一株植物,一无所有。
沙漠这种特性,恰恰给人类提供了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为个人甚至整个人类的反思提供了一个真实而又殘酷的场景。
一个人望着一无所有、空旷、冷漠的沙漠,可能会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可能会觉得自己如一粒沙子,非常卑微。沙漠可以荡涤人类的灵魂,修正人类的贪欲,舒缓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节奏带来的亚健康问题,甚至可以医治抑郁症。
经过10多年的实践和观察,我们积累了充足的事例印证了沙漠这一独特的作用。很多人在沙漠生活一段时间后,重新获得生命或者事业的新动力。通过沙漠的精神洗礼和治疗,他们提高了自身的精神境界。
如果通过沙漠的精神价值获得治沙和改善民生的资金,减弱通过植物种植获得经济收益的依赖,这会缓解透支地下水而带来的生态压力,也会削弱通过种植治理沙漠获取经济利益的急功近利想法。
因为,将沙漠利用和沙漠种植治理结合起来会更加合理、更加可持续、更有前瞻性。
另外,从收益来讲,沙漠的景观和精神价值的变现潜力无限,远远高于植物种植,对于大规模的筹措生态治理资金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只有充足的资本,才可以推动沙漠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才可以不断提高边远地区的农牧民民生诉求,所以,这是沙漠开发利用的一个全新理论。
大量发达地区和城市的人进入沙漠地区,也会把先进地区的信息和思想带入偏远地区,从精神层面加快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冲撞和交流,提高邊远地区人民的认知能力。所以,这种大量绿色消费的度假人群进入沙漠地区,对地区的带动作用非常大。
“玄奘之路”设想
目前,传统的沙漠开发模式处于初级阶段,在沙漠滑沙、骆驼骑行后,游客便会离开沙漠,缺乏设计的沙漠旅游无法让游客留下来。2003年,基于对沙漠精神价值的理解,我借助历史人物玄奘提出“玄奘之路”设想。玄奘之路开启了中国利用沙漠精神价值的先河。
目前,中国几乎所有有些名气的商学院学员每年都会定期参加沙漠徒步。通过沙漠竞技,提高学生的耐力,磨练他们的意志,提高生命感知能力。商学院的这种沙漠修行精神,带动了大量企业界人士参加,甚至成为一些企业进行拓展训练的例行活动。
企业界人士又带动大量个人参加,甚至开始向高中、初中、小学延伸。开发沙漠的精神价值,构建沙漠度假旅游,超越了简单的滑沙等观光旅游,为沙区人民带来了巨大资金流和信息流,培育了很多从事沙漠度假的企业。
现在,开发沙漠的精神价值,还仅限于沙漠徒步、沙漠观光、沙漠骑行、沙漠越野、沙漠体育等传统赛事,开发深度不够,沙漠独特的景观和精神价值没有全部释放出来。
目前的沙漠景观和精神价值仅仅给局部地区和少数人带来了效益,还没有做到普惠。
所以,从改善民生及生态治理角度来看,国家和拥有沙漠的地区政府应重视沙漠独特的景观和精神价值,设计更多蕴含精神价值的沙漠旅游产品,拓展沙漠旅游度假新思路,引导国际游客、城市市民到边远地区消费沙漠的精神价值,让他们留下来、停下来。
这将是沙漠地区筹措治沙资金和解决不断提高的民生诉求的一个解决方案。这样,通过开发沙漠精神价值,将减少沙漠居民对沙漠植物种植的依赖,治沙将变得更加合理和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