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广州十三行
2019-10-22孟晖
孟晖
刚刚在广州转了几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参观十三行博物馆。
去年也曾有机会到广州,离开前最后一天的傍晚,在荔湾一带闲逛,忽然发现有“十三行博物馆”的指路标识,所以今年再到羊城,赶紧跑去参观,而这座博物馆的高水准完全超出我的预期!和朋友聊起来才知道,它确实是一座新馆,2016年9月才向公众开放。让人特别敬佩的是社会贤达王恒、冯杰伉俪,不仅从海外收购了数量惊人的明清时代广州外贸商品,还把这些文物捐献出来,连同其他社会人士的捐赠,为十三行博物馆提供了建立的基础。也就是说,这所主题展馆的藏品悉数来自社会捐赠,而王、冯两位收藏家眼光非常之高,所捐赠的文物大多是顶级珍品。对我来说,外贸出口折扇,广彩瓷器,广式家具,通草画……这些一直以来感兴趣的东西,忽然以这么大的规模集中在眼前,而且每一件都精彩,真是无法形容的开心。
馆内的展览也组织得非常好,通过一连串的环节,让观众在展厅内一圈转下来,能基本了解广州十三行由兴起到繁荣再到衰落的过程。展览介绍中有很多新鲜信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广州英语”,原来十三行的大小商人早就发明了“Chinglish”,用这种奇特的语言与洋商沟通。
从汉代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商业贸易激发了复杂的回响。
不過,在我看来,展览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还是有拓展余地的。从细节来说,展览介绍中讲道,欧洲的贵妇小姐当年时兴人手一把折扇,但我在一篇西班牙文章中读到过,其实那时的绅士们也一样以手持折扇为时尚,在这些男人的风雅生活中,中国扇子一样是离不开的“时尚单品”。另外,展览还介绍,到了唐代,广州的中外贸易繁荣起来,然而,史料表明,早在晋代、南朝,这座城市已经是印度洋南海贸易圈的重要起点和终点,发达程度远超我们想象。据王隐《晋书》记载,晋代——也就是公元三世纪到五世纪期间——广州已经能够制造“象牙细簟”,把煮软的象牙劈成一条又一条的长条,再纵横编织,构成长方形的洁白席面。至今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两张清代广州进贡的象牙席实物,可是谁能想到这种席子在中国居然存在了将近十五个世纪左右。十三行博物馆中,一把把象牙精雕的折扇,底子部分能够镂成缕缕细丝,看去像是织物一般,工匠的能耐让人难以置信。然而,一旦知道象牙精雕工艺在广州有如此漫长的历史,至晚从晋代开始,当地匠人一代代积累技巧,也就没那么惊奇了。
更重要的是,明清时代的对外贸易,并非中国与欧美之间的点对点直线。我和朋友们在伊朗旅游的时候,参观德黑兰近郊的国王夏宫,惊奇地看到,正厅里陈设着一组广式家具。后来我就此事向李零先生请教,先生说:不奇怪,很多广式家具是在印度果阿制造,再向周围输出。张铠先生《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一书中有专节讲述1684至1815年间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西班牙多边贸易的情况,信息非常丰富,包括进口中国水银对于拉丁美洲银矿生产的意义。无独有偶,这本著作中也提到:“运往拉丁美洲和西班牙的中国商品,有些实为寓居在马尼拉的华人能工巧匠所制造。”后来,在葡萄牙,我又发现这个国家有着和中国相似的金银花丝工艺,当地花丝首饰专卖店的员工和我们聊天时也提到了这一点,因此,两国之间一定发生过此项工艺的交流。
从汉代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商业贸易激发了复杂的回响,而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理解仍然流于粗疏,那光华灿烂的历史,仍然有待更为认真地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