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溜索》高超的语言艺术所构建出的多层审美空间

2019-10-22程诚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

程诚

内容摘要: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载体,作家通过语言传递自己的思想,读者通过这一媒介来感受作品的魅力。在当代作家中,阿城因其作品特有的语言风格在文学界独树一帜,他的小说《溜索》也因为文质兼美而被选入初中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本文就从语言的音韵节奏和语言的含义两个层面出发,对《溜索》一文中字、词、句的选择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从而体会作者通过高超的语言艺术为我们所构建起的多层审美空间。

关键词:《溜索》 语言艺术 审美空间

语言是文学家构筑形象体系,传达审美信息的物质材料和媒介。[1](P85)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和读者必须在语言这个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接收,既然语言是一种媒介,那么不同风格的语言就会带来不同的阅读效果和审美感受。《溜索》一文出自阿城的笔记小说集《遍地风流》,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很好地展现,下面,笔者就从语言的音韵节奏和语言的含义两个层面来分析作者为我们建构出的多层审美空间。

一.语言的音韵节奏

《溜索》一文非常显著的两个特点就是大量地使用叠词和短句,这使得文章读起来具有一定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1.叠词中调质的暗示意义

《溜索》是阿城的一篇隨笔小说,篇幅虽短,但却使用了38次叠词,这使得文章读来朗朗上口,具有一种表层的音韵之美。除此之外,小说在叠词的选用上还体现出一种深层的音韵之美,具体来看,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选用了两种叠词的搭配形式,一种是常见的搭配,如“慢慢流、望望天、黏黏的血、急急地离开”等,还有一种是陌生化的搭配,如“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2](P26)。在这句话中,作者使用了两组陌生化的搭配,除了给人一种新鲜感之外,这些叠词的调质还富有暗示意义,由“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一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要表现怒江磅礴的气势,那么相应地选用了具有去声韵的“亮亮”二字,读来有一种铿锵之感,暗示了怒江的波涛汹涌;同样,“隐隐喧声腾上来”一句,作者使用“隐隐”来形容声音“腾”的样子,也具有暗示性,这里我们不妨进行一个联想,即我们经常会用“蒸腾”一词来描述高温油锅上方波浪式的热气,所以“腾”这个动词往往用来描述波浪式上升的东西,在原文中,声音是随着阵阵水流发出的,因此这里的“喧声”也具有波浪式散发的感觉,再来看“隐隐”二字为上升韵,发音时中间会有一个拐点,大体如v字形,呈现弯曲之感,与“腾”字所形容的波浪式“喧声”暗合,比常用搭配“阵阵喧声”的表达效果好。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叠词的选用上考虑了其调质与句子含义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们建构出了一种音义和谐之美。

2.短句与情感的节奏配合

文学语言是饱含情感的,语言节奏的声音组合必然要受到情绪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情绪状态下,呼吸、循环、骨骼、肌肉等整个生理器官的活动都要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情绪节奏。当作家描写人物心里变化和情感波动时,这种情绪节奏就自然地影响到语言的声音节奏。[1](P87)在《溜索》一文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短句,使整个文章都充满了节奏感,但在两处分别表示人和牛心理变化的地方,明显使用了节奏更为紧凑的连续短句,第一次是写小说中的“我”见到怒江时害怕的心情,“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移动半步”[2](P26),这句话的前四句全是四字或者五字,在阅读时来不及换气,给人一种急促和压迫之感,与“我”当时第一次见到怒江的紧张情绪在节奏上形成了一种配合,彰显了短句的节奏魅力。同样的配合还体现在作者描述牛的心理变化处,“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2](P28),这里很明显也是用连续短句所带来的紧张节奏来配合牛的恐惧心里,此外,前三句话都是五个字,音高上的振幅较小,读来大有“双眼失神”的呆滞之感。这样的音义配合,其实是作者将小说中人物和动物的情绪通过语言传递给了读者,不仅让读者能够通过文字理解“我”和牛的心情,更奇妙的地方在于作者能够通过文字的节奏将这种抽象的理解转化为切身的感受,这是阿城在语言的节奏层面为我们创设的又一层审美空间。

二.语言的含义

在一般的语言环境中,普通的语言文字作为日常交际的符号,语义往往比较明确、单一。而文学语言作为艺术的符号,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由于传达复杂的审美体验、密集的审美信息的需要,却可以具有多种含义。[1](P89)阿城在创作时对字词的选用颇为考究,从而赋予了句子内在的含义,需要读者去仔细揣摩方能体会其妙处。

1.字词的推敲

小说在写“我”看到山口极狭只能有一个半牛通过时,用“不由捏紧了心”[2](P26)来表达“我”的紧张,这里的“捏”字用得极好,它将抽象的感觉形象化,即将紧张的这种情绪转化为一种用手挤压一颗心脏的视觉效果,此外,在读者发出“捏”这个字的拼音时,生理上也会有肌肉收紧之感,能够让读者从多个方面与“我”感同身受;当“我”艰难地溜到索头时,“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到耳边”[2](P29),这里的一个“扯”字,使眼纹具有了一种动态延伸之感,从眼角一直延伸到耳边,表述准确形象,但这只是表象,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样一句表达得知这些汉子已经不再年轻,所以有了深长的眼纹,除此之外,“扯”出的眼纹尽显沧桑之感,可以想到,他们前半生必定是饱经风霜;再来看作者描写鹰的句子,“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顷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2](P29)”这里作者用一连串动词来写鹰的动作,“移”字有水平移动之意,是一个延续性动词,写出了鹰在空中平稳飞行的样子,而“栽”字则是一个瞬间动词,与“忽然”相配合,将其飞行轨迹突变的瞬间形容地极为恰当,紧接着又用“射”字来写鹰“栽”后的俯冲之状,像射出的箭一样快速移动,再往后是一个“飞”字,其实这一整句都是在写鹰的飞行,为什么只有这里用了“飞”字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飞”这个动词的方向在这里是向上的,所以用在鹰扑腾着翅膀向上移动的时候最贴切,最后作者还用“一鼓一鼓”来修饰“扇动”,这里的副词“一鼓一鼓”也具有内在含义,一方面是在视觉上的煽动翅膀的样子,另一方面,还暗含着鹰扇动翅膀的声音。在文艺理论中,有一个文学创作的专业术语叫推敲,作者正是通过反复的斟酌和推敲才选择了某个字或者是词,将读者瞬间拉人情境之中,获得美的体验。

2.词性的变换

这里所讲的词性变换,是指作者将某些词的词性改变后运用到了句子中,从而创设出一种很真实的画面感,同时使这些词语具有了丰富的含义,增强了文字的表达效果。首先是在“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2](P27)一句中,作者将形容词“细”的词性变为了动词,使首领眼睛变化的样子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再仔细品味这个“细”字,其实是写出了首领若有所思之状,结合后面的满脸冷光和腮上绷出筋来,可以想到首领对大自然是充满敬畏的,但同时用“细”字还给人一种目光坚定之感,虽然怒江如此凶险,但首领却不会退缩,如果将这个“细”换成“眯”字,就有一种蔑视的含义在了;形容词用作动词的例子还有“小”字,小说中三次马帮汉子溜索的动作,作者都用“小过去”[2](P28)来描写,可谓相当经典,“小”字不仅写出了溜索的动作,还写出了汉子们在溜索过程中的身形大小的变化,同样很有画面感,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这个“小”除了写视觉效果上的形状小之外,还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自然觀,即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我们必须始终怀有一种敬畏之感,与自然和谐相处;除了写人,作者在刻画牛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牛软下去”[2](P28)一句,将形容词“软”用作动词,形容牛因为恐惧而腿软的样子,事实上,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两种动物,一种是鹰,还有一种就是牛,可以说这两种动物在小说中具有象征性,鹰象征着勇敢,而牛象征着软弱,因此“软”字不仅指牛的身体软,还象征着胆小软弱的一类人。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阿城在遣词造句方面可谓炉火纯青,他的成功之处不是用生涩的字词营造高级感,而是将普通的字词进行了准确而又新颖地处理,打破了读者知识储备中固有的语言使用习惯,由此而产生的陌生感不仅具有吸引力而且具有可推敲性,经过推敲的文字又具有了多样化的内涵,扩大了读者的审美空间,使文本散发出独特的韵味。

三.结语

阿城小说的语言虽然短小,但让人停留在文本上的时间却变长,这主要是因为他通过对音韵节奏的把握以及对字词的推敲,使《溜索》中简洁的语言具有了深层的意味,读者只要调动想象对文本不断地进行咀嚼,就能从各个层面获得审美体验,这就是《溜索》的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孙子威.文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85-89.

[2]温儒敏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6-30.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
话筒前的声音——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浅析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关于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探讨
浅谈新闻记者采访的语言艺术和规范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刍议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写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