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9-10-22李精华

中国医院统计 2019年4期
关键词:吸入性羊水早产

李精华

新生儿呼吸衰竭(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NRF)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危重症之一,是由各种原因引发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异常而导致生理功能和代谢素乱的临床综合征,病因较复杂,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即使目前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已经提高,但病死率还是较高。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能够减少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文收集某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探索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某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8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和未发生呼吸衰竭的新生儿188例。研究组患儿符合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入选时日龄<28天,且需接受辅助通气者, 包括临床需要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者。对照组患儿为非呼吸衰竭患儿且具有呼吸衰竭原发病的患儿。原发病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气胸、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病、败血症、出生窒息。

1.2 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所有新生儿进行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患儿家庭居住地、母亲产前孕期情况、体质量、早产、多胎妊娠、宫颈窘迫、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种(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湿肺、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病、败血症、出生窒息)。对研究组的患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有呼吸窘迫的患儿应用表面活性剂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的性别、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农村患儿、早产、剖宫产、多胎妊娠、宫内窘迫、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原发病种类数目和构成比比较

研究组的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的原发病种构成比比较[n(%)]

2.3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结果P值较小(P<0.2)的11个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居住地为农村、早产、剖宫产、多胎妊娠、宫内窘迫、妊娠并发症、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为自变量(是=1,否=0),以新生儿呼吸衰竭为因变量(是=1,否=0)。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居住地农村、早产、剖宫产、羊水吸入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窒息是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最常见的危重急症 ,病因较复杂,具有高发病率、 高病死率特点,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报道2005年在我国的23个城市中新生儿呼吸衰竭占重症监护室的13.2%,病死率 32.1%[2]。本文结果显示新生儿呼吸衰竭发病率占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24.5%。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解剖特点、生理特点、免疫功能等原因,致使其易发生呼吸衰竭。目前研究[3-8]显示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最主要原发疾病以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败血症、羊水吸入性肺炎为主。而导致呼吸窘迫死亡的原发疾病以胎粪吸入综合征为主,其次是肺炎和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9-10]。因此分析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对预防其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11]。

本文综合患儿的一般资料和原发病种的疾病因素,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剖宫产、羊水吸入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窒息等是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因为农村患儿大多数来自于基层医院,基层医院围产期保健、疾病诊疗、窒息复苏等医疗保健水平差等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12]。目前有研究[13]显示剖宫产增加了胎儿无儿茶酚胺等激素应急性,导致肺液过多,堆积许多未成熟物质, 出现PS缺乏,损伤了AECⅡ,造成通气障碍,进而致使新生儿呼吸窘迫。而PS缺乏是早产儿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而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多与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有关[14-16]。当大量羊水吸入, 肺泡内的脱落的角化上皮细胞和羊水中的皮脂和可引起一些化学性和机械性的刺激,进而降低气体弥散功能。羊水吸入性肺炎的患儿会存在缺氧和酸中毒,因此会损害一些细胞,如肺泡上皮细胞, 而肺泡Ⅱ型细胞受损,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致使肺部呼吸障碍。而出生窒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呼吸道的分泌物未能及时清理,引起气道梗塞,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所以要做好新生儿衰竭的防治措施:

①做好围术期保健是减少呼吸衰竭发生的关键,做好孕妇的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孕妇疾病,尽可能减少早产的发生。

②加强护理工作,包括合理的预防感染、喂养技术,昼夜不停的监测和监护。监测胎儿在产前、产中和产后整个过程可能引起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及时进缺氧治疗,降低出生后窒息。

③及早为孕妇采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尽量避免选择性剖宫产。

④早诊断、早治疗,对有呼吸衰竭的新生儿严密监护,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加强医护对新生儿呼吸衰竭原发病的认识,强化复苏技术,完善急救和转运模式,利用呼吸救治技术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因与多因素有关,应关注患儿居住地、早产、剖宫产、羊水吸入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窒息等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吸入性羊水早产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46 例羊水过少的临床分析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护理干预对 ICU 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