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红火蚁侵入赣州10年的发生现状与思考
2019-10-22何益民李蔚明廖为财涂冲冲卢和平刘甫祥赖水长邱玉平王建国
何益民,李蔚明*,廖为财,涂冲冲,卢和平,刘甫祥,赖水长,邱玉平,王建国
入侵红火蚁侵入赣州10年的发生现状与思考
何益民1,李蔚明1*,廖为财1,涂冲冲1,卢和平2,刘甫祥3,赖水长4,邱玉平5,王建国6
(1. 江西省赣州市植保植检局,江西 赣州 341000;2.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植保植检站,江西 赣州 341000;3. 江西省龙南县植保植检站,江西 龙南3 41700;4. 江西省石城县植保植检站,江西 石城 342700;5.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植保站,江西 南康 341400;6. 江西农业大学 入侵生物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45)
入侵红火蚁()疫情在江西省赣州市已发生10年,调查其发生现状并分析防治原因极其重要。调查了红火蚁在赣州分布情况、发生的现状,分析了传入途径、快速扩散原因等,总结了防控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控建议,以期对江西省非疫区和新发生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入侵红火蚁;疫情;扩散;疫区;防控
入侵红火蚁(Buren),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Parana)流域,20世纪30年代初因检疫上的疏失入侵了美国南方[1-2]。该虫不仅危害农林业生产、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还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在国际上被列为最危险的100种入侵有害生物之一[3-4]。2003年入侵我国台湾,2004年9月首次在我国大陆广东省吴川市发现[5-8],目前,我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有发生为害外,中国大陆还有11个省份有入侵红火蚁发生为害的报道[9-11]。曹俊林等[12]提出预警防范外来危险性害虫红火蚁入侵江西,2008年7月在江西赣州首次发现,王翔等[13]进行红火蚁入侵江西全境的风险分析并提出防控对策。赣州是江西南大门,是重大植物疫情传入江西的主要风险区和重要阻截区,赣州植物疫情防控的成效如何,对整个江西植物疫情防控意义重大。近年来,赣州入侵红火蚁、柑桔黄龙病等重大农业植物疫情多发、重发,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对入侵红火蚁疫情传入赣州发生分布进行调查,分析主要途径、快速扩散原因,以期对入侵红火蚁在江西省非疫区和新发生区该害虫的防控有所帮助[13]。
1 入侵红火蚁在赣州的发生现状
2008年7月首次在章贡区发现入侵红火蚁疫情,同年9、10月份又相继在龙南县、定南县和全南县发现入侵红火蚁疫情,发生县增加到4个,发生乡镇6个,发生面积31.87 ha。到2016年底,全市共有14个县(市、区)发生(包括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分布在47个乡镇,发生面积2 042.3 ha。2017年新增瑞金市、南康区,发生县增加到16个,分布在50个乡镇,发生面积3 204 ha。2018年9月新增上犹县和宁都县。截止2018年9月底,全市共有18个县(市、区)发生该疫情,包括赣州经开区和蓉江新区,分布乡镇增加至83个,发生面积5 484.38 ha。全市只有崇义县和大余县尚未发现入侵红火蚁疫情。
各县(市、区)当中,赣州经开区发生面积最大,为1 843.73 ha,辖区5个乡镇、街道均有发生。信丰县其次,发生面积为1 053.33 ha。蓉江新区、于都县和龙南县发生面积也较大,分别为527.33 ha、486.87 ha和285.33 ha。发生面积超过133.33 ha的还有章贡区、赣县区、寻乌县和安远县。
表1 入侵红火蚁在赣州的历年发生情况
2 入侵红火蚁在赣州的发生特点
2.1 扩散速度快
2008年首次在章贡区发生,截至2018年9月底,10年时间,发生县个数、发生乡镇个数和发生面积大小分别从4个、6个和31.87 ha增加到18个、83个和5 484.38 ha,分别增长4.5倍、13.8倍和172.1倍。发生县占比90%,发生乡镇占比达到27.85%。2013年以前疫情发生较平稳,发生县只有5个,发生乡镇数和发生面积都不大。2014年后呈暴发态势,当年新增发生县6个,2016年、2017年、2018年3年每年新增发生县2个。
2.2 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发生范围从城市向农村乡镇扩散,部分偏远乡村也可见入侵红火蚁的分布。
2.3 发生区域由城区向农田、菜地和果园扩散
根据各地2018年9月普查汇总的情况,总发生面积5 483.73 ha中,城区、农田、菜地和果园分别占30.25%、49.73%、20.02%。
表2 各县(市、区)入侵红火蚁发生情况
3 发生及扩散原因分析
根据对各县(市、区)疫情发生情况调查,入侵红火蚁传入赣州并快速传播扩散的主要载体包括带土的草皮、苗木、盆栽花卉、受侵染的土壤、交通工具、生产工具、货柜等。赣州入侵红火蚁疫情的发生扩散主要由早期的远距离传入和传入后近距离扩散造成的。2008年最早发生的4个县,章贡区首次发现的疫点是从广州调入染疫带土盘栽花卉传入的。龙南、定南和全南3个县的最早的疫情都是由广州附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到内陆省份随染疫货物、包装物或货柜传入的。其后发生入侵红火蚁疫情的县包括最早的4个县,大面积的疫情发生都是从广东或福建等疫区调入染疫的绿化草皮或苗木远距离传入的。传入后近距离扩散包括婚飞迁移自然扩散和人为扩散,疫情不断扩散蔓延,人为扩散是主因。人为扩散主要有3种情形:一种是受入侵红火蚁侵染的土壤由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或房地产开发从城市被搬迁到城郊或农村导致县域内较远距离扩散。第二种是处置方法不当人为破坏蚁巢,入侵红火蚁被动分巢导致近距离扩散。第三种是入侵红火蚁随进城务工人员的交通工具或生产工具从城市扩散到农村。
10年时间,入侵红火蚁传入赣州并在各疫区县快速扩散蔓延,最主要的原因是源头把控不严造成的,各地城市建设所需绿化草皮、苗木从疫区没有经过任何检疫处理违规调入定植,是造成疫情多点开花大面积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或房地产开发,将没有经过检疫处理的受入侵红火蚁侵染的土壤、杂草、城市垃圾等从城市搬迁到城郊或农村,是疫情在疫区快速扩散的又一重要因素,与我国新发生的一些红火蚁疫区情况类似[14-15]。
4 疫情防控开展情况
针对入侵红火蚁疫情,赣州市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制定了应急预案和防控工作方案,启动了应急处理机制,市政府下发文件对入侵红火蚁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多数县(市、区)解决了疫情处置经费,做好了应急物资储备,做到了有钱办事、有人干事。组织人员赴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入侵红火蚁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惠州市学习考察入侵红火蚁防控经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和防控技术培训,赣州市各疫区植保植检部门尝试通过利用一些新诱饵或者制剂进行防控实验[16-21]。充分发动群众,实施群防群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旅游景区和高密度居民区实现了入侵红火蚁疫点的拔除。
5 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政府重视不够
多数地方政府及主要领导没有意识到入侵红火蚁疫情的严重危害性,没有很好的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议事协调机制。
5.2 相关部门履职不到位
城建、城管(市政工程、园林)、体育、教育、交通、房管、林业等主要业主部门防控意识不够,没有很好地履行防控重要职责,源头控制形同虚设。目前主要是农业部门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防控合力,入侵红火蚁疫情防控陷入困境。
5.3 经费保障不到位
多数县区没有将防控经费列入本地财政预算,而且安排资金少,远远不能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缺乏长效经费保障机制,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防控态势。
5.4 宣传普及防控知识不够
入侵红火蚁属外来入侵物种,普通市民甚至基层农技人员对入侵红火蚁的识别和防控知识缺乏,需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掌握正确的防控技术。
5.5 技术力量薄弱
县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老化,青黄不接,现有专业技术人员难以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
6 防控建议
6.1 要提高思想认识
要充分认识入侵红火蚁疫情的严重危害性,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入侵红火蚁疫情防控作为各级政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疫情防控政府是第一责任人,高位推动,落实属地责任。
6.2 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议事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定期调度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属地实施”的原则,逐级签订防控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城管(园林、市政工程)、体育、教育、交通运输(公路)、林业、水利、房管、城建等重点部门要切实履行业主单位防控主体职责,将入侵红火蚁防控工作纳入园林绿化和养护的重要内容,与承包单位签订防控责任书,防止入侵红火蚁的传入和进一步扩散蔓延。
6.3 强化检疫监管,严防疫情传入和扩散
这是防止疫情传入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农业和林业部门强化对花卉、苗木、草坪等带土植物和重点业主单位的检疫监管,严把调运检疫关。城管(园林、市政工程)、体育、教育、城建等重点业主单位要强化源头管理,要与承包商签订入侵红火蚁检疫防控合同条款,禁止从入侵红火蚁发生区调运花卉、苗木、草皮等各种带土盆栽和园林绿化植物。确需调运的,应检植物或植物产品必须经过调出地县级以上植物检疫机构产地检疫合格或检疫除害处理合格,凭《调运植物检疫证书》方可调运和种植。应检植物或植物产品调入后,调入地植物检疫机构可进行复检,如有必要可要求调入单位进行药物除害预防处理,防止入侵红火蚁随应检植物或植物产品调运传播扩散。
6.4 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正面宣传引导
入侵红火蚁为新的外来入侵物种,广大群众甚至有些专业人员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控措施了解较少,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各防控成员单位、基层部门、业主单位特别是防控一线技术人员和绿化养护一线工人的培训,提高疫情防控总体水平。要通过报刊或专栏宣传、派发宣传单、张贴挂图、公开咨询热线电话、举办入侵红火蚁防控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入侵红火蚁的防控知识和救治办法,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调动群众参与入侵红火蚁疫情普查、防控的积极性。针对个别入侵红火蚁伤人事件,要及时跟进科学应对,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避免引发市民恐慌、媒体炒作,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入侵红火蚁是“可防、可控、不可怕”,消除群众恐慌心理。
6.5 要加强疫情监测,分类处置
春、秋两季是疫情高发期,也是疫情监测排查的最佳时期,排查重点是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学校、居民小区、堤坝、道路等绿化区域和农田,摸清入侵红火蚁疫情发生动态和蚁巢分布情况,建立疫情台账。在全面监测普查基础上,在春、秋两季集中开展统一防控,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按照“未发生区强化检疫监管阻截,零星和新发生区立足扑灭,普遍发生区综合治理、持续控制”的防控思路,分类处置入侵红火蚁疫情。要加强疫情防控效果的检查督促,杜绝不防、漏防或防控不到位现象,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普遍发生区要充分认识入侵红火蚁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做好打“持久战”思想准备。
6.6 要强化保障,确保防控实效
各级政府作为植物疫情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强化资金保障,加大防控经费投入,将入侵红火蚁疫情防控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同时要强化业主防控责任,引导并督促工业园区各企业和社会各单位对责任区进行防控。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重要区域入侵红火蚁防控外包给专业公司防治。普遍发生区应当引导农资经销商采购红火蚁防治专用药剂进行销售,以方便群众购买。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鼓励群众自行购买药剂开展群防群治。通过多方投入持续防控,确保疫情得到有效遏制,蚁巢密度、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逐年降低。
[1] 曾玲, 陆永跃, 陈忠南, 等. 红火蚁监测与防治[M]. 广州: 科技出版社, 2005.
[2] 龚伟荣. 入侵生物红火蚁在我国适生性的初步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5.
[3] 陈晨, 龚伟荣, 胡白石, 等.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红火蚁在中国适生区的预测[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11): 2093-2097.
[4] 陈林, Korzukhin M D, 程登发, 等. 基于GIS和气候、种群动态模型的红火蚁适生性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06, 33(4): 384-390.
[5] 曾玲, 陆永跃, 何晓芳, 等. 入侵中国大陆的红火蚁的鉴定及发生为害调查[J]. 昆虫知识, 2005, 42(2): 144-148.
[6] 陆永跃, 梁广文, 曾玲. 华南地区红火蚁局域和长距离扩散规律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4): 1053-1063.
[7] 沈文君, 王雅男, 万方浩. 应用相似离度法预测红火蚁在中国适生区域及其入侵概率[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6): 1673-1683.
[8] 陈浩涛. 我国红火蚁主要行为特征、抗寒能力及发生风险分析的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9] 农业部办公厅.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2013)(农办农[2014]26号), 2014.
[10] 赵德全, 覃建军, 庹新华. 红火蚁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12, 26(5): 582-586.
[11] 陆永跃, 曾玲. 发现红火蚁入侵中国10年:发生历史、现状与趋势[J]. 植物检疫, 2015, 29(2): 1-6.
[12] 曹俊林, 曹斌, 温小遂, 等. 防范外来危险性害虫红火蚁入侵为害[J]. 生物灾害科学, 2008, 31(4): 195-197.
[13] 王翔, 袁喜华, 张勇, 等. 红火蚁入侵江西的风险与防控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2): 152-153.
[14] 张红梅, 王燕, 陈宗麒, 等. 昆明红火蚁种群发生特征[J]. 生物安全学报, 2019, 28(1): 29-33.
[15] 刘元明, 黄求应, 方国斌, 等. 湖北省红火蚁疫情监测与防控[J]. 湖北植保, 2019, 173(2): 43-44.
[16] 梁伯源, 聂剑华. 草坪红火蚁防治药效筛选试验[J]. 广西植保, 2019, 32(1):32-34.
[17] 陈慧雅, 黄诗悠, 马千里, 等. 氯虫苯甲酰胺对红火蚁的毒杀活性与行为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9, 46(4):89-94.
[18] 卢彦蓉, 周艺凡, 张志祥. 呋虫胺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及行为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9.
[19] 陈利民, 黄俊, 何天骏, 等. 火腿肠饵料对红火蚁引诱效果的对比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3): 444-449.
[20] 王智楠, 王瑞飞, 张佩文, 等. 0.7%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及行为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9, 41(2): 420-426.
[21] Hashimoto Y, Yoshimura M, Huang R N. Wasabi versus red imported fire ants: preliminary test of repellency of microencapsulated allyl isothiocyanate against(Hymenoptera: Formicidae) using bait traps in Taiwan[J]. 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 2019, 54(2): 193-196.
The Status Quo of Imported Red Fire Ants After Invading Ganzhou for 10 Years
HE Yi-min1, LI Wei-ming1*, LIAO Wei-cai1, TU Chong-chong1, LU He-ping2, LIU Fu-xiang3, LAI Shui-chang4, QIU Yu-ping5, WANG Jian-guo6
(1. Ganzhou Plant Protection and Inspection Bureau, Ganzhou, Jiangxi 341000, China; 2. Zhanggong Distract Plant Protect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 Ganzhou, Jiangxi 341000, China; 3. Longnan Plant Protect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 Longnan, Jiangxi 341700, China; 4. Shicheng Plant Protect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 Shicheng, Jiangxi 342700, China; 5. Nankang Distract Plant Protect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 Nankang, Jiangxi 341400, China; 6. Invasive Biology Laboratory of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 China)
The red fire antBuren had invaded Ganzhou City for 10years. It’s very important to survey into its occurrence situation and analyse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its control. 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and present occurrence situation of the red fire ants in Ganzhou were investigated, their introducing pathway and quick spreading in Ganzhou were also analyzed,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s and existing main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Thus, the control measures were given, which were expected to be conducive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n-epidemic areas and new epidemic areas in Jiangxi Province.
; epidemic situation; spread; epidemic are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ttp://xuebao.jxau.edu.cn
10.3969/j.issn.2095-3704.2019.03.50
S433
A
2095-3704(2019)03-0232-06
2019-06-05
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71ACF60023)
何益民(1971—),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检疫研究,gzszbzjj@163.com;
李蔚明,高级农艺师,zbz713@163.com。
何益民, 李蔚明, 廖为财, 等. 入侵红火蚁侵入赣州10年的发生现状与思考[J]. 生物灾害科学, 2019, 42(3): 23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