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桐尺蠖种群春季消长动态与为害调查

2019-10-22钟平生陈双庆黄晓俊

生物灾害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油桐株率尺蠖

钟平生,李 战,陈双庆,黄晓俊

油桐尺蠖种群春季消长动态与为害调查

钟平生1,李 战2*,陈双庆1,黄晓俊2

(1. 惠州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2. 惠州隆瀚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惠州 516000)

在惠州区域选取4个桉树林,定点定时调查了桉林中油桐尺蠖种群的消长动态。调查结果表明,在惠州油桐尺蠖1龄幼虫初现于4月初,4月中旬幼虫数量快速增长,至4月下旬发育为5龄与6龄幼虫,幼虫发育历期约40余天。不同调查林区尺蠖幼虫有虫株率以及虫口密度差异较大,其中以仍图林区及白石龙林区的虫口密度、有虫株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百枝虫量平均分别为11.77头、24.78头,有虫株率分别达85%、85.11%。

桉树;油桐尺蠖;种群消长

油桐尺蠖(Guenee),又名桉树尺蠖、大尺蠖、量步虫,是一种食叶性害虫,幼虫食性较广,主要危害桉树、油桐、油茶、肉桂、板桑、柿、杨梅等[1-2],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已成为速生桉的主要害虫[3]。油桐尺蠖主要以取食叶片为主,造成叶片缺刻,4龄后幼虫具有暴食性,可在短期内将大片桉树叶吃光,仅留秃枝,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树势生长,给桉树等林木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4-8]。2014年9月惠州市获批“国家森林城市”[9],城市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惠州森林覆盖率61.28%,城区绿化覆盖率41.23%,城市人均绿地面积16.8 m2。然而随着城市森林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园林病虫害,尤其是油桐尺蠖发生、危害也呈上升趋势。由于幼虫有明显的暴食期,在种群密度大时,往往会造成灾害,对“国家森林城市”与城市生态建设构成了很大威胁[10]。目前防治上最关键的是对尺蠖的防治关键时机把握不准[11-12],也是尺蠖种群屡防不止,无法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因此,调查森林树木尺蠖种群动态、科学把握尺蠖防治关键时期,是实施科学、合理、有效防治的基础。为能够经济有效地控制油桐尺蠖虫害的发生,笔者对油桐尺蠖种群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以探索油桐尺蠖种群春季消长动态,为进一步科学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管理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1 调查地点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选择桉树纯林与混合林作为调查对象。桉树纯林设在惠州隆瀚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桉树种植基地,分布在惠州市惠城区仍图(1~3号林区),品种广林9号,2~3年生,茂密,平均株高约3~3.5 m;汝湖(4~6号林区),品种U6、2~3年生,部分较为稀疏,平均株高约4~4.5 m;惠阳区白石龙(7~10号林区),品种为广林9号,2~3年生,较为密集,长势一般,株高3~4 m等地;混合林设在惠州学院附近后山区域(11、12号林区),品种为广林9号与U6,3~4年生,稀疏,平均株高约4.5~6.0 m。

1.2 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抽样调查或目测确定调查的桉林,然后定点定时对尺蠖种群数量进行调查。

1.2.1 桉树尺蠖幼虫发生动态调查 2019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期间,采取5点取样法、间隔取样法等[12]抽取桉树10棵,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高中低3个高度层各取一根长50 cm的标准枝进行调查,每隔4~5 d调查1次,对这些桉树枝梢上油桐尺蠖分龄并进行数量统计。

1.2.2 桉树尺蠖成虫发生动态调查 在尺蠖幼虫达5龄后,采用自制的诱捕器对尺蛾进行引诱[13],在每个林区布放3个诱捕器。诱捕器相距20 m,自4月下旬起每隔4~5 d调查1次,连续调查4次,统计诱捕到的桉树尺蠖成虫数量。

1.2.3 危害调查 2019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进行危害部位调查。每隔4~5 d调查1次,调查并计算被尺蠖危害的桉树及其幼虫数,计算出有虫株率,百枝虫口密度,评估危害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桉树尺蠖幼虫动态消长

2.1.1 幼虫动态消长 在4个调查点中,第一次出现尺蠖幼虫均在5月上旬,其中仍图、汝湖为4月5号,惠阳区白石龙与惠州学院后山均为4月6号,尺蠖幼虫数量见图1~4。由图1~4可知,4月5—6日各林区尺蠖幼虫均为1龄幼虫,4月9—11日幼虫进入2龄,4月15—16日发育为3龄幼虫,而4龄幼虫、5龄幼虫分别四月中下旬开始出现,6龄幼虫则到四月底才开始出现。综上所述,4月上旬初现1龄幼虫,4月下旬尺蠖种群数量快速增长,幼虫数明显增多,并相继发育至4龄至6龄,5月7—8日结束,历时约40 d左右。

2.1.2 不同调查点幼虫动态消长 (1)仍图林区幼虫动态消长。调查期间,仍图林区尺蠖幼虫数量整体上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图1)。4月5—18日增长较为平缓,4月18—30日期间,尺蠖幼虫开始出现快速增长,5月初增速开始放缓。4月5日调查,平均尺蠖数量为5.00头;4月18—22日期间平均增长了10.66头,5月7日达到最高,幼虫数为44.33头,相对于第一次调查增长了39.33头。

(2)汝湖林区幼虫动态消长。在调查期间,汝湖林区尺蠖幼虫也呈一定的上升趋势,但增长量较仍图林区低,由4月5日的2.00头增加到5月8日的34.00头,共增加了32头。其中平均尺蠖数增长最多的是4月22—27日,期间增长了6.67头,增长速度最快位于4月15—30日,4月30日之后增速回落。

(3)白石龙林区幼虫动态消长。调查期间,惠阳区白石龙林区尺蠖幼虫数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是4个调查点中尺蠖幼虫发生数量最多的一个林区。尺蠖幼虫平均数量增长由4月6日的1.50头增加到5月8日的87.25头,增幅最多期段为4月16—19日,增长了20.00头;尺蠖幼虫数量快速增长期为4月16—29日。

图1 仍图林区不同时间平均尺蠖幼虫数量

图2 汝湖林区不同时间平均尺蠖幼虫数量

(4)惠州学院附近林区幼虫动态消长。惠州学院附近后山林区尺蠖幼虫也呈一定的上升趋势,与汝湖林区尺蠖幼虫数量相当。首次调查时数量为1.50头,增加33.00头,增加到34.50头,增长量最多的时间段为4月27日至5月4日。

图3 白石龙林区不同时间平均尺蠖幼虫数量

图4 惠州学院后山林区不同时间平均尺蠖幼虫数量

2.2 成虫动态消长

当尺蠖幼虫开始进入5龄时,每林区中布放3个尺蛾诱捕器,直到调查结束,一共捕获尺蠖成虫19头,详见表1。主要分布在仍图的1号林区、2号林区、3号林区,这个调查点林区共诱集尺蠖成虫10头,汝湖林区仅诱集到3头成虫(位于林区5号),白石龙调查点诱集到6头成虫。虽然每个林区中均布放有3个诱捕器,但仅在3个林区中发现了成虫并且数量较少。因此,由捕获的尺蠖成虫数量较少可得出,4月下旬至5月初仅有个别尺蠖羽化为成虫,此阶段大部分尺蠖仍处于幼虫期与蛹期。

表1 不同调查林区诱捕器桉树尺蠖诱捕数量

2.3 桉树尺蠖危害程度调查

2.3.1 仍图林区桉树尺蠖危害调查 仍图林区尺蠖有虫株率以及虫口密度见图5。从图5可知,在调查期内,该林区桉树尺蠖有虫株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4月5日有虫株率仅为12.50%,至5月7日有虫株率达到最高值,为85.00%,平均为45.00%。尺蠖虫口密度虽然在4月30日到5月4日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从总体上看,虫口密度仍逐渐增大,5月7日达到最大值,达20.78头/百枝,平均达11.77头/百枝。

2.3.2 汝湖林区桉树尺蠖危害调查 汝湖调查点尺蠖有虫株率以及虫口密度见图6。由图6可得,有虫株率在总体上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其中前期有虫株率增长比较缓慢,但是到4月22日之后,有虫株率迅速增长,于5月4—7日达到最高值42.86%,平均有虫株率仅为26.03%,百枝虫量最高为18.21头/百枝,平均为8.51头/百枝。

图5 仍图林区尺蠖危害程度指标

图6 汝湖林区尺蠖危害程度指标

2.3.3 白石龙桉树尺蠖危害调查 白石龙调查点尺蠖有虫株率以及虫口密度见图7,从整体上看,有虫株率呈现了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调查初期有虫株率仅为8.51%,4月16日后有虫株率快速上升,于5月7日达到最高峰85.11%,平均有虫株率仅为45.86%。从图3尺蠖虫口密度曲线可知,调查前期虫口基数较低,4月6日仅为0.80头/百枝;4月19日后快速上升,于5月8日达到最大值,达46.41头/百枝,平均为24.78头/百枝。

2.3.4 惠州学院后山桉树尺蠖危害调查 惠州学院后山林区尺蠖有虫株率以及虫口密度见图8。图8有虫株率曲线小有波动,但整体上仍呈现增长趋势。调查前期增长较缓,4月6日有虫株率仅为8.33%;4月16日后有虫株率上升快,在5月8日达到最高值45.83%,平均为27.60%。同时,尺蠖虫口密度也逐渐增长,4月5日仅为0.78头/百枝,最大值为5月8日(17.97头/百枝),平均为9.51头/百枝。

图7 白石龙林区尺蠖危害程度指标

图8 惠州学院后山林区尺蠖危害程度指标

3 结论与讨论

桉树具有抗性强、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广、种植容易、萌芽力强等特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3大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惠州约有桉树面积89万km2,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 066.3万km2的8.3%。近年来,惠州桉树种植由于受病虫害(桉树纯林易导致病虫害)、经营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已没有再扩种新的桉树林,桉树面积已呈逐年减少的态势。本次调查可得出,在惠州桉树1龄尺蠖幼虫4月初始见,4月中旬种群数量快速增长,幼虫数量明显增多,4月下旬发育至4龄至6龄幼虫(为爆发期),5月7—8日结束,历时约40余天。因而在惠州,4月中旬后要做好虫情监测,对于初现尺蠖虫害的林区,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尽可能将尺蠖幼虫控制3龄前,防止其进入暴食期,以减少林木经济损失,提高生态效益与观赏性。

在4个调查点林区中,以仍图林区以及白石龙林区的虫口密度、有虫株率最高,危害最严重。其中仍图以及白石龙的虫口密度平均分别为11.77头/百枝、24.78头/百枝,发生量明显高于汝湖林区以及惠州学院后山林区;有虫株率分别为85.00%、85.11%,也显著高于其他2个调查点。结合种植品种分析可知,仍图和白石龙2个林区的桉树品种均为广林9号,另外汝湖林区以及惠州学院后山的6个林区中,有5个林区桉树品种均为U6,仅有一个林区的桉树品种为广林9号,由此可得出U6桉树品种抗虫性强,广林9号桉树则较为感病。

在4个调查点中,仍图林区与白石龙林区尺蠖有虫株率最高,分别为85.00%、85.11%,但2调查点虫口密度却相差较大,白石龙虫口密度为46.41头/百枝,而仍图林区虫口密度仅为20.78头/百枝;表明有虫株率与虫口密度未呈正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单一利用有虫株率或虫口密度进行预测防控时,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需要综合考虑有虫株率或虫口密度与成虫数量。同时,调查时间仅为春季,一是时间不长,其次惠州地区4—5月雨水较多、个别时间雨势较大、出现大风等恶劣天气,不仅会对调查过程造成许多不便,而且桉树上的尺蠖幼虫极易冲击掉落,进一步导致数据偏差,因而影响调查数量的准确性。如何建立发生期与上述因素的定量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

[1] 韦林. 速生桉大害虫——油桐尺蠖[J]. 广西林业, 2006(1): 48.

[2] 朱俊庆. 油桐尺蠖幼虫龄期及取食量的测定[J]. 中国茶叶, 1988(3): 35.

[3] 林丽玉. 漳浦县发生桉树尺蠖虫害的风险评估及防控[J]. 农家参谋, 2018(4): 163.

[4] 林和再. 漳浦县发生桉树尺蠖虫害的风险评估及防控[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23(13): 115-117.

[5] 孙艳娟, 韦金英, 杨振德, 等. 油桐尺蠖幼虫龄期的划分[J]. 昆虫知识, 2009, 46(6): 892-895.

[6] 覃安注. 桉树尺蠖病虫害防治技术[J]. 吉林农业, 2015(14): 93-94.

[7] 邹华南. 油桐尺蠖危害对桉树生物量和木材材积的影响[J]. 生物灾害科学, 2015, 38(1): 35-38.

[8] 蒋慧. 桉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江西农业, 2018(8): 85.

[9] 惠州成全省首个地级“国家森林城市”[EB/OL]. (2014-09-30) [2019-09-01]. http: //gd. people. com. cn.

[10] 覃凤萍. 桉树种植的现状、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绿色科技, 2018(19): 169-170.

[11] 甘进天. 桉树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其防治策略分析[J]. 南方农业, 2018, 12(24): 24.

[12] 邹华南. 油桐尺蠖幼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J]. 青海农林科技, 2016(3): 29-31.

[13] 王崇林, 蹇国友, 陈勇华, 等. 自制诱捕器对蛾类害虫的诱捕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6): 89-92.

Investigation into Population Growth ofand its Damage in Spring

ZHONG Ping-sheng1, LI Zhan2*, CHEN Shuang-qing1, HUANG Xiao-jun2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Huizhou University, Huizhou, Guangdong 516007, China; 2. Huizhou Long-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Huizhou, Guangdong 516000, China)

Four eucalyptus forests in huizhou area was selected, 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dynamics ofGuenee were investigatedin in fixed points at regular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instars ofwere first seen in early April, with rapid growth in population in mid-April, and developed into 5 and 6 larva in late April and early May. The larvae development period was about 40 days. The strain rate and population density of Eucalyptus inchworm larvae had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survey areas. The highest of the population density and strain rate, as well as the most serious harm caused occurred at Ren-tu forest and Bai-shi-long forest. The average hundred-branche-quantity of Eucalyptus inchworm were 11.77 and 24.78,respectively, with the strain rate of 85% and 85.11%, respectively.

Eucalyptus;Guenee; population growth

http://xuebao.jxau.edu.cn

10.3969/j.issn.2095-3704.2019.03.48

S763.7

A

2095-3704(2019)03-0223-05

2019-08-19

2019-09-02

2016年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G0413028)

钟平生(1964—),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森害虫、入侵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作,zhongps@hzu.edu.cn;

李战,高级农林规划师,lizhan626@163.com。

钟平生, 李战, 陈双庆, 等. 油桐尺蠖种群春季消长动态与为害调查[J]. 生物灾害科学, 2019, 42(3): 223-227.

猜你喜欢

油桐株率尺蠖
2021年大通县油菜三甲害虫药效防治试验报告
又见油桐林
两个EoNPV毒株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毒力差异
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防治韭菜疫病田间药效试验①
樱花谷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茶园害虫“双胞胎”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识别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为尺蠖寻求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