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皂荚物候期初步研究

2019-10-22韩丽君

山西林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皂荚物候主干

陈 思,韩丽君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又名皂角,为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高达15 m~25 m,是山西省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乡土树种之一。皂荚冠大荫浓,且寿命较长,适宜作四旁绿化树种,其荚果、种子、枝刺、根、茎、叶等均可入药。皂荚种子富含半乳甘露聚糖胶等成分,可用作增稠剂、稳定剂、粘合剂、胶凝剂等,被广泛应用于石油钻采、纺织印染、建筑涂料等行业。其种子含胶量高达30%~40%,是提取绿色蛋白质的理想原料,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对植物胶的需求缺口。

山西省境内的皂荚主要分布于太原市以南地区。近年来,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相继开展了皂荚的良种选育、播种育苗、嫁接技术等试验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技术规程,但是对其物候规律还没有系统的观测分析。对物候期的观测分析是进行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对苗木引种与育种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试验基地对皂荚进行了物候观测,了解其发芽、开花、结实等情况,可为皂荚的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6 ℃,1月气温-4.5 ℃,7月气温26.0 ℃.年降水量约550 mm,主要集中在7月、8月。无霜期约185 d.试验区的土壤为淡褐土,土层较厚,pH值为7.8左右。

1.2 试验材料

研究材料为试验基地长势良好、生长健壮、种子繁殖的能够正常结实开花的10年生皂荚树。选取10株作为固定观测对象,并挂牌标记,于2016年至2018年连续3 a进行定株观测。

1.3 试验方法

1.3.1 物候规律观测

根据中国物候观测法制定观察记录表,于每年2月19日起,每周进行1次,定株观测6个物候指标,包括芽萌动期(叶芽、刺芽)、芽膨大开放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做好记录。各个物候开始时期以出现明显的物相变化为标志,具体标准见表1.

表1 皂荚各个生长时期具体标准

1.3.2 生长规律调查

枝条生长规律调查:2016年至2018年,每年2月初至12月,每个月15号分别测定2个目标树10个新生枝条的长度变化情况,并记录。取平均值,最后绘制其生长变化曲线图。

叶片生长节律调查:2016年至2018年,每年3月至9月,每个月15号从目标皂荚树上采收5条叶序,分析和比较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长/宽比、小叶面积、叶绿素参考值、小叶周长和复叶长度变化情况,并绘制曲线图。

皂刺年生长规律调查:2016年至2018年,每年4月至12月,每月15号从5个目标皂荚树上,分别观测主干上10个皂荚刺的生长情况,主要对皂荚刺每月的长度变化进行观测记录,并求取平均值,绘制曲线图。

2 数据处理

数据首先经Excel进行初步整理,然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通过万深LA-S根系和叶面积分析系统完成皂荚叶片的生长规律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物候期观察

皂荚物候期记录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皂荚在3月中旬叶芽开始萌动,1周后开始膨大。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开始展叶,展叶盛期为4月下旬。皂荚花序出现于清明节前后,开花持续10 d~15 d.皂荚枝刺的芽与叶芽同时出现,主干芽4月10号前后开始萌动,并在1个月内迅速膨大。5月中上旬皂荚果实开始生长发育,此时期是皂荚生长物候期中最长的1个阶段,果期可达6个月。皂荚的落叶期始于10月下旬左右,持续时间约12 d.

表2 皂荚物候期

3.2 生长规律调查

3.2.1 枝条年生长规律调查

2016年至2018年,每年2月初至12月,每个月15号测量目标树ZJ-1,ZJ-2的10个新生枝条的生长变化情况,取平均值ZJZ-1与ZJZ-2,并绘制生长曲线,ZJZ代表皂荚枝,如图1.

图1 枝条年生长规律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皂荚树枝条生长期是从3月到10月。其中3月至4月是开始生长期,4月至8月是旺盛生长期,8月至10月是缓慢生长期,10月至12月是停滞生长期。

3.2.2 叶面生长规律

在2017年3月至9月的树木生长期内,每个月的15号从目标皂荚树上采收5条叶序,对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小叶面积、叶绿素参考值、小叶周长和复叶长度进行分析,取平均值,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叶片长度经历了2个时期,快速生长期与慢速生长期。3月至6月是叶片长度的快速生长时期,7月至9月是叶片的慢速生长时期。叶片长宽比,3月与5月叶片主要往长度方向生长,4月与6月叶片主要往宽度方向生长;之后的7月、8月、9月,叶片长度与宽度的比值趋于稳定,变化幅度不再明显。叶片宽度的变化经历了2个时期,快速生长期与慢速生长期。3月至4月为快速生长期,4月至5月为慢速生长期,5月至6月为快速生长期,6月至9月为慢速生长期。叶面积的变化经历了2个时期,3月至6月为快速变化时期,6月至9月为平缓变化时期。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3月至7月叶绿素,含量稳步上升,7月至8月下降,8月至9月急速上升。叶片周长,3月至7月为叶片周长持续上升阶段,7月至8月略有下降,8月至9月趋于平缓。复叶长度,3月至7月平稳上升,7月至9月趋于平稳。

图2 叶片特征指标的生长节律变化

3.2.3 皂荚刺年生长规律调查

2016年至2018年,每年4月至12月,每月15号选 择5个不同目标树主干上的10个不同皂荚刺,观察测量其刺长生长变化,求取平均值ZJC-1,ZJC-2,ZJC-3,ZJC-4,ZJC-5.皂荚主干刺长变化统计见表3.

表3 皂荚主干刺长变化统计 cm

主干刺长的生长节律变化见第15页图3.

由表3和图3可知,皂荚主干皂刺在3月底4月初开始萌动,4月上旬开始急速生长,4月至5月初是旺盛生长期,6月至8月生长变缓慢,且皂刺逐渐变硬。9月至12月皂刺基本停止生长。结合观察记录拍照可知,4月、5月生长初期皂刺颜色为淡黄绿色,5月底颜色开始变红,而后逐渐变为深紫褐色。

图3 主干刺长的生长节律变化

3.2.4 成熟果实特征

2017年10月,在10株皂荚树上随机收集30个荚果,并对单个荚果果实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平均厚度、果实长宽比、果实重量等进行统计,见表4.

表4 果实特征分析

对荚果中的30个种子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种子长宽比、种子重量进行统计,统计数据如表5所示。

表5 种子特征分析

由表4和表5可知,成熟皂荚的荚果为黑褐色,平均长约23.7 cm,平均宽32.76 mm,平均厚13.02 mm,平均重量25.5 g.皂荚种子颜色为黄棕色,种子平均长11.31 mm,平均宽8.43 mm,种子千粒重为405.14 g.

4 讨论与结论

1)通过观测,襄汾地区的皂荚3月中下旬芽开始萌动并膨大。皂荚展叶初期为3月下旬到4月上旬,下旬达到盛期。在清明节前后进入开花期,持续10 d~15 d左右。5月初皂荚开始进入果实生长发育期,果期可达6个月。皂荚的落叶期始于10月下旬左右,持续时间约12 d左右。果实成熟时由绿色变为褐色,完全变为黑褐色时则进入成熟期。枝条、皂刺从4月开始旺盛生长,皂刺快速生长期集中在4月份。荚果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平均厚度、平均重量分别为23.7 cm,32.76 mm,13.02 mm,25.5 g,种子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千粒重分别为11.31 mm,8.43 mm,405.14 g.

2) 对皂荚物候期的观察中发现,同一试验地,不同皂荚树发芽、展叶、开花、结实的日期不尽相同。物候期差异现象表明,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都可能对物候产生影响。但具体何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观测分析。

3)针对枝条、皂刺、叶片的生长旺盛期,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叶绿素形成,可以提高树体的光合作用,使树体更好地积累营养物质。7月至8月叶绿素参考值呈现下降趋势,有可能是当地高温与干旱导致,应采取浇水、遮阴等措施。8月至9月叶绿素参考值又继续增长,有可能是外在条件,如,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向积极方向转变的结果,说明叶绿素参考值存在二次增长的潜力。

猜你喜欢

皂荚物候主干
GEE平台下利用物候特征进行面向对象的水稻种植分布提取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基于植被物候特征的互花米草提取方法研究——以长三角湿地为例
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
‘灰枣’及其芽变品系的物候和生育特性研究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左主干病变介入诊疗中的指导价值研究
难忘皂荚
往事
全国主干公路网交通安全监控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