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的价值分析

2019-10-22施跃兰

智慧健康 2019年27期
关键词:内热体征哮喘

施跃兰

(成都市郫都区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 成都 611730)

0 引言

在临床上,哮喘为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哮喘属于儿科临床常见病,可导致反复可逆性喘息、胸闷和咳嗽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病情进展后将会引起低氧血症[1-2]。中医理论认为,哮喘外寒内热证的发作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中内因是指小儿肺、肾脏与脾功能不足;外因则在于饮食不正、外邪侵袭,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不利与痰气瘀阻,继而引起呼吸困难、气急喘促。当下临床治疗小儿哮喘时以支气管扩张药物与激素类药物为主,尽管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但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因此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依旧需要不断完善。文章所选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患儿一共50 例,探讨了在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治疗中联合穴位敷贴与大青龙汤治疗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患儿一共50例,患儿皆在2017 年12 月至2018 年12 月入我院治疗,患儿被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大青龙汤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穴位敷贴与大青龙汤治疗。对照组男女比14:11,年龄1.3-11.4 岁;观察组男女比15:10,年龄1.3-11.2 岁。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大青龙汤治疗,大青龙汤组方如下:大枣3-9 g、麻黄2-6 g、甘草2-6 g、石膏4-20 g、北杏3-9 g、生姜5-15 g、桂枝3-9 g,按照年龄加减剂量,上述药物经冷水浸泡20 分钟以后,煎汁,隔天一剂,1 剂煎汁每天分早晚2 次口服。

观察组则联合穴位敷贴与大青龙汤治疗,大青龙汤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样。穴位敷贴如下:选取白芥子20 g、黄芩12 g、延胡索12 g、白附子10 g、胡椒10 g、和细辛6 g,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研制成细末,并加入生姜汁调制成糊状,制作成药饼,于患者定喘穴、心俞穴、膈俞穴和肺俞穴敷贴,并应用纱布仔细覆盖,使用医用胶布予以固定,1 次/d。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与体征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情况。

(2)症状体征评分:将辅助呼吸肌活动、哮鸣音、喘息以及咳嗽等症状按照4 级评分法评分,0 分表示无,1 分表示轻度,2 分表示中度,3 分表示重度,症状总积分为各项症状积分之和,症状严重程度与得分成正比。

(3)评估患者患儿临床治疗有效性:经治疗,肺部体征与临床症状未发生任何变化,PEF%小于80%,则为无效;经治疗,肺部体征与临床症状有所减轻,PEF%在80%-90%之间,则为有效;经治疗,肺部体征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PEF%大于90%,则为显效;经治疗,肺部体征与临床症状基本上消失,PEF%恢复到正常状况,则为治愈[7-8]。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 处理数据,临床疗效行卡方检验,以χ2表示,住院时间与体征消失时间、症状体征评分均行t检验,以(±s)表示,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为1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对比,数值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情况比对照组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s)

3 讨论

相关文献报道中显示,小儿哮喘的发生和T 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参与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具有直接相关性[3-4]。如果炎症状态在长时间内存在,便会对气道高反应性进行刺激,促使其出现呼气性困难与反复喘息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还会有气道不可逆性缩窄现象出现[2]。祖国医学认为,哮喘外寒内热证属于“伤寒”的范畴,受风、受凉均是引发该病的原因;因此,在治疗中,主要以疏风宣肺、理气止咳为主,常以止咳散加减味药进行治疗。大青龙汤方中大枣、麻黄、甘草、石膏、北杏、生姜、桂枝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通络、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疏散风热、利咽开音、清肺平喘、清热息风效果,对于哮喘外寒内热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5]。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疾病主要依据中医经络理论,以穴位为载体、经络为通道,敷贴药物刺激穴位后通过穴位入经归脏,起到内病外治功效。穴位敷贴疗法与大青龙汤治疗联合应用,能够达到治本的效果,促进患儿康复[6]。本次研究显示,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治疗中联合穴位敷贴与大青龙汤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推广。

猜你喜欢

内热体征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外出踏青排内热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
基于PMV 模型和FCM算法的车内热舒适评估方法
内热针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