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康生活加“骨”劲儿
2019-10-22策划本刊编辑部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邱婷婷
说起“三高”,相信关注健康的你一定能对答如流——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脂)、糖尿病(高血糖)。但“一低”你知道是指什么吗?近日,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会长哈里布特博士在第八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上呼吁各界像重视“三高”一样关注“一低”——“低骨量”引起的骨质疏松以及骨折风险。
每年100万例脆性骨折,罪魁正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下简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的骨质疏松患病率是3.2%,50岁以上是19.2%,65岁以上是32%。也就是说,65岁以上的老人超三成都患有骨质疏松。
而另一组数据则更加直观地告诉我们骨质疏松的“破坏力”。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就是脆性骨折。据统计,我国的骨折发生率3.21‰,年发生骨折500万,其中1/5为脆性骨折,也就是说,我国每年脆性骨折大发生率约在100万例。
北京协和医院骨外科翁习生教授介绍,脆性骨折有5大危害:
一会使死亡危险度增加,预期寿命缩短。比如,髋部骨折1年内,患者死亡率可达27%,脊柱骨折4年内的死亡率则达50%。
二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以最严重的髋部脆性骨折为例,在存活的患者中,超四成不能恢复伤前的活动能力,35%不能独立行走。
三会使再骨折风险增加。脆性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发生髋部骨折或脊柱骨折的相对风险约2倍于常人。
四会使外科手术失败率增高。伤后患者复位困难,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
五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预计我国2050年骨质疏松骨折费用将达254.3亿美元。
近半数50+“高危”,40岁后应开测骨密度
调查结果显示,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6.0%,女性则达到32.1%,65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高达51.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王临虹解释道,“女性多数在50岁后进入绝经期,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骨量开始出现大量丢失。”
除了绝经,瘦也成为骨质疏松症的一个标志。“瘦小老太太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提到,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症。而孕期女性的钙储备降低,还要为胎儿骨骼生长提供钙,易造成母体骨量丢失,也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重点关注人群”。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呢?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设计了一个1分钟测试:
1.您的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骨骨折的情况?
2.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3厘米?
5.您经常过度饮酒吗?
6.每天您吸烟超过20支吗?
7.您经常患痢疾腹泻吗?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绝经前,您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勃起功能障碍或缺乏性欲的症状?
如果您有任何一条问题的答案为“是”,即为阳性,表明有患上骨质疏松的危险。但这并不证明受试者就患了骨质疏松症,是否患有这种病症需要进行骨密度测试来得出结论。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慢病处吴良有处长介绍,与庞大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相比,公众对于骨质疏松的认知状况普遍不足。其中,50岁以上人群做骨密度检测的检测率是3.7%。骨密度检测率有待提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夏维波教授建议,40岁以上人群可以在常规体检中增加骨密度检测,通过早期的筛查防患于未然。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主要是钙)密度”,其是骨骼强度的一个主要指标,以克每平方厘米(g/cm2)表示。为保证骨密度检测的准确性,应该注意以下3方面——
1.常用工具: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常见的骨密度测量仪分为两种,一种为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另一种为单光子骨密度仪。后者虽然体积小成本低,但其存在定位困难、测量精度差等不足,因此不能单纯通过单光子骨密度仪确诊病情。
2.检测部位:腰部与髋部。腰部和髋部的骨头承受着人体全部的重量,此二处骨密度情况最能反映身体骨质情况。而手指属于人体骨头一个末梢,其较容易受到诸如关节炎症、外部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全身的骨质状况。
3.参考数值:T值、Z值。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T值”划分为3个区间:-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 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T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Z值”划分为两个区间:Z值>-2,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Z值≤-2 表示骨密度低于正常同龄人。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Z值正常不能代表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同一年龄段的老年人随着骨量丢失,骨密度呈减少态势,其骨骼的脆性也进一步增加,此时更需要参照T值来准确判断骨密度情况。
治骨质疏松症,勿一“钙”而论
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张阿姨今年56岁,前几天下楼梯时崴了一下脚,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结果X光片显示她的左脚踝发生了细微骨折,检查骨密度后,医生告知张阿姨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考虑到骨折程度不是很严重,医生决定保守治疗,为她开了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和阿仑膦酸钠片。
张阿姨到药房取药,因为阿仑膦酸钠片在服用时有特别的注意事项,药师为她详细地讲解了这个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阿仑膦酸钠的剂量为70mg,每周1片,切记要在每周的同一天服用。如果漏服,那么应当在记起服药的第2天早晨服1片,之后仍按最初选择的日期服用,仍然保持每周服药1片。药师还强调,口服此药容易对上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为了降低对食道的损害,在服药当天,早晨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空腹时用一满杯清水(约200毫升)送服1片。之后再继续早晨的活动,可以站立、行走,但不能躺卧,至少30分钟之后再吃早餐。注意要用清水单独送服,因为包括矿泉水在内的其他饮料、食物和一些药物有可能会降低该药的吸收,牛奶、奶制品及含钙高的食物都不适宜。在服药时,也不要咀嚼和吮吸药片,以防出现口咽部溃疡。服药后如果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胃灼热痛严重,立即来医院就诊。
张阿姨听完药师交代的用法,困惑地问药师:“我从50岁起就一直坚持服用钙片,为什么还会骨质疏松啊?阿仑膦酸钠这个药吃起来这么麻烦,我可以不用吗?”针对张阿姨的种种疑惑,药师就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做了解答。
人体骨骼钙储备就好比一个装有“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的蓄水池:外源性补充钙及矿物质原料通过“进水阀门”进入,钙盐矿化沉积入骨骼蓄水池;与此同时骨骼的破骨细胞不断将骨骼钙盐和矿物质溶解,通过“出水阀门”将钙质从骨骼蓄水池中逐渐流失。因
>>相关链接
选择钙剂注意2点
补充钙制剂时必须注意2点:一看元素钙的含量,二看钙的吸收率。
元素钙量的多少应是选择补钙制剂时的重要指征,元素钙的含量依次为碳酸钙含40%,碳酸氢钙含23.3%,枸橼酸钙含21%,乳酸钙含13%,葡萄糖酸钙含9%。所以,我们在选择补钙产品时,不管其商品名是什么,一定要搞清其成分是哪种钙盐,究竟含多少元素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钙产品的说明书只标出了钙产品的钙盐含量而不是元素钙的含量,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因此,我们还必须分清钙盐含量和元素钙含量。选择钙剂的另一要素是易吸收。钙主要在肠道吸收,故应以口服为主。有研究表明,碳酸钙的吸收率为40%,吸收率最高。在补充钙剂的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D,以帮助钙剂的吸收。
另外,服用钙盐时会同时摄入与钙组成钙盐的乳酸根或碳酸根或葡萄糖酸根,如长期大量摄入乳酸根可引起疲劳,而葡萄糖酸根过多可能对糖尿病患者不利,大量碳酸根会导致恶心、呕吐及乏力等症状,而柠檬酸钙会明显增加血铅浓度和尿铅排泄量。因此,长期服用此钙剂的人要定期做肾功能测定。补钙只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个方面,但要注意不恰当补钙会给人体会带来不利影响。此,治疗骨质疏松症不能一“钙”而论,而应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一方面不断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开源),另一方面使用抑制骨骼吸收的药物,甚至促进新骨生成的药物,堵住钙流失的“漏洞”(节流),使骨骼钙蓄水池达到一个动态新平衡。医生开的治疗药物阿仑膦酸钠就是对破骨细胞介导的骨质再吸收的一种特异性抑制剂,它能在骨表面保留长达数月至数年,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正是由于双膦酸盐高效的抑制骨吸收作用,其目前已成为各国指南认可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
除了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还有多种药物联用应用可治疗骨质疏松症,比如抑制骨吸收的降钙素,促骨形成的甲状旁腺类似物,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双重作用的雷奈酸锶。此外,对于骨折风险高的相对年轻的绝经后妇女,特别是伴有潮热、盗汗等绝经症状的女性,还可能应用到激素替代治疗及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具体用药,还需依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预防骨“脆”从年轻时入手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两类: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主要包括人种、年龄、绝经和母系家族史;可控因素主要有低体重、影响骨代谢药物、低雌激素状态、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高钠饮食、蛋白质摄入过高或者过低等。骨质疏松的预防,就要从这些可控因素入手,从年轻时就抓起来。
科学饮食:尽可能做到食物多样化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注意补充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饮食,如牛奶、豆制品、小虾皮、海带、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奶油等;不饮酒或适量饮酒。
戒烟:吸烟会对造骨细胞产生影响,尤其对于30岁以下的人,因为他们的骨骼仍在生长。吸烟者患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会升高,戒烟可能会提高骨骼强度。
积极运动:积极运动有利于获得高的骨峰值,同时利于维持骨量和骨强度。此外,运动还能增加肌肉强度、增加反应能力和协调性,以防止跌倒。当然,锻炼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不能盲目进行不熟悉的运动;锻炼还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味追求多运动,可以从自己感觉舒服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合理用药:某些药物会引起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导致药源型骨质疏松,对此应积极预防。比如,使用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期间,如果出现难以解释、逐渐加重的腰背痛、关节痛或关节活动受限,且与气候无关,应考虑发生了骨质疏松,应及时就医,遵医嘱逐步减量、停用激素,或改用其他药物;过量使用甲状腺激素会造成人体内的钙磷失衡,引起骨骼脱钙、骨吸收增加,进而导致骨质疏松,所以患者应遵医嘱适量使用甲状腺激素,建议咨询医生后联合补充钙和维生素D;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应在用药3~4个月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常并发骨质疏松,所以要积极治疗。
预防摔倒:老人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脊椎骨、腕骨和髋骨。一旦骨折,卧床休养一个月骨量就会流失10%,同时开始出现肌肉萎缩,运动能力下降,这对于骨量原本就存余不多的老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老人要做好防摔倒措施,最好穿防滑鞋,浴室内最好安装坐厕、扶手、电铃,家中光线要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