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杀菌剂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分析
2019-10-22哈尼帕哈再斯萨吉代木玉素甫守合热提牙地卡尔张辉陈晓露祖勒胡玛尔杜亚敏张正
哈尼帕·哈再斯,萨吉代木·玉素甫,守合热提·牙地卡尔,张辉,陈晓露,祖勒胡玛尔,杜亚敏,张正*
(1.新疆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伊宁835000;
(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30)
白粉病病原菌为胡麻粉孢(Oidium LiniSkori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其有性态为二孢白粉病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Dc.),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白粉病是胡麻的主要病害之一[1-4],全国胡麻主栽地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呈现越来越严重趋势,尤其是新疆伊犁河谷胡麻主要种植区白粉病普遍发生[5-6]。据2009~2017年调查,白粉病已成为我国胡麻主产区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胡麻产业的健康发展[7-10]。刘惠霞等[11]探讨40%福星乳油、75%百菌清、62.25%飞歌可湿性粉剂、32%锰锌·腈菌唑、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等5类杀菌剂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发现32%锰锌·腈菌唑的防治效果最好。马海灵[12]在白银市白粉病的防效试验研究中认为43%好力克悬浮剂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效最好。李进京等[13]在榆中县白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由此说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有效防治白粉病的杀菌剂有所不同,因此,在新疆胡麻主产区伊犁地区亟须开展不同杀菌剂对白粉病防效的研究,为本地区胡麻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基础[14-22]。本研究通过2017年的试验,从生产上常用的5种杀菌剂中筛选出对白粉病安全有效的杀菌剂,2018年在2017年试验的基础上,对筛选出的杀菌剂进行防控示范,旨在为胡麻白粉病的大田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杀菌剂
供试杀菌剂为田间防控胡麻白粉病的5类杀菌剂,详细信息见表1。
表1 供试药剂详情Table 1 Detail information of tested agentia
1.2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新疆伊犁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品种伊亚4号,该品种抗倒伏,抗寒性和适应性强,且稳产性好,目前为新疆主推品种。
1.3 试验方法
1.3.1 杀菌剂筛选与防控示范
2017年3月在伊犁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种植伊亚4号,白粉病始发时用手摇喷雾器叶面喷雾,病情发展一周后,第二次施药。共6个处理,包括5类杀菌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每个处理4个重复,24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 m2。2018年在2017年筛选出最佳杀菌剂的基础上进行防控示范试验,小区示范面积为220 m2。具体试验田情况见表2。
表2 试验田情况Table 2 Tested field conditions
1.3.2 调查方法
第一次用药前试验地各小区内对角线固定3点调查,2017年6月30日,各小区出现零星病株后第一次施药,病情发展一周后,即2017年7月7日第二次施药。2018年6月28日,各小区出现零星病株后第一次施药,病情发展一周后,第二次施药,用药后每隔7 d调查一次,连续调查4次,每点50株,分级调查。白粉病叶片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植株叶面积的1/4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植株叶面积的1/4~1/2;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植株叶面积的1/2~3/4;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植株叶面积的3/4以上。病情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7×100
相对防效(%)=[(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5种杀菌剂筛选试验
2.1.15种杀菌剂防治效果
2017年白粉病始发期为6月28日,2017年6月29日第一次喷药前调查白粉病,所有小区都有发病,病情指数在1.80~3.65之间。6月30日第一次喷药,药后7天,40%氟硅唑乳油的病情指数为21.92,防效为41.54%;43%戊唑醇悬浮剂的病情指数为22.20,防效为40.80%;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20%三唑酮乳油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的防效都低于30%。7月7日第二次喷药,7月11日第三次调查病情指数,43%戊唑醇悬浮剂的病情指数为30.50,防效为43.48%;40%氟硅唑乳油的病情指数为31.48,防效为41.66%;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20%三唑酮乳油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的防效都低于30%。7月15日第四次调查病情指数,43%戊唑醇悬浮剂的病情指数为46.78,防效为51.39%,居第一位;第二位40%氟硅唑乳油的病情指数为54.23,防效为43.65%;第三位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的病情指数为65.34,防效为32.10%;20%三唑酮乳油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均低于30%(见表3)。
表32017年5种杀菌剂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治效果Table 3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5 tested fungicides to the oil flax powderymildew in 2017
2.1.25种杀菌剂对胡麻产量的增产效果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43%戊唑醇悬浮剂和40%氟硅唑乳油后,籽粒产量分别为2985.00、2805.0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为8.68%、2.12%,其中43%戊唑醇悬浮剂的增产幅度最大。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20%三唑酮乳油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处理分别比对照减产3.88%、3.52%和0.79%(见表4)。
表42017年5种杀菌剂防治白粉病对胡麻产量的影响Table 4 The yields comparison difference of the oil flax under the treatment of 5 tested fungicides in 2017
2.2 两种杀菌剂防控示范
2.2.1 两种杀菌剂防治效果分析
白粉病始发期,在施药前进行一次调查,各处理没有发病,病情指数为0。6月20日第一次喷药,喷药后一周进行第一次调查,40%氟硅唑乳油处理区开始发病,病情指数为0.57,相对防效82.74%;43%戊唑醇悬浮剂处理区没有发病,病情指数为0;对照区也开始发病,病情指数为3.31。7月2日进行第二次喷药,喷药后一周,进行第二次调查,40%氟硅唑乳油处理区病情指数为9.77,相对防效84.73%;43%戊唑醇悬浮剂处理区病情指数为7.20,相对防效88.75%;对照区病情指数为64.00。7月16日进行第三次调查,40%氟硅唑乳油处理区病情指数为24.63,相对防效73.72%;43%戊唑醇悬浮剂处理区病情指数为12.91,相对防效86.22%;对照区病情指数为93.71(见表5)。
表52018年两种杀菌剂对胡麻白粉病的防治效果Table 5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2 tested fungicides to the oil flax powdery mildew in 2018
2.2.2 防控试验产量比较
由表6可知,参试的两种杀菌剂对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控作用,经43%戊唑醇悬浮剂处理的平均产量为2744.40 kg/hm2,比对照增产19.13%,差异显著。40%氟硅唑乳油处理的平均产量2565.15 kg/hm2,比对照增产 11.35%。
表62018年两种防治白粉病杀菌剂对胡麻产量的影响Table 6 The yields comparison of the oil flax under the treatment of 2 tested fungicides in 2018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白粉病是国内外胡麻产区的一种常见病[23-26],在我国黑龙江、河北张家口、云南、新疆和甘肃等胡麻种植区均有发生[27-32]。胡麻是新疆伊犁地区旱田坡地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一旦气候和环境条件适宜,胡麻田白粉病就大面积发生,对胡麻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2010年至今,胡麻白粉病在新疆伊犁地区常年发生,制约了胡麻产业的发展[33]。作者通过对主栽品种多年的田间鉴定和资源材料抗性筛选发现,国内目前尚无抗或耐白粉病胡麻品种,给白粉病的防控带来了困难。本研究通过2017的试验,从生产上常用的40%氟硅唑乳油、43%戊唑醇悬浮剂、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20%三唑酮乳油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等5种杀菌剂中筛选出对胡麻白粉病安全有效的两种杀菌剂,40%氟硅唑乳油和43%戊唑醇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达到43.65%和51.39%。在2017年试验的基础上,2018年采用筛选出的两种杀菌剂进行防控示范,结果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不影响胡麻正常生长发育,对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相对防效为86.22%,这一结果为新疆伊犁地区胡麻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方法。
3.2 结论
(1)试验期间通过对胡麻生长的观察,供试杀菌剂的剂量对胡麻生长均无药害反应及任何不良影响,参试的杀菌剂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结合近年来对胡麻白粉病的田间调查,白粉病发生较重的时期在胡麻生长青熟期,因此对白粉病的防治应尽早制定防治计划,在白粉病始发期即进行防治,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第一次用药后,根据病害发展一周后再喷第二次。
(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白粉病较好的杀菌剂为43%戊唑醇悬浮剂,对胡麻安全,且对胡麻白粉病防治有较好的速效性和特效性,相对防效为86.22%,较对照增产15%以上,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