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化瘀通腑汤对阑尾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价值分析
2019-10-22陈立春
陈立春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张店镇医院外科,江苏 连云港 222533)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右下腹疼痛、阑尾点压痛和反跳痛等,临床中常常还会伴随呕吐、恶心和白细胞数量增加等。不过由于阑尾炎的变化无常,很多症状表现的不明显,很容易造成误诊[1]。国内采取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进行阑尾切除手术。并对术后进行腹腔抗炎和防粘连处理。本文主要研究解毒化瘀通腑汤对阑尾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急性阑尾炎患者12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3例,女18例,年龄15~58岁,平均(36.04±5.7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18~55岁,平均(35.95±5.2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预防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生素进行消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预防治疗基础上使用解毒化瘀通腑汤:蒲公英30 g、连翘15 g、红藤15 g、败酱草15 g、丹皮10 g、桃仁10 g、大黄10 g、枳实10 g、厚朴10 g、乌药10 g、莱菔子10 g[2]。将以上药物加入清水进行煎熬,口服,每天2次,以此100 mL,早晚各一次,服用1个疗程7 d。
1.3 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患者术后没有出现腹胀或者腹痛现象,且肝门排气和排便正常,不需要再进行临床处理为痊愈;如果患者出现肛门排气和排便停止,经过检查出现肠道胀气和有不明液体,需要临床进行非手术治疗则为无效;如果患者经过短期治疗后需要重新进行手术治疗则为加重。肠道粘连情况=(无效+加重)/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想x2检验,使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s表示,统计学数据采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肠粘连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痊愈56例,无效4例,加重1例,肠粘连情况(8.20%),对照组患者中,痊愈46例,无效11例,加重4例,肠粘连情况(2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84。
2.2 对比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
观察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肛门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s)
组别 病例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h)肛门排气时间(h)观察组 61 23.57±3.64 44.15±4.43对照组 61 28.46±2.89 56.34±5.17 t/8.22 13.98 P/<0.05 <0.05
3 讨 论
常规治疗中,主要以抗感染为主,而对手术之后有关肠道功能的恢复、肠粘连和肠麻痹等方面不进行特殊处理。而中医认为,手术之后会直接对腹膜和肠管产生一定的损伤,术中和术后的出血也会导致肠腹通气不畅和凝血不畅,从而让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本文使用的解毒化瘀通腑汤中,蒲公英、连翘和败酱草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预防术后感染;而红藤、丹皮和桃仁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和消肿;大黄、枳实和厚朴的主要功效是通气和通肠;乌药和莱菔子的主要功效是通气和行气除胀。本药方共同作用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通气通腹的功效[4]。而患者手术治疗后,等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后,药方中的大黄、枳实和丹皮则会发挥出活血化瘀和散结通络的作用,有效防止肠粘连的出现。本文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肠粘连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且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肛门通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
综上所述,给阑尾炎切除手术后患者服用解毒化瘀通腑汤,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肠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