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在冠心病治疗中对EPCs水平影响
2019-10-22宋桂仙
宋桂仙
(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既往有研究通过药物干预,可增加冠心病患者的EPCs水平并改善其内皮细胞功能,促进血管新生和血管内膜的修复[1]。予培哚普利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同时抑制了心肌重构,但该药物的具体用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中,以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EPCs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73.8±5.5)岁;B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2.1±4.59)岁;C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71.5±5.6)岁。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全部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A组予较大剂量培哚普利(施维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B组应用小剂量培哚普利,C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日一次+阿司匹林0.1每晚一次+单硝酸异山梨酯40 mg每日一次),B组在C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 mg/d,A组在C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8 mg/d,持续治疗12周。
1.3 评价指标
1.3.1 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定义为显效;临床症状好转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者较前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
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予荧光标记后,流式细胞仪术检测外周血循环内EPCs的水平,观察治疗前后EPCs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治疗效果
与C组比较,A组、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A组、B组之间,A组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n(%)]
2.3 比较EPCs水平变化
在治疗前,三组间的EPC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C组比较,A组、B组的EPC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A组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前后EPCs水平变化(±s)
EPCs(%) A组 B组 C组治疗前 0.051±0.014 0.049±0.012 0.052±0.013治疗后 0.092±0.016 0.080±0.013 0.058±0.012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2]。培哚普利可降低血管收缩能力,继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最终起到降低血压作用。EPCs可同时表达CD34、CD133细胞标志物,保护内皮功能,同时EPCs和RAS系统存在紧密联系,所以积极提升EPCs水平,选择合适剂量培哚普利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状态[3]。
本研究中,较大剂量的培哚普利治疗冠心病的总有效率较高,外周血EPCs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较大剂量的培哚普利效果优于小剂量组,提示培哚普利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给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带来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