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10-22沈弼文
沈弼文
(常州市同济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4)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临床上较为多发的泌尿外科疾病,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尿次增加、尿频尿急以及排尿费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1]。本文旨在分析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效果,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研究,年龄53~72岁,平均(62.48±3.83)岁;病程2~11年,平均(6.17±2.36)年。根据手术方式的区别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有26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通过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开展手术,帮助患者调整到截石体位,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首先置入电切镜,明确输尿管口、精阜以及膀胱三角区的位置,于患者前列腺中叶位置进行电切,切开外科包膜,注意不要将膀胱三角区切穿,最后对膀胱颈口位置以及前列腺尖部进行切割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括约肌以及精阜,对创口面进行修整并进行止血,对前列腺组织块进行冲洗,留置导尿管,并对膀胱进行持续性冲洗[2]。
比较组通过连续冲洗式电切镜开展手术,帮助患者调整到截石体位,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明确切除组织的位置,将两侧叶进行分隔,并依次切除,隔离中叶并进行切除,术中应用甘露醇进行连续灌注,留置尿管,术后进行常规膀胱冲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长、住院时长以及膀胱冲洗时长。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血尿的发生人数,并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工具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数值用小写字母n表示,百分比数值用数学符号%表示,计量数值使用组合符号(±s)表示,选择x2或者t进行数据的统计学意义检验,当P<0.05时,说明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比较组,且尿管留置时长、住院时长以及膀胱冲洗时长均明显短于比较组,组间的差异值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统计(±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统计(±s)
组别 例数(n) 术中出血量(mL) 尿管留置时长(d) 住院时长(d) 膀胱冲洗时长(h)研究组 26 95.11±9.22 3.27±0.64 6.05±1.21 7.15±1.32比较组 26 116.47±11.35 6.16±1.25 9.31±1.97 11.52±2.19 t-7.4482 10.4935 7.1900 8.7142 P-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术后研究组未有患者出现血尿症状,血尿发生率为0%,比较组共有3例患者出现了血尿症状,血尿发生率为11.54%,组间的差异值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久治不愈,极易引发膀胱结石、肾积水、输尿管积水等严重疾病,进而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则需通过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TURP是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传统有效方式,但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身体恢复慢等缺点[3]。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等离子电切技术在临床的应用率越来越高,具有术中止血效果好、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且安全性较高,对局部神经、组织的损伤较小。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比较组,且术后血尿发生率明显低于比较组,组间的差异值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确切,与传统TURP相比,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且住院时长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