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菌圈”大V周晴烽:淘宝卖菌第一人

2019-10-22之春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29期
关键词:黏菌菌核淘宝

◎文/之春

它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但是见过它的人,却都想养一只。这种神奇的生物究竟是什么呢?

微博一篇名为《这篇文章真的在教你饲养史莱姆》的科普文章火了,阅读量286万,其中介绍了一种极具科幻感的神奇生物——黏菌。这篇爆款文章就是博主“曳尾菌”所著。这个名叫周晴烽的28岁湖南女孩,工作时是穿白大褂的制药公司职员,周末转眼就是穿冲锋衣、挎单反相机穿梭在野外的寻菌者。她还开了一家淘宝店,销售各种黏菌及培育工具,是淘宝第一个出售黏菌的卖家。

一座山中寻找一枚菌之美

高中的时候,周晴烽读到过一本中草药的旧书,上面有草药的线描体图画,她经常会拿着图画比对身边看到的植物。高考之前的5月,班级组织去黄山踏青,常年在城市长大的她第一次看到了野生的金银花,这是她找到的能和书里对应起来的第一种药材。

因为这点爱好,大学时她果断报考了中南大学药学专业。大学靠近岳麓山,在那里她认识了一群同样喜欢在山里找新鲜感的朋友。6月的傍晚,岳麓山游人渐散,日间的雨水在树林中蒸腾出淡淡水汽,微风吹动,枝叶的“沙沙”声与蛙声虫鸣合奏。走在山林中,周晴烽享受着这一刻的山野气息。同行的人看鸟,周晴烽盯着植物和菌物看。她发现蘑菇菌盖是慢慢摊开的,那是她第一次对菌物产生特别的好奇。

读大二时,周晴烽成为最早玩微博的一批人,在“菌圈”前辈的带领下,她爱上了黏菌。黏菌也属于蘑菇的一种,它不是植物,不是动物,也不是真菌,而是一类独特的单细胞生物,英文名叫slime molds(也作 slime moulds),翻译为史莱姆。各种动漫、游戏里的黏糊状角色——史莱姆,就和黏菌非常相似。

黏菌并不罕见,它喜爱有机质丰富的潮湿环境,枯枝落叶、腐木上常能找到它。黏菌一生有两个阶段:营养和繁殖。营养阶段的它,有点像变形虫,在树上、地上摊成一片,叫作原质团,外面包裹着一层胶质的鞘,不断分裂成树枝状到处爬行,通过吞噬食物颗粒获得营养,这样到处爬行找东西吃的样子很像动物。到了繁殖阶段,它会长出一根根气球状或其他形状的子实体,散播孢子,这又跟蘑菇很像。黏菌就是这样,一会儿像动物,一会儿像植物。

像藕片的胶孔菌

像软糖的钙皮菌

进食中的针箍菌

像冰棍的团网菌

本文主

初次接触这种神秘的小生物,周晴烽一下子着了迷。她开始阅读国内外文献,试着采集培育,学拍照、拍视频,通过微博分享,她逐渐成为“大V”,拥有54万粉丝。

有时候,她会和朋友晚上去山上寻找发光菌。她说:“你看过电影《阿凡达》吗?电影里满树林植物都在发光的场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有发光菌生长的森林里,每到夜晚,粘上各种各样孢子的叶子、树枝、苔藓开始发光,宛如仙境。”

在黏菌的世界里,找寻快乐

2013年大学毕业后,周晴烽被老师推荐到中科院工作。领导分配的工作并不多,到了周末,她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爬山,上海郊区能走的地方都走过了,浙江、安徽的山也爬遍了。周晴烽其实不喜欢一个人上山,她喜欢有同好的人一起。约她的人各种各样,有平时开着豪车、一身职业装上下班,可一上山就穿牛仔裤、运动鞋的姐姐,也有山下穿白大褂,上山就赤脚的医生……远离城市,大家都在“放飞自我”。

在上海的第三年,她进入一家私营制药公司,有老师带着她学会了药品研发的各种仪器,她也能参与进一些项目当中了,但她最投入、最有成就感的地方还是寻找黏菌。上班的地方在上海市中心,她在郊区租了一个地方做工作室,位于苏沪交界的浏河附近。下班后,她要花一两个小时赶到工作室,常常通宵达旦地拍摄研究,周末时间也几乎全花在菌类上。

在她工作室的附近有一片树林,那儿成了周晴烽的“秘密基地”。她曾经在那片林子里采了一斤的金针菇,回家做菜,真的很美味!但辨识菌种可否食用并不是最终目的,最让她惊喜的,则是掰开树皮后,那些裸露出来的,像宝贝一样的黏菌。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扯下一块腐木树皮,在显微镜下观察,方寸之间,千百种微生物融汇在一起,就是一个宇宙。

除了有成堆的生物设备、菌类书籍,周晴烽家里最多的就是单反和镜头,她要用延时摄影记录黏菌细微而用力的生长。有时候一个短短几十秒的视频,在低光环境下要拍摄一整夜。虽然费时费力,但拍出来的东西一发在网上,就能收获到粉丝的热情点赞,这让她获得了持续的快乐。

“入坑”以来,周晴烽常跑到云南等地采集菌种。带回来的菌类,要配上保温箱、稳定性试验箱等价格高昂的设备,拍摄精致成片必须用显微镜头,所有设备在一块儿,就花了二十多万。对于这些付出,周晴烽一边抱怨“花了太多时间”,一边乐在其中。原本,家人有些不理解,但看到周晴烽的名字和作品出现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后,他们感到欣慰起来。

淘宝卖菌第一人

近几年,黏菌的爱好者越来越多。许多人私信周晴烽,或交流请教,或询问购买途径。粉丝们觉得在淘宝店买东西更安心更方便,都嚷嚷着让她开一个。

2018年12月4日,为了方便和广大黏菌爱好者交流,周晴烽的淘宝店正式开业,是淘宝第一个出售黏菌的卖家。

周晴烽亲身饲养过后发现,黏菌是一种又好养、又省地、又安全、又科幻的宠物。一个封闭式容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些燕麦或者平菇,就可以收获蓬勃生长的黏菌。目前,名为“小之微”的淘宝店只有一种商品——针箍菌。这是一种黄绿色的黏菌,2018年秋天,周晴烽从工作室附近的浏岛将其采集回来。店铺营业以来,一个月的时间,针箍菌就卖出了70单,饲养成活率接近100%。

价格60元一份的黏菌,一些买家可能会觉得贵。实际上,直接采集的黏菌不好养活,需要经过一代代培育测试,形成稳定的黏菌菌核(即黏菌成长期的休眠体)。在国外,黏菌菌核甚至能卖到几百美元一份。

从东南沿海到新疆、青海、西藏,黏菌跟着快递盒去往全国各地。周晴烽会把菌核和培养用具、食物等一起打包寄出去,材料费和菌核都不贵,主要是卖饲养经验。

周晴烽还建了一个叫“黏菌讨论”的微信群,群里已经有近300名生物爱好者,有博士、白领、艺术院校学生,甚至还有很多中学生。群内气氛活跃,聊天常延续到凌晨,养菌人通过网络找到了共同的港湾。

现在周晴烽研究出了十多种菌物的培养条件,但是她还在不断寻找新的黏菌种类,去发现它们微小但奇妙的美。“即使将来这份爱好没能发展为事业,挣不到钱,只要‘菌圈’有所壮大,那就算成功。”周晴烽说。

猜你喜欢

黏菌菌核淘宝
羊肚菌菌核人工栽培实验研究*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黏糊糊的生命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黏菌观察记
养群黏菌当宠物
黏菌一点不简单
一株产菌核曲霉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贴吧吧主诋毁淘宝店败诉
第一次“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