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本义考释
——兼论“朱门沉沉按歌舞”
2019-10-22侯雅芬
侯雅芬
一、“按”之本义
“按”字字形演变
据《书法字典》《象形文字典》,此字始见于篆文,从手、安声。隶书、楷书同。从“手”为义符,表示与手部有关的动作;从“安”为声符,有兼义功能,依《说文解字》,“安”字本义为“静也”,引申为“稳定”,物品被手压住或摁住就会“稳定”,因此“按”从“安”声有兼义的功能,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
《说文解字•手部》:“按,下也。”段玉裁注:“以手抑之使下也。”《汉字字源》谈到,“按”字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用手向下压或摁。该字左边为“扌”(手),代表字义;右边为“安”,代表字音。《尔雅》:“按,止也。”《尔雅注疏》:“按,抑,按也。”“按、抑、替、废、皆止住也。《大雅》云:‘以按徂旅。’”
古代文献中也存在“按”字用作用手向下压或摁的意义,并且沿用至今:
1.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2.缇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
3.其法以铅满一鼎,按中为空,实以水银,盖封四际,烧为丹沙云。——唐•韩愈《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
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双手把紫缰轻挽,骗上马,将盔缨低按。——清•洪升《长生殿•合围》
6.觉新又按铃叫人泡了两碗茶来。——巴金《家》
因此,无论从原始的字形,还是从古代的字书以及文献中,都可以判定“按”字的本义为用手向下压或摁。
二、“朱门沉沉按歌舞”
宋诗人陆游《关山月》中有“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一句,多数地方将此句中的“按歌舞”译为“按着节拍表演歌舞”,将句中的“按”用为介词,理解为“按照”之意。于是为了遵循翻译的“信、达、雅”原则,不得不增加“节拍”二字来使语义表述完整。笔者认为这种解释非但适得其反,而且违背了“信”的原则。而造成这种误解的根本原因便在于译者对“按”字本身没有深入全面地了解。因此,要正确理解诗句含义,对每个一字词都需严谨考核,做到全面理解。此诗句中的“按”字意义,便需结合训诂学知识,对其本义进行考辨,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文论证其在文中的含义。
上文中对“按”字的本义已经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在此基础上,结合《关山月》诗文的整体意境,笔者认为这里的“按”应为动词,理解为“演奏、表演”。这种理解主要有三方面依据:首先,基于训诂学的字词语义考证,同其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密切相关,歌舞当需奏乐,敲击乐器即用手向下摁,此处“按”当为其引申义。另外,一些常用词语如按曲(击节唱曲)、按拍(打拍子)、按板(拍击板眼)、按鼓(击鼓)、按丝竹、按乐、按风琴等等中的“按”都用为动词,做“击打、演奏”义。此外,结合古代、近代以及当代文学作品,“按”作为“演奏、表演”义的用法无独有偶,下面引用例句加以佐证:
1.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到天明。——白居易《后宫词》
2.门外尘凝张乐榭, 水边香灭按歌台。——胡曾《独不见》
3.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李煜《玉楼春》
4.许州有一老僧,自四十以后,每寐熟即喉声如鼓簧,若成韵节。许州伶人伺其寝,即谱其声,按之丝竹,皆合古奏。——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5.并见姮娥与众仙姬按乐,殆所谓《霓裳羽衣》钧天雅乐者。——清•吴骞《扶风传信录》
6.有一回正在按风琴,一个漠不相识的女郎来送给他一包点心,就弄得他神经过敏。——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
7.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上引各例中“按”字都是“演奏”或“表演”义。而且作为当今权威字典的《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也收录“敲击;弹奏”“打”义,皆与乐器、歌舞等相关。
因此,据上所述,“按”字“敲击、弹奏、打”的意义,一般与乐器、歌舞等有关,同其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密切相关,敲击乐器即用手向下摁,当为其引申义。“朱门沉沉按歌舞”中“按”与“歌舞”相连并用,当为动词“演奏、表演”之义,而并非介词“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