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探讨

2019-10-21史志邦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1期
关键词:提高对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史志邦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也推动了城市的进步。高层建筑具有复杂性、周期长、作业难度高、交叉作业多等特征,这就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顺利的进行,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级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对策

1  引言

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高层建筑出现安全问题,损失更大、后果更严重。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建筑安全方面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提高安全施工意识,规范作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率,使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特点

2.1  投资大、参与主体多

高层建筑面积普遍较大,从国外已建成的高层建筑来看,一座大楼的建筑面积由几万至几十万平方米,导致了项目投资较大,参与的主体较多。包括总承包单位以及各专业分包单位,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基础施工难度大

高层建筑基础一般较深,大多有1~4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通常都超过5m,有些甚至达到十多米。高层建筑多数选址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繁华地带,周围建筑物分布较多且距离很近,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地基处理以及深层降水等施工环节的安全和技术要求大大提高,施工难度相应增大。

2.3  作业高度高

与一般建筑高度不同,高层建筑的高度至少都在二十几米以上,随着作业高度的增加,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几率也随之提高。另外,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作业物料垂直运输困难,如一旦出现火警,扑救相对要困难的多。因此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

2.4  交叉作业多

交叉作业是指两个或以上的工种在同一施工区域同时工作。由于高层建筑体量大,参建主体多,交叉作业会大量出现在土建工程与其他专业分包工程之间及土建工程各个班组之间,因此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

3  高层建筑的主要风险隐患

高层建筑工程规模大、施工工期长,其层数较多,因此,高空作业量大,使用大型垂直运输机械多,其本身荷载大,因此基坑开挖较深。

3.1  基坑开挖工程

对于基坑开挖,国家相关规范规定,深度超过3m(含3m)就属于危险性较大。其基坑开挖支护、降水均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满足需求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认可,经监理单位总监工程师签字认可并得到建设单位工程负责人认可,才能实施。一般高层建筑基坑挖深均大于5m,我校的高层住宅挖深达到10m。地下水位较深不用考虑降水。开挖、支护方案经专家论证通过,并经各方认可后实施,开挖至一大半时,因周边关系原因使工程停工一年多,工程复工后,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再一次对已施工护坡情况组织专家再次给出加固方案。之所以如此重视基坑施工方案,是因为其施工风险多,危害大,且后果严重。其风险有:(1)坑边坠落伤人;(2)塌方事故造成群死群伤屡见不鲜;(3)高层建筑地下基础、地下室施工时间长,边坡长期受雨雪侵蚀易破坏,安全隐患大。组织好基坑边排水,基坑边用栏杆防护,栏杆上加防坠落警示标志,护坡满足方案做法,有效防止塌方,并对基坑上口进行定期位移监测,并定期观察,每周书面汇报监测和观察情况。

3.2  外爬脚手架工程

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高层住宅层数为34层(接近100m)。因为标准层设计采用的是导轨式外爬脚手架方案,这是有标准层高层建筑的较先进做法。其风险因素:(1)必须有的爬架专项方案是否全面可靠、是否经正常审核审批程序;(2)安装与拆卸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情况;(3)架体所选用材料、机械是否合格;(4)爬架作业是个动态过程,每次升或降是否管理规范,按正规步骤操作;(5)每次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和验收程序是否到位。

3.3  塔吊设备

高层建筑主体施工阶段主要的垂直运输设备是塔吊,是施工现场常见的重型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据初步统计,2017年共发生塔吊倒塌86起,造成19人死亡,50人受伤。塔吊的主要风险因素:(1)在塔吊安装、顶升、拆卸阶段基础承载力不足,作业区无警示,不按交底要求作业,运行调试方案不当等。(2)在运行使用阶段指挥信号不灵,安全保护装置失灵,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被吊物件超重,塔吊钢丝绳强度不够。(3)在工作环境方面,多塔作业协同处理不当,风力达到6级及以上不停止作业,厂区交通线路布置不当,避雷设施不符合要求。(4)在现场管理方面,不按规定定期对机器检修保养,对隐患整改不力,缺乏定期安全检查或专项检查,塔吊司机、司索工、信号工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够,特种作业人员要么没有持证上岗。

3.4  施工升降机

高层建筑施工中,另一个垂直运输设备是施工升降机,可运输人、料,与人有关,且利用率非常高,但施工升降机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其危险因素包括:(1)安拆专项方案有缺陷,基础承载不足,附墙架与标准节连接有问题。(2)在运行使用阶段,防坠安全器未定期检查,安全开关失灵,超载保护装置失效,楼层安全停靠门开关缺失。(3)现场管理方面,不严格执行定期保养规定,不及时处理隐患、缺陷,未严格执行专人持证操作规定。

4  提高高施工安全的对策

4.1  制定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工程各分包商都要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和需要管理的安全范围,发生安全问题时,没有机会逃避责任;安全管理人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准确及时的把安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施工,把安全放在施工过程中的第一位。

4.2  建筑企业遵守施工法规

建筑企业施工后,一定是拿到批件的,同时对施工图纸要进行检验,检查施工图纸中是否有不合理,加强和设计单位的沟通,对关键的施工环境进行反复确认,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对施工图纸错误理解而出现安全事故。高层建筑的施工多少在高空中完成的,建筑企业不能为了赶进度忽略安全,同时要明确各施工环节中安全管理负责人,这样有益于提高大家安全施工的意识。

4.3  政府加强监管

政府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對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政府监管人员的水平,加大队伍建设,对施工企业的监管不能存在于表面,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对发现的违法规定的安全问题大力惩罚,对建筑企业起到震慑的作用,可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4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意识、风险意识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安全生产的相关法规。培训内容也应涉及到如果遇到危险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少损失,让施工人员学到真正可以用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5  结束语

如何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劳动务工人员的人生安全,是一项重要课题,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感的观察力和优良的现场管理协调能力。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严格奖惩兑现,不断健全与完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安全技术和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工作素质,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204.

[2] 刘涛.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8(4):193~194.

[3] 雷晓凡.BIM技术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优化[J].中国住宅设施,2017(2):67~68.

猜你喜欢

提高对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危险重重的建筑工地
提高中学后进生的数学水平的对策分析
谈施工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