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生活·U公园

2019-10-21仝欣宏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1期

仝欣宏

摘   要:由于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又使人们在体力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娱乐活动便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城市现代化公园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人是城市的主人,因而公园设计也应以人为永恒主题。游人的活动可以增加公园的总体艺术效果,并且成为公园景观构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关键词:轻舒;轻居;悠闲;曲径通幽

1  前言

设计最大程度的尊重原有场地,最小限度的建造人工设施,因地制宜设置自行车道,巧妙利用利用场地高差塑造姿态轻盈轻柔优美的曲线台地,自然哈尼梯田艺术景观,设计为以轻松舒畅、悠闲、简单、快乐为核心的生态休闲公园,让人有自然放松的景观感受。

2  项目研究

2.1  区位交通分析

位于赤峰市区以北10公里处,地处阴河北岸。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基地位于当铺地满族乡北部,距离赤峰市政府直线距离约13公里,与赤峰市的各大交通枢纽、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距离都 在20 公里以内,联系比较紧密。

2.2  项目现状

项目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315亩),项目紧邻示范展示区,周围一条主干道,三条次干道。场地内最大高差为20m,呈东高西低的地形面貌。

2.3  案例分析

龙脊梯田,是指在龙脊山上开发出的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距桂林市80km,处于越城岭大山脉之中,四面高山阻隔。山寨的房屋是清一色的吊角楼,错落有序的山寨与大山融为一体,古朴清雅,画意十足,大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之感。打造一处集旅游、度假、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圣地。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这里三面临山,一面坠入山谷,犹如一个大海湾。梯田上部比较平缓,下部则地势陡峭,从上俯瞰,犹如巨瀑倾泻,无比壮观。以农、旅、居为核心,依托原生态自然环境与政府建设相结合,加入前沿的生态规划理念,打造一个以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田园综合体。

2.4  设计理念

通过对项目地域、景观环境、社会环境的分析,规划方案采用“轻”生活”U”公园的设计定位,深化设计。所谓“轻生活”是轻骑、轻柔、轻盈、轻舒、轻居,所谓“U”是悠然自在,闲适自得,曲径通幽。设计利用场地高差塑造姿态轻盈轻柔优美的曲线台地,自然哈尼梯田艺术景观,使景观更加丰富。从而建设出一个轻松、悠闲、简单、快乐为核心的生态休闲公园。

轻骑:自行车作为休闲运动项目,亦即是提供居民休闲运动的空间,串联项目休闲空间;

轻柔、轻盈:利用场地高差塑造姿态轻盈轻柔优美的曲线台地,自然哈尼梯田艺术景观;

轻舒、轻居:轻生活、轻社交为理念,是人们社交的全新空间,集合美好的城市空间与生活方式,为人们建设一个舒适、温暖、休闲放松的休闲公园。

悠闲:悠然自在,闲适自得,悠闲舒适,让人们放松的休闲公园;

曲径通幽:体现人与自然界和谐的关系,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让人体会意境的幽深、“曲”成为用来表现艺术意境,追求自然美、含蓄美、深邃美和朦胧美的重要手段。曲线形式的台地景观使人联想到这些梯田好像是天上飘落的彩带。

3  方案设计

3.1  功能分区

项目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315亩),场地内最大高差为20m,呈东高西低的地形面貌。主要分为梯田艺术景观区;花海景观区;绿野景观区;运动休闲景观区;生态阅读走廊。

梯田艺术景观区为公园主要景观区,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利用场地现有高差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梯田景观。塑造姿态轻盈轻柔优美的曲线台地,曲线赋于人们一种动态美,使人联想到这些梯田好像是天上飘落的彩带。梯田作为祖先的遗产,一个千年文明活的系统,是中国梯田的优秀代表,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它具有丰富的多学科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要求的同时,更迫切要求高质量的生存环境。树木构成的绿地是立体的复式结构,绿量大,功效显著。草坪具有视野开阔、简洁明快、观赏性强等优点,是人们聚会、游憩和运动的理想场所。

花海景观区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多种开花植物组成,远远望去,如海洋一般广阔;风吹来时,如同大江的波涛翻滚,自然种植与道路两侧及山坡等处,打造原生态花海景观效果。具有提升形象的展示功能。

绿野景观区占地面积约5.1万平方米,树木构成的绿地是立体的复式结构,绿量大,功效显著。草坪具有视野开阔、简洁明快、观赏性强等优点,是人们聚会、游憩和运动的理想场所。创造出了一个人与自然可以无限对话的平台,跌宕起伏间如纽带般连接人与自然,又全然融于自然之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树木与草坪的优势。大地艺术可以说是中国庄子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实践物。艺术与生活、藝术与自然应该没有森严的界线。在人类的生活中,应处处存在着艺术。最早的样式可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国的斯通享治圆形石柱。大地艺术的作品十分注重作品的“场所感”,即作品与环境有机结合,通过设计来加强或削弱基地本身的如地形、地质、季节变化等特性,从而引导人们更为深入地感受自然。

运动景观区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我们所设立的公园,是意图把乡村的风景引入城市,美化城市的环境,让公园成为城市的呼吸空间。这样将自然景观与运动设施组合在一起的方式成为现今公园及休闲系统的新概念。设置体育运动设施,供居民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户外游憩。

生态阅读走廊占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织密绿地网络,完善公园体系。形成园中园,从而完善5到10分钟步行可达的绿地系统。实现开放贯通,打造公共休闲空间网络。持续增加公共空间的面积和开放度,提高公共空间覆盖率。提高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加强无障碍设施、休息座椅、智慧信息服务配套设施配置,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围绕开放空间系统网络,增加文化艺术展示空间,提供阅读空间、交流场所,组织多种多样的公共活动。

3.2  空间构思

自行车道与人行道是贯穿整个公园的主要交通,串联各种序列空间,地形变化作为空间的主要特色,突出场地高差,形成哈尼梯田景观,在空间组织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3.3  交通组织

公园主要考虑为人行与自行车道,公园为开放性公园,在面向市政路的方向设置主要出入口4个,次要出入口7个,方便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群。

3.4  种植设计

生态性的原则——选用乡土树种,还原风貌,遵循生态性原则设计绿化再现历史繁荣景象与自然风光。

人性化的原则——植物种植考虑游客的观赏性及适宜性,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既做到了开放性空间,又形成了私密空间,活动空间收放自如。

艺术性的原则——种植形式为波浪式的色块式栽植。线条优美,注重竖向组合搭配。

多样性的原则——植物搭配注重常绿落叶比例,考虑冬季效果,充分利用植物观赏多样性,花、果、枝、干,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

经济性的原则——抗性强、速生植物经济树种用于景区隔离带;主入口、主景观区选用景观树,根据道路宽度选用合理规格树种。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植物采用合适规格,不贪大,给植物生长空间,达到可持续发展。

4  小结

生态休闲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

参考文献:

[1] 雷波.城市景观:从形态到功能的转变[D].重庆大学,2002.

[2] 李文.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