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种乐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9-10-21彭阳端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音高欣赏课乐曲

彭阳端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常规音乐课堂教学乐器——“灵魂之躯”,无可替代

常规音乐课堂教学乐器包括两部分:教师使用的键盘乐器与学生使用的打击小乐器。

教师使用的键盘乐器是指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在音乐课堂教学时可使教师灵活运用于伴奏,又可自如范唱、讲课的乐器,也是音乐课堂中最常见和最常用的乐器。但由于当前多媒体的过多运用,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了它的功能和作用。这一认识上的偏颇,阻碍了钢琴在音乐教学中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学生使用的打击小乐器大多数没有一定的音高,是以敲击发声的方法来表现音乐节奏的,演奏简便,易于掌握,包括:铃鼓、木鱼、双响筒、碰铃、三角铁、串铃、沙捶等。各种动听的旋律都是由音高与节奏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无论是唱歌课或欣赏课,由于打击小乐器相对来说大多数没有一定的音高,因此很适合于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段的学生为歌曲或乐曲做节奏型的伴奏,降低了伴奏难度的同时令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伴奏的创作和演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歌曲或乐曲的理解与记忆。所以说,开展打击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元素性节奏单元的认知能力、对基本节拍的掌握,并内化为学生掌握节奏的基本能力,形成打击乐教学的基本模式。

二、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特殊”乐器——“灵活多变的四肢”

这里的“特殊”主要是指不普遍、少使用。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比较常见的“特殊”乐器一般有吉他、木琴、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芦笙、个别教师精通的但不适用于长期音乐课堂教学的乐器等,如我个人就比较擅长用小提琴。

记得刚参加工作,观看了一节参加全国比赛的音乐课例,课中的老师就是用一把木吉他边弹奏着《雪绒花》,边把学生引入了课堂,当时全体学生均为之吸引与投入。不难预料,由于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上的收益远远大于认识与唱会了一首歌曲。受之启发,我相继在《小星星》与《狮王进行曲》两节欣赏课中运用到我自小就开始学习的小提琴。运用小提琴演奏耳熟能详的经典乐曲,既加深了学生对乐曲旋律的熟悉,更能使学生切身处地地观看和欣赏到乐器演奏的魅力和动态,激发学生对乐器学习的兴趣,课堂效果自然比常规的欣赏课会更明显。

学生使用的“特殊”乐器一般指自制的声响小乐器与身边的音源,作用与固定音高的打击小乐器相仿,但较之使用起来更灵活、更“聪明”,但同时可能会缺乏美感,不适宜长期使用。

在二年级的欣赏课《音的长短》中,我指导学生制作了各种声响小乐器,有的学生在塑料瓶或易拉罐中放进米或豆子,使之摇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有的学生在笔盒上捆上橡皮筋,拨动橡皮筋使之发出短促的“哒哒”的声音,并对所发出的声音的长短进行了探索,用适当的声响为乐曲伴奏;有的学生甚至懂得废物利用,用普通的朔料袋子就能发出营造气氛的“梭梭”声。在这节课上,学生最大的收益莫过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制作了一件独一无二的小乐器,同时也懂得分辨出声音中的长、短,为乐曲配上适当的伴奏。但也由于这些声响小乐器是出自小学二年级学生之手,质量与声响效果也远不如流水作业的打击小乐器,在制作与演奏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加以引导,使声响更优美、更适合于为歌曲或乐曲伴奏。

在三年级的欣赏课《加沃特舞曲》和《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中,我运用到红酒杯作为敲击乐器。通过介绍各国的美食特产引出盛酒器——红酒杯,使红酒杯既作为一种地方特色向学生展示,更吸引学生去探究敲击红酒杯的各种音色,吸引学生聆听红酒杯敲击的节奏并在乐曲中寻找出来。

三、学生必须掌握的简易乐器——“实用的外衣”

简易乐器主要是指音高固定,演奏技能不十分复杂的乐器,主要有竖笛、口琴、口风琴和电子琴等。

在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默默的探讨和不断实践中,充分证明了:简易乐器进课堂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必由之路,它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良好情操。故此,国家教委明文规定进课堂乐器有口琴、竖笛、口风琴等等。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听”与“唱”是课堂的老把式。而简易乐器的加入大大充实了音乐课堂,从“听”“唱”延伸到奏和演。如我在教学生学会吹奏竖笛的“1、3、5” 三个音后,就选择了教材中的《乃哟乃》这首由1、3、5三个音创作的歌曲;在这基础上学会吹奏“6”音后,就可选择《阿里里》作为吹奏的教材了。简易乐器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乐理知识,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节奏感、音高感,培养了学生视奏能力。歌唱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口风琴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视谱——认唱——弹奏——听辨等环节进行自主地学唱歌曲。此外,我还把口风琴演奏运用到欣赏教学中,在原来听、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弹一弹、听一听,使学生在愉悦的欣赏活动中,全身心地体验、感受和理解音乐。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还运用口风琴进行合唱、合奏訓练,既强化了学生在合唱、合奏中的节奏感、协调感、和声感,又提高了合唱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顾全整体的优良品质。

别看小小的乐器貌不惊人,可是在我们的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只要拥有了“灵魂”“灵活的四肢”和“实用的外衣”,所起到的作用非同一般,它能使孩子们从“被动”走向“主动”,自觉拿起这陌生的学具,也使每个孩子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天地,有了尽情表现自己的舞台,让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孩子综合能力及人品素质等其它方面的培养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各类乐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大大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默契。

猜你喜欢

音高欣赏课乐曲
为何有人唱歌总是跑调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钢琴调律对钢琴音准稳定性的作用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韩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语调的实验研究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