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学制下高校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2019-10-21胡坷�B珺
胡坷 � B珺
摘要:在高校中推行弹性学制是目前对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较为有效的制度,能够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合适的双创性人才。同时高校可以借此机会对教学的管理、课程的设置以及师资培训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弹性学制;双创性;教学
一、有关“弹性学制”的研究
弹性学制是一种教育体制,是基于学分制的基础上建立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能力对在校学习的时间进行一定的把控,学习的内容、方式以及进度都可以进行调整,在修满学校要求的学分即可提前申请毕业,同时也可以延期毕业。1918年北京大学是我国学分制试点的第一所学校,后来在1978年全国各地高校开始试行这一制度。同时在1999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明确要求了各高校要给弹性学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方式,做到以人为本。
弹性学制要求学校设计出科学的学科和课程规划建设,制定较为完善的学籍、课程、教学等方面计划和安排。要为学生开设合理的和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与必修课程。对于教学要实施模块,在教学方式上要与企业合作,让学生不仅仅在课堂学校,还要参与到校外的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整个学科的优化,合理地、科学地解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培养真正有价值人才提供坚实基础和科学保障。
二、弹性学制下的实施处境
1、课程设置
首先,在当下很多学校课程设置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要求,选修课开设的数量较少,开设的质量上难以保证实际需求性和有效性。有的学生对部分课程认识性和兴趣度不高,吸引力较大的课程可能很难选上,冷门课程则出现无人选择的现象,因而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太好。其次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知识上,缺乏新颖、时尚与社会接轨的内容,缺乏调查研究的基础。再次就是教学的内容缺乏系统性,考核成绩的形式单一,无新意或者是太过于随意。如当下在某些学校设置了较多的公共课,占用了大量课时,考试形式和选择方式较为单一。专业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数量较少,学生选择性几乎没有,教育自然受到很大的约束性。这样也会导致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甚至应付完成课程的学分。
2、教学形式
弹性学制在我国推广多年以来收效甚微,很多高校在教学的改革推进速度和效率难以满足弹性学制教学的要求。课堂教学中依然以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教学的方式较为落后,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虽然大多数高校认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是在提供实践条件设施难以保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其一,学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增长,使得设施和实践基地或场所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其二,教师人员素质和教学知识体系相对落后,导致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其三,辅导实践教学的实训室或实验室数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部分实验室的设备也是较为落后,数据更新不够及时。
3、教师队伍
据考察,当下某些高校实行教师坐班制,严抓教师到岗上下班,这点在从严治校是有一定道理,但长期下去会导致教师工作效率低,专业与市场脱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发展。更有甚者,有的管理者将“不出事”作为第一要务,忽视教师专业面向市场化和专业化,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当下有些高校,在科研和实践岗位要求教师短时间内出成效,性子过急,步子迈的太大、太快。导致内在出现水分现象较多。
这种管理教师和考察教师手段过去单一和草率。直接影响了弹性学制的有效性,甚至出现教师对于弹性学制的认识并不全面,对课程的设计、内容和形式都还是不够了解,不能主动的对课堂进行改革。同时学校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块也不够重视,教师没有及时参与到教学培训、提高等环节。教师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生产一线,对于行业的知识特别是实践能力都表现出较弱,能够传递给学生的也就很少。
三、高校目前的教学管理现状
1、对于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较困难
在现代教学理念发展较快的今天,许多高校对于多学科结合、校企合作等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喊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落到实处,将其用于教学并且得到成效的其实还是较少,原因有许多。如教学计划的实施还是没有考虑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大多数是整齐划一的,教师在任教课程时也就无法做到个性化。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合作也是多为参观,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时间较短,对于行业内的新知识了解的机会也较少。
2、公共选修课程的数量较少
虽然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实施弹性学制,但是所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的比例确是非常的低,相应的学习时间也就不长,无法做到对人才的培养。同时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大部分都已经提供给了必修课程,所以选修课的教学资源也存在一定的短缺,這一点与弹性学制的要求也是不相符合的。
3、日常教学管理的局限性
高校中都有一套较为完备的日常教学管理与监督的措施,那是为了保证日常教学的正常开展与实施。但是大部分措施并没有考虑弹性学制的要求,对于课堂存在一定的束缚,也对任课教师的日常教学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不利于弹性学制的开展。在实行弹性学制上,需要学校和老师们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耐心讲解和宣传弹性学制科学性和合理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大学的学习和规划,突出弹性学制“人性化”,不再受日常教学管理上的局限性。
4、网络课程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了弹性学制的开展,学校会相应的加大网络课程的设置,将部分课程放在校园网内进行选课。大部分的学生会在前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但是后期由于教学计划的约束或者课程的冲突,部分学生会改选课程或者放弃课程,所以会有一定的难度。在社会实践上考察标准存在用人单位与高校的衔接上不及时和课程上的冲突性。如一实践课开设会影响到其它课程的定期学习,导致矛盾的出现。这就需要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弹性学制的优势
1、加强高校合作
当下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成为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弥补高校间培养人才中的不足,使学生素质趋向国际性和专业化。在此期间,弹性学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做到灵活多变满足不同学生和高校的需求。在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比较流行学分互认、互换制,校内的不同专业可以做到,同时许多高校也参与到这一项目中,以便做到资源的最大化使用。如果将其应用于国际问大学,则会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国际交流。
2、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创新创业的培养需要广阔的眼界和专业的精神,弹性学制的实施有助于学生走出校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更好地第一时间接触到更新鲜更直观的知识内容,能更好指导学生创新和发展。目前许多涌现的科技园让大家看到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创新也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依托产学研结合,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加入到弹性学制的设置中来,用创新创业的成果来代替部分学时学分,这一点在国外部分大学已经实行。
五、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相关政策
高校在保证日常教学开展的同时,鼓励部分优秀学生在弹性学制的政策下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方式方法中进行调整,做到每位同学、每门课程都要有针对性的目标。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改革,将最新的方法和前沿的思路加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可以将个性得到发展。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考虑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为政策的贯彻提供一定的保障。
2、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改善选修课的方式
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合弹性学制的要求,学校应该及时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既然弹性学制可以让学生提前毕业,在学分的设置和必修课、选修课的安排上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部分专业可以加开第二专业,让有能力的学生进行选择。
大部分学生选择选修课是比较盲目的,容易跟风从众,甚至会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课程。学校应该出台选修课的相关制度,对于选课和放弃所选课程都要有所要求,这样可以杜绝一部分学生随意选课的心理。改善后的选课制度可以将所有必修课的内容、简介、授课教师等情况放在学校网络上,让学生在选课时做一个参考,同时可以将一些相关的视频、课件、参考书也一并上传。同时对学生选课的类型也需要进行调整,如增加部分难度,对课程的类型做一些规定和要求,不能选择与专业必修课相似或雷同的课程作为选修课的对象,也选择专业入门课程。
3、上课时间及形式进行多样化安排
对传统的上课形式和时间进行调整,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关系,同时结合校企合作或者与部分高校联合,每一个学年或者固定某一学期前往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或者调研,也可以引入第三学期制,利用学期之間的假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在课程中可以将授课教师的科研基金加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将实训室开放,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的条件,学生将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带到科研中来解决,这对提高动手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为学生联系暑期的实习实训基地,直接面向社会的学习,会比课程中学到的更多更直接。
4、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合理的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可以通过实践环节获取相关学科知识来提高学生能力。学生的能力培养不仅仅表现在专业知识方面,还体现在专业素质、职业操守等方面。同时团队能力的培养、沟通合作以及小组分工协作的学会各种技巧和方式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同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六、弹性学制下高校日常教学管理的措施
1、弹性学制的措施需要贯彻到教学计划
按照正常的学习过程,本科生的学制一般为四年,只要学生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且修满所有的学分,就可以从学校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然而在弹性学制的指导下,学生就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定的规划,可以将在学校的学习时间缩短到3年或者延迟一定时间,也就是提前毕业或者延期毕业。这种学制的设置能科学的将学习的主动权“回归”给学生,突出个体发展的需求,摆脱单一学制计划。为学生的学习和市场需求都引来了积极的效应,学生能获取实践专业的知识和价值,市场能正确引导和弥补在校教学条件和知识体系的不足。
2、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要适当的调整
现有的教学安排中必修课的课时数量一般都要大于选修课的课时数量,而且在整个学分的比例中,也是更侧重于必修课。在弹性学制的指导下,学校应该多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将来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有些专业课程在技能性和实践强的方面,学生可以在“第二课题”展开学习和修满学分。如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和策略,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联合共同培养学生计划,学生所学技能和实践课程由“第二课堂”导师给出评价,并提供学生相关实践成果,反馈予学校实行学分互认。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选修课程实施的真正价值所在。另外,学校也可以相应的出台部分教学政策,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修第二专业,在相关的专业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和科学性,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位价值更有质量。
3、学生选择授课教师
根据弹性学制的需求,学校应该根据培养方案的内容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改变以往开课方式。对部分的课程进行改革,将学生被动接受授课教师变成主动选择授课教师,这样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弹性学制都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将部分选修课程纳入学生选教师的范围,增加学生的主动性,一定程度上促进授课教师对于任课课程质量的提高。
4、加大对于教学资源的配置
目前的高校在教学资源都存在一定的缺失,如实验室的数量、配备的设备以及现代化的程度上都有不足之处。同时网络资源也是比较落后的,许多课程的相关资料在网络上不存在或者没有做到定期更新,对学生的主动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不利于弹性学制的实施。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学资源中心的建设,让大部分的课程可以做到网络教学或者课下辅助学习,让资源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及时利用和更新网络课程教学,可以有些弥补传统教学形式的不足。如建立在线课堂学习及时回答知识点,建立灵活评价体系,改变传统一张卷子判定学生能力的高低模式,使教学真正回归素质和质量的轨道上来。使弹性学制在教学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上做到尽可能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