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视角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探讨

2019-10-21石俊艾刘霞王琳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7期
关键词:监控体系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石俊艾 刘霞 王琳

【摘 要】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用在教学中,目的就是全面提高日常的教学质量,实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目标。对此,本文将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成与质量、实施方式两方面入手,分析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视角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路径,以期为医学院的教职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R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7--01

前言:医学教育认证,是基于相关的程序、标准,由指定机构对医学院进行的专业审核以及评估,其属于一种外部质量评价机制,可以帮助医学院发现自身的问题、不足,便于及时进行改进以及补充。目前,很多医学院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视角下,积极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笔者对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如下的分析。

一、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视角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成与职责

(一)教学管理。对临床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调整,实现对各级职责的合理划分。具体来说,由医院院长作为临床学院中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责任人,主要负责教育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评价。医学院的教务部作为执行组织,将教育评价落实在工作中,并且在教育部下设教研室20个,并将临床技能学教研室纳入其中。对于每个教研室来说,都需要配备一个教学秘书,并对内科、外科等三级学科中,设置相应的教学助理,同时由教研室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监控工作进行布置、安排,进而增强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增强了管理人员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1]。

(二)专家评估。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视角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专家评估,主要涉及同行专家监督、临床学院督导两方面。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过程中,医学院需要成立一个教学督导团,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并对教学查房、临床技能培训、实习、见习、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等进行评价以及监督,然后将相关的信息反馈给的医学院的教务部。另外,在教研室中应该由专业教师、同行专家等,对学生的业务等进行指导,其中同行专家主要以试讲、备课、听课的方式,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督目的[2]。实际上,听课的质量监督方式,也同样适用于医学院中其他的监控人员。

(三)学生评价。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应该对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实习的学生等,进行动态的、连续的调查、跟踪。基于这一前提,医学院可以对学生的意见、建议进行合理的参考,实现对教学与管理改进的目的。在具体的学生评价中,可以利用《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表》对教师的情况进行评价,而这一结果会直接反馈给医学院的教研室,最后反馈给任课教师。当教师掌握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后,便可以实现对教学方式调整,以此来提高课程的质量。另外,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视角下,医学院还应该定期举办学生座谈会,鼓励学生提出关于教学工作的建议,进而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3]。

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视角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监控与反馈。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视角下,医学院要想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并保证各个环节可以稳定、有效的运行,则应该积极召开教学会议。基于此,可以在会议上对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的问题、现象等,及时的通报、反馈以及讨论,同时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实现对相关问题进行发布。这一基础上,医学院中的全体教师、管理人员等,对问题的原因、影响因素等进行及时的探究,然后根据所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对现行的相关制度进行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严密监控,通过反馈避免日后相似问题的出现[4]。

(二)多方面协调。为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作用,同时实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目标,医学院应该将教学过程、教学检查等进行协调、配合,为医学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每个新学期开始时,医学院的校领导等都应该对教研室进行检验,为本学器的教学质量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在每个学期的中期,醫学院可以组织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采用这样的形式掌握日常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在弥补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及时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调整。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期间,医学院则应该组织教学总结会议,同时对试卷进行抽查,在考试的过程中进行巡视,实现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

(三)激励与评估。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中,医学院可以经常组织各种不同的教学比赛,激发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就比赛的类型与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基本功比赛、教学查房比赛、PBL比赛、病例讨论竞赛等,进而实现对教师能力的提升。以此为前提,教师可以充分彰显自身的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另外,医学院需要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基础,实现对教师能力的评估,使其掌握自身的优势、不足,及时对问题进行改正,推动医学院教学质量稳定提升,增强医学院的综合实力[5]。

结语: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视角下,积极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较强的必要性,相关人员需要明确其具体的构成与职责,进而将其落实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在这一基础上,医学院可以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反馈,合理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并对激励评估等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充分发挥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覃丽燕,姚金光,黄秀峰.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地方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9(07):38-40.

李科志,唐艳萍,梁新强.医学高校非临床专业课程“动态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以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概论》为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6):293-294.

张珍连,李迅.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安徽医药,2019,23(01):209-212.

李海军,冯玉芝.专业认证视角下临床医学专业《卫生法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卫生法制,2017,25(03):33-36.

漆艳春.对地方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思考——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视角[J].文教资料,2013(33):173-174.

猜你喜欢

监控体系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反思与构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