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和MRI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2019-10-21赵万荣王莉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7期
关键词:鉴别诊断诊断

赵万荣 王莉

【摘 要】目的:探讨CT和MRI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例眼眶炎性假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经活检予以确诊,且采取MRI检查,其中有3例患者同时接受了增强CT扫描。结果:1例患者向前侵犯了眶隔前软组织,7例患者向后蔓延,经过了眶上裂,其中1例经过眶下裂蔓延;1例经视神经管朝后蔓延。6例患者的病变朝后侵犯了海绵窦,2例病变包围了同侧的海绵窦段井内动脉;7例病变单独或者同时侵犯了中颅窝;1例患者的病变累及翼额窝与颞下窝。眶外病变于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T2WI上表现为稍低或者低信号;增强后表现为中等度到明显强化。3例患者的增强CT可见眶外病变表现为高密度,病变的形态和范围和MRI相似。结论:眼眶炎性假瘤常见的眶外蔓延类型是眶上裂,最容易被累及的部位有两个:海绵窦与中颅窝。在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中,CT和MRI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眼眶炎性假瘤;CT;MRI;诊断;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7--01

眼眶炎性假瘤的发病原因至今仍未完全明确,这是一种非感染性的、良性的炎症。首例眼眶炎性假瘤出现在1905年,学者Birch Hirschfield最先报道[1]。眼眶病变中,眼眶炎性假瘤的发生率排位第三,仅低于甲状腺眼病以及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2]。该病通常发生在眶内,也有一部分非特异性的炎症朝着眶外蔓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9例眼眶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了CT与MRI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参与研究的9例眼眶炎性假瘤患者全部来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并接受CT和MRI检查。话这种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2.96±1.35)岁。经眶内活检,所有患者均予以明确确诊,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眼眶平扫与增强MRI检查,同时接受眼眶CT增强扫描,但没有进行平扫CT检查的患者有3例。仪器:GE1.5或者Siemens3.0T超导型MRI机,使用头颅相阵控线圈,自胼胝体上缘开始,一直扫描到上颌窦下缘。分别采集冠状位、矢状位、轴位自旋回波序列的T1WI图像、轴位T2加权图像。参数设置如下:层厚5mm;层间距0~0.5mm;T1WI:TR300~500ms;TE15~30ms;T2WI:TR和TE分别为3000~4000s与100~120s。应用脂肪抑制技术进行增强轴位、冠状位、矢状位T1WI检查,造影剂为Gd-DTPA,剂量:0.1mmol/kg。

有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增强CT眼眶扫描,使用4层螺旋CT,购自Simsens公司。参数设置如下:管电流120mA;管电压140kV;层厚3mm。对比剂为欧奈派克,350mgI/mL,注射速率为1.5~2.0mL/s。

2 结果

2.1 患者的整体情况 所有患者全部属于单眼发病,左眼7例、右眼2例。行CT与MRI检查,4例患者的并便表现为弥散性改变,且多个结构都被累及。患者中4例眶尖肿块样改变、1例视神经束膜炎。

2.2 眼眶炎性假瘤的眶外蔓延途径 有向前、向后两种眶外蔓延途径,向后蔓延的8例患者全部经过了眶上裂;向前蔓延1例,直接侵犯了眶隔前的软组织。在8例向后蔓延的患者中,1例经眶下裂蔓延,还有1例经视神经蔓延。6例患者的病变累及海绵窦,其中的2例患者同侧海绵窦段的井内动脉狭窄,同时被病变所包绕。7例患者单独或者同时累及中颅窝,1例累及翼额窝与颞下窝。

2.3 眼眶炎性假瘤眶外蔓延的CT与MRI特点 T1WI和T2WI上,眶外病变分别表现为等信号、稍低或者低信号;增强后,中等度到明显强化;弥漫性脑膜增厚和强化的患者有6例。3例行增强眼眶CT的患者,均表现为眶外病变高密度,CT显示的病变范围和病变形态与MRI相似。9例患者中并没有明显的异常骨质改变。患者眶外蔓延的途径、累及部位、影像学特点如表1所示。

3 讨论

眼眶炎性假瘤的发病率较低,属于免疫系统疾病。炎症类型有急性、慢性以及亚急性,可以单眼发病,也可以双眼同时发病。急性期的特点是水肿;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形成结缔组织,并且逐渐的纤维化[3]。病变属于肿块样的结构,边界清晰,也有时候表现为多结构、侵袭性的生长,临床分型主要有肿块型、肌炎型、巩膜周围炎型、泪腺炎型和弥漫型等。

CT与MRI都是鉴别眼眶炎性假瘤眶外侵犯的影像学技术,如果病变朝前侵犯,则表现为眼睑和周围的软组织肿胀,密度或者信号异常。朝下或者朝内穿过骨质,上颌窦或者筛窦内发现异常的软组织,骨质也可能被破坏。病变向后侵犯,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①病变同侧的海绵窦变宽。②异常的软组织经眶上裂侵入中颅窝,眶上裂的脂肪高信号消失或者降低。③脑膜强化且增厚,和眼眶病变相互连续。此外,还有一些影像学特点,比如颞下窝、翼额窝异常的软组织和眶内病变相互连续;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狭窄;海绵窦硬脑膜朝外膨隆等。

综上所述:眼眶炎性假瘤可眶外侵犯,最常見的是眶上裂,最容易被累及的部位是中颅窝与海绵窦。无论是CT还是MRI,在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断中均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赵军阳,朱建波.局部注射长效激素在不同类型眼眶炎性假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6,24(2):27-30,中插3.

赵亮,唐东润,吴桐等.影像学表现为眶下神经增粗的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18,54(7):515-519.

陈樱,周芸芸,武犁等.眼眶炎性假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纵览,2014,38(6):410-414,419.

猜你喜欢

鉴别诊断诊断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