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轮毂轴承专利研究分析

2019-10-21李智

科技风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专利分析汽车

李智

摘要:汽车轮毂轴承是汽车上的重要零部件;改善密封性能和设计技术;轮毂轴承的智能化技术和ABS技术是以后的发展方向。我国轮毂轴承专利技术在国际上力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我国应该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力度,同时不断借鉴和引进国外业已成熟的关键技术,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我国技术水平。

关键词:轮毂轴承;专利分析;汽车

中图分类号:U663.2文献标识码:A

汽车轮毂轴承(hub bearing)目前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厚的技术沉淀和众多的发展分支。

一、轮毂轴承的发展历程

轮毂轴承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1]而这些年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不断进步,也对汽车轮毂轴承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降低汽车轮毂轴承的结构重量,降低轴承的不利摩擦,减小轴承的结构体积,改善密封性能和设计技术,轮毂轴承的智能化技术和ABS技术是以后的发展方向。[2]因此,轮毂轴承的专利申请还会围绕着高性能的轴承密封圈、缩小轴承结构、[3]摇辗技术、降低摩擦阻力、[4]ABS技术[5]等几个方面不断更新发展。

二、轮毂轴承的专利情况

本文通过对轮毂轴承领域中国专利申请的文献进行了统计,从专利申请的角度对轮毂轴承单元的发展做出了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在中文数据库(CNABS、CNTXT)以及外文数据库(SIPOABS、VEN、DWPI)中进行了全面的检索和统计(具体检索时间为2017年12月29日),从各专利申请人的国别和类别的角度,初步分析了其相应的发展状况。

(一)国内的轮毂轴承申请情况

(1)国内申请趋势。自2002年国内开始有轮毂轴承的申请案例以来,轮毂轴承在国内的申请量迎来了长足的发展。

(2)国内主要的申请人情况。目前在国内的轮毂轴承申请主要集中在几个专门生产汽车配件的公司里,国内的轮毂轴承申请有向特定申请人集中的趋势。这也侧面反映出轮毂轴承的申请是建立在研发制造的基础上,具有生产实际的支撑,说明轮毂轴承的申请具有很强的生产应用价值。

(3)国内的申请人构成。目前,国内的轮毂轴承申请主要集中在企业申请,此外,还有一部分的科研院校和个人申请人从事轮毂轴承的研发工作,轴承生产制造企业可以加强与科研院校和这些民间科学家的沟通交流,为推动我国轮毂轴承的技术更新做更大的助力。

(4)国内申请人国别分别。目前轮毂轴承的国内申请中,中国申请人占据了绝大多数,外国申请人主要是瑞典、日本、德国、韩国、荷兰、美国等汽车研发生产强国。这些国家在中国的轮毂轴承专利申请会给中国国内的相关研发制造企业带来一些竞争压力。

(二)轮毂轴承的全球申请情况

(1)全球申请趋势。汽车轮毂在19982017年专利的全球申请不断递增。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轮毂轴承技术也持续更新,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加入让轮毂轴承在稳定地朝向下一代迈进。因此,可以预见,轮毂轴承的申请量还会持续保持繁荣。

(2)主要申请国家。全球前十大轮毂轴承申请国中,轮毂轴承的申请基本集中在老牌的汽车制造强国以及新兴的汽车制造大国中国和韩国等。

(3)申请人分布。该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在前10名的申请人分别为:NSK LTD,NTN TOYO BEARING CO LTD,SKF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海宁奥通汽车零件有限公司,AKTIEBOLAGET SKF,新昌县开源汽车轴承有限公司,湖北新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和人本集团有限公司。特别是日本的NSK集团,其申请量遥遥领先于其他申请人。这说明,轮毂轴承的主要研发集中在传统的轴承制造三大集团NSK等大型外国企业中。虽然中国的申请人也开始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但是任然处于追赶阶段,还需要努力才能够追上乃至超越外国的竞争者。虽然国外品牌占据明显优势,但是国内的申请人这几年也开始发力,处于國际上的第二梯队,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研发投入力度,多多关注第一梯队的研发方向和研发成果,选择正确的研发方向,争取做到突出自己的产品特色。与此同时,国内的主要申请人都是企业,这些申请人应当加强与高校和研究院所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轮毂轴承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三、结语

国外各大轴承生产大公司如NSK公司和SKF公司在轮毂轴承领域保持着绝对的优势,并且其积累的技术也在全球保持领先水平,其拥有的专利技术最多,专利技术含量也最高,引领着全球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发展方向。我们近几年来在轮毂轴承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国内如万向集团等一些企业在生产研发轮毂轴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其在专利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的水平。[7]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国内的轮毂轴承专利技术在国际上还处于二流水平,目前和国际上的先进轴承研发生产企业有不小的差距。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轮毂轴承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我国应该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力度,同时不断借鉴和引进国外业已成熟的关键技术,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另外,要增强对相关市场的敏感程度,把握好轮毂轴承单元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国内的各大企业也应同高校和优秀的个人申请人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合作,强强联合,携手并进。最后,研发生产企业也应提起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研发出来比较好的技术应该及时向国内外提出专利申请,利用成熟的专利制度来策划出一个全面的专利布局,用知识产权的法律武器来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肖晖.国外汽车轮毂轴承的发展[J].MC现代零部件,2006(9):6768.

[2]NSK中国技术中心.轮毂轴承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J].轴承,2007(3):4650.

[3]第四代轮毂轴承单元[P].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820086903.6,2009.

[4]蒋兴奇,黄志强.NSK第三代轮毂轴承的开发[J].轴承,2005(4):4649.

[5]程军.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6]张琳,陈君豪.轮毂单元的技术动向[J].轴承,2000(4):4245.

[7]杨光.轮毂轴承单元填补国内空白[J].机械工程师,2002(3).23.

猜你喜欢

专利分析汽车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汽车的“出卖”
基于专利计量的广东高水平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
国际云制造关键技术专利分析及启示
专利分析在产业创新中的利用
稀土发光材料专利分析综述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会飞的汽车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