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 策

2019-10-21

新材料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汽车

《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GB/T37264-2018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已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正式发布,将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已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审计署、国防部、能源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国防部,欧洲太空局等部门和组织广泛应用。我国于本世纪初开始在航天飞行器、飞机与发动机等领域试行技术成熟度评价。近几年来,国内一些行业也开展了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的研究工作,并在节能减排、信息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在借鉴其他领域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充分考虑了材料从实验室研制到工业批产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将新材料的技术成熟度划分为实验室、工程化和产业化3个阶段的9个等级,同时界定了成熟度划分的等级条件、划分依据、判定规则等内容。

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通过统一的标准判断特定新材料产品发展所处阶段,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引导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和优化布局,同时也为社会投资、生产部门等进入新材料领域,以及用户选材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对加快我国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

辛国斌:5项举措促进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18年度会议暨动力电池协同创新研讨会上表示,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攻关期,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也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也取得积极成效。一是产销规模持续领先。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区,2018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56.9GWh,同比增长56.3%。二是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规模应用产品的三元单体比能量提升至265Wh/kg、成本降至1.0元/Wh以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单体比能量达到160Wh/kg、成本降至0.7元/Wh。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结构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4大关键材料产品质量大幅提升,自动化生产程度和智能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四是产业布局日趋合理。动力电池产业投资逐渐回归理性,中小企业盲目扩产项目大幅减少;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2018年排名前10位企业的市场占比达到83%。

辛国斌指出,世界主要汽车强国在新一代高比能量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均积极布局、加大投入,未来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也面临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上游材料制约、回收利用体系完善等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在性价比和使用便利性方面也存在不小差距。现阶段,继续提升动力电池性能水平、持续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和重点。一是加强安全监管,把好产业发展“安全关”。强化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主体责任,保障关键材料、单体、系统、整车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和使用。加快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动力电池一致性抽检。继续加大使用环节的安全常识普及和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关键技术瓶颈,发挥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的協同作用,持续提高三元电池的比能量和循环寿命,加快固态电池等新体系电池的工程化研究,加强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加快成套装备和大规模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三是加强行业监管,促进市场规范发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企业和产品事中事后监管,督促企业提高质量水平。建立动力电池产能预警机制,引导产业理性投资、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强化行业自我管理,发挥动力电池联盟的服务平台作用,继续做好行业自律工作。四是统筹资源布局,完善产业供给体系。按照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和合理开发利用。鼓励有条件的矿产、动力电池企业联合起来,通过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全球资源的投资布局。五是抓好回收利用,促进行业绿色发展。确保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统筹推进和完善覆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回收利用体系。加强拆解回收等技术的研究,加快梯次利用商业化进程,推动建立回收利用市场化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严禁钢铁水泥等新上项目扩大产能

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答媒体提问时表示,聚焦聚力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巩固去产能成果很重要。工信部将继续支持重点省份钢铁去产能,持续优化钢铁产业布局。

同时,要严禁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新上项目扩大产能,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并将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发布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加强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完善检验检测、实验验证、中试熟化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

民用飞机材料产业发展联盟成立

1月16日,民用飞机材料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第11次成员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余薇,上飞院院长沈波、副院长刘文恭,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民用飞机材料产业发展联盟是由中国商飞公司依托上飞院,联合民机材料研制单位、设计单位、检验检测单位、大学和企业等机构共同成立。该联盟面向民机材料产业,以国家重大战略为指引,市场为导向,是产学研用有效结合的公益性非法人组织,具有开放性、服务性、中立性和行业前瞻性等特征。联盟建设的民机材料体系涵盖金属、复合材料、功能非金属和标准件4大类。

会议审议通过了《民用飞机材料产业发展联盟章程》,审议表决了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单位、委员单位和秘书长单位及主席、副主席、委员、秘书长。中国铝业集团、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中国建材集团等八十余家材料企业参加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

上海市发布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等规划精神,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能级提升的促进作用,加快推动上海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上海市科委会同市经信委、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改委联合研究制订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国家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近2年,国家相关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大力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纷纷将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列为重点任务,将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点支持领域,并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5 000辆级规模在特定地区公共服务用车领域的示范应用,建成100座加氢站;2025年实现5万辆规模的应用,建成300座加氢站;2030年实现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建成1 000座加氢站。

上海是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产业化的先行者。“十五”期间形成科研驱动模式,承担多项国家级项目,奠定了良好的技术积累、研发基础和人才团队等优势;“十一五”期间建立示范应用驱动模式,建设了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积累了丰富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经验。“十二五”期间进入“整车牵引”发展模式。从2003年“超越一号”燃料电池汽车到2015年上汽荣威950燃料电池汽车,上海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水平始终代表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最高水平,并在世博会、新能源汽车万里行等示范应用中表现出众。近期目标(2017-2020年)。打造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示范城市,形成优质产业链资源聚集效应,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核心关键技术紧跟国际行业水平。在技术链层面,实现电堆、系统集成与控制、关键零部件等核心技术跟踪国际水平,关键指标与国际接轨。在产业链层面,打造包含关键零部件、电堆、系统集成、测试认证服务、整车开发等环节的产业集群,聚集超过100家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中心1个、燃料电池汽车检验检测中心1个,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50亿元。在示范运行与推广层面,建设加氢站5~10座、乘用车示范区2个,运行规模达到3 000辆,积极推动燃料电池公交、物流等车辆试点。中期目标(2021-2025年)。规划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域,形成区域内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区域公共交通、公务用车、商用物流等领域探索批量投放,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在技术链层面,形成系列化燃料电池电堆产品,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同步国际水平。在产业链层面,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整车企业1家、动力系统企业2~3家、关键零部件企业8~10家,进入世界前三的一流研发与公共服务机构2家,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 000亿元。在示范运行与推广层面,建成加氢站50座,乘用车不少于2万辆、其它特种车辆不少于1万辆,在公交、商用大巴、物流车前期试点运行成功的基础上,酌情扩大推广规模。

长期目标(2026-2030年)。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城市,总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产业化全面成熟,面向私人用户实现进一步市场推广,带动氢能交通,辐射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在技术链层面,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制造总体达到国外同等水平;在产业链层面,实现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 000亿元,带动全国燃料电池产品的多元化应用。在示范运行与推广层面,最终形成以上海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辐射全国,带动未来社会能源和动力转型。(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員会)

北京房山打造“2+2+1”高精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现代交通+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

作为京保石发展轴的重要节点,房山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赋予房山“三区一节点”的功能定位,紧紧围绕首都10大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2+2+1”高精尖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未来,房山区将重点发展“现代交通+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智能装备+医药健康”2大潜力产业,提速发展金融科技、会议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为进一步服务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把握首都核心功能外溢的历史机遇,2018年,房山区主动服务,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制定了《房山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编制了《房山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具体任务清单,包括营造更加便利的政务环境、更加开放的投资贸易环境、更加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更加公平的诚信法治环境4方面共21条,并编制任务清单244条,确保落细落实。

未来,房山区将以金融科技为引领,大力发展新兴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推进金融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科技金融创新转型发展示范区;良乡大学城加快“校城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对接新城发展需求,建设一个有利于区域发展的创新平台;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只进一门、只触一网、一表受理”。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升房山区竞争力。

重点发展现代交通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智能装备和医药健康两大潜力产业,提速发展金融科技、会议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路径下,房山区的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18年,房山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64.65亿元,同比增长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2亿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左右。

2019年,房山区将坚持创新驱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中关村房山园为载体,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速科技金融创新城建设步伐。深度对接“三城一区”,主动承接市区外溢优质项目,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区域带动性强的创新型企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效衔接,加速高精尖项目集聚。成立房山区人才联盟,出台《柔性引才引智实施办法》,引才、引智、引项目统筹推进。用好支持政策,完善众创空间、创新型孵化器建设,吸引更多创新企业入驻。同时,深化与校企合作,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布局创新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和技术中心,开展重大项目研发、就地转化产业化,构建南部科技成果转化带。强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调度,组建重大项目办,集中力量攻坚,破解项目建设中的瓶颈难题。编制完成中关村房山园发展规划和空间优化调整方案,增强各功能园区间发展集聚效应。(北京日报)

猜你喜欢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汽车
中国铁塔(新乡):动力电池回收与创新中心揭牌
EPR下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决策研究
EPR下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决策研究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
汽车的“出卖”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动力电池,谁执牛耳?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汽车制造商助推燃料电池“加速”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