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鹤立高岗振翅飞

2019-10-21

奋斗 2019年17期
关键词:鹤岗发展

70年风雨洗礼,70载春华秋实。

新中国成立以来,鹤岗这座城市在几代人的矢志奋斗、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下,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鹤岗市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涉险滩、攻难关、破藩篱,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调整转型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培育发展“五大产业”,努力建设“一市一乡一胜地”,经济实力明显提升、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城市面貌极大改善、民生福祉日益增强,建设现代化新鹤岗的奋斗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

——70年砥砺奋进,鹤岗市经济实现大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九大;从国家“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党的十七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到党的十九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引领下,鹤岗市委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各项事业实现了从星星点点的“褴褛风霜”到“炉高火旺”的跨越发展。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居全省首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三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公共财政收入增长9.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9%和8.4%,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鹤岗市是伟大祖国北部边陲的一座美丽城市,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立足市情实际再绘发展新蓝图,确立了着力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四大战略,大力培育和发展“绿色矿业、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外贸物流、战略新兴”五大产业,努力打造“龙江东部工业强市、中国北方鱼米之乡、中俄界江旅游胜地”,加速推进城市转型,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活力边城、幸福家园”的发展思路,全面聚焦经济建设、全力推进转型发展,中海油集团、中国五矿集团、中山国信通、中国中药集团等一批企业集团成功落地,煤电化工、石墨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初现雏形;建成了石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全省首个稻谷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示范基地晋升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306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10亿公斤以上;打造3条百里现代农业示范带,标准化生产面积280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作物种植面积205万亩,已形成年稻米加工能力600万吨、玉米加工能力100万吨、生猪屠宰能力280万头、江鱼养殖95万公斤,2018年绿色农产品收入突破50亿元。

——70年艰辛探索,鹤岗市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70年来,鹤岗市坚持解放思想,始终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应对、解决前进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进入转型发展的攻坚期,鹤岗市更是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金钥匙”,认真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宝库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找动力,明确了“煤城不是只有煤”“鹤岗现状并不完全是一煤独大,而是其他产业发展不足”“打造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城”的理念,引导全市上下“摒弃七种旧思维,树立七种新理念”,努力提高“八种本领”,加快摆脱“资源依赖症”,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推动鹤岗市转型发展从因循守旧向勇闯新路转变。

鹤岗市始终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加速转型的“关键一招”,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着眼于解决反响强烈、困扰市场主体发展的问题,创新实施“煤炭市场整合”“水务一体化”“政银便民通”等改革“自选动作”,着力补齐体制机制短板,推动鹤岗市由相对内向型体制向纵深开放型体制迈进。鹤岗市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一衣带水,隔江相望。从1953年原煤对俄出口,到1973年成立外贸机构,再到1994年萝北名山口岸建成通航,鹤岗这座开放包容的边城,逐渐开始发展对外贸易。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鹤岗市大力实施“开放活市”战略,积极完善对外开放平台、发展外向型产业,双边互访互动频繁,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俄罗斯肉灌制品加工、俄罗斯生活体验馆等项目相继落地,对俄合作直达哈巴罗夫斯克等远东腹地,对外开放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拓展。同时,深入加强区域合作,与垦区、林区、矿区合作推进了休闲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园区等10个方面34个项目。抓住龙粤对口合作契机,推进与汕头在绿色食品、石墨新材料等11个领域合作。深入实施“金鹤回岗”百千计划和“金鹤爱岗”系列活动,引进硕士研究生129名、本科生608名,柔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371名,为鹤岗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70年开发建设,鹤岗市城市形象旧貌换新颜

新中国成立初期,鹤岗市城市建设主要配合煤矿开发进行,建设了一些生产、生活必需的公共设施,城市建设滞后于煤炭工业和地方工业的发展,基础设施薄弱、住房拥挤、道路不畅。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市政道路新建和拓宽改造工程,红旗路、南山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建成通车。进入21世纪,先后修建改造了300多条城市主次干道、街巷道路以及团结桥、奋斗桥、支农桥等10余座桥梁,鹤佳、鹤伊、鹤名多条高速或高等级公路也相继建成,进一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鹤岗历史上第一座互通式立交桥建成通车,鹤佳快速铁路、鹤岗民用机场正在加快建设,即将融入哈尔滨“两小时经济圈”。在不远的未来,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将全面建成,在省内“早出晚归”、在国内“朝发夕至”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70年前,鹤岗市到处都是低矮的平房,住宅建设一度停滞不前,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鹤小区、成龙小区、天水新城、永丰国际、欧洲花园等现代高档住宅陆续落成。十年间,鹤岗市抓住国家棚改政策的有力契机,共完成购买和建设楼房10.5万套,其中安置房8.9万套,公共租赁住房分配超过1.5万套,棚户区、沉陷区居民相继从平房搬入了楼房,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2018年以来,鹤岗市持续淡化“煤城”概念,推动城市规划定位整体转型,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开展“鹤岗蓝”保卫行动、“两河十四沟”综治工程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坚持还路于民、还水于民、还绿于民,拆除平房、违建5.7万户,空气质量(PM2.5)由全省排名倒数跃升至第三名,鹤岗市正由传统煤城向山水生态城市、文化旅游城市迈进,在鹤岗市推门见绿、推窗见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70年逐梦前行,鹤岗市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70年的逐梦前行,让发展活力充分迸发,让社会财富竞相涌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正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真实写照。70年间,鹤岗市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已为5万余名灵活就业人员、公益性岗位人员、鹤矿转岗分流人员发放各类補贴4亿多元;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城乡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筹集资金3.3亿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体25万余人次;高中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二本以上上线率达到56.2%;卫生机构增加到740余个,免疫规划接种率达98%以上,传染病网络直报率、综合评价率达100%,排名全省第一,建设“健康鹤岗”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新目标。2019年,全市6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7561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绥滨县实现了脱贫摘帽。吃饱、穿暖再也不是鹤岗人民的主要追求目标。

如果把70年发展变化浓缩成一首壮丽诗篇,民生必然是意蕴丰富的“题眼”;如果将70年风雨历程谱写成一曲时代华章,民生必然是最撼人心魄的“强音”,现在的鹤岗民生事业正在向着下一个目标大踏步前进,2020年,我们将与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鹤岗发展
“三万块买套房”是怎么来的?
一座网红城市的日常
煤炭之都的两张钞票
非洲,楼市比“鹤岗”更魔幻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