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在组织中学习来谈圈子对人的影响
2019-10-21刘丛
摘 要:犹太人有个五人平均法则,就是说,你身边最要好的5个朋友的收入加起来除以5就是你的收入,同理,你的能力就是这5个朋友的平均值。中国古语有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足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每个人都生活在大大小小的圈子里。职场,工作的圈子,人们通过工作获得经济来源,实现个人价值,有人从小白到精英,也有人被无情淘汰。正确认识个人在组织中学习的特点,让圈子助力于发展,成就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职场圈子;个体学习;助力发展
是你改变了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改变了你?组织管理原理,个体层次的基础知识章节中指出,不管是组织生活中的哪一方面,都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在组织生活中,与共同事业相关性很强的一个要素是个体的学习,个体的学习对于维护和促进协作系统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系统整体发展又影响个体未来的行为能力,二者相互促进。在职场这个圈子中,个人学习与企业成长也正是这样的相互影响。
一、职场圈中个人发展案例
2018年两条刷屏的新闻,一是河北唐山市的路桥收费站被取消了,收费站的工作人员面临下岗,于是他们去找有关领导讨说法。下岗人员中,一位36岁的大姐说:“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一句话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另一条新闻是,阿里巴巴年薪40万招聘资深产品体验师,要求年纪需在60岁以上。招聘结束后,首批应聘到岗位的10位大爷大妈参加了线下沟通会。其中83岁的清华学霸奶奶是十几个群的广场舞意见领袖,还经常组织一些线下活动,62岁的曾大爷更是直接拿出自己做的PPT,他还有一手熟练操作Photoshop的绝活儿…
二、个人在职场圈发展问题
(1)个人成长跟不上平台变化的需求
科技改变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其力量是无限大的。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代替了工厂手工业;19世纪中期电力和内燃机,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通工具,信息传输变得更高效,各个国家之前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之后互联网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来了一场信息革命,互联网、手机、电脑出来了。现如今,人们有越来越多的信息获得渠道,沟通方式,超便捷的互动模式,而且处在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昨日招手停的出租车行业被滴滴,快车,顺风车等等线上叫车占领市场,各大商场实体店被淘宝夺取半壁江山,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涌现,与我们紧密相连的就是我们的工作。即使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铁饭碗”,也都在被时代改变。所以说,我们的职场圈在不断变化,一方面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比如需要手工签字确认的很多工作现在需要进行电脑录入,二维码扫描,再比如线上教育的发展让面对面教学模式转到电脑端模式,都需要个人在个体知识储备上提升;另一方面从事的工作平台也在不断变换,经营领域变化,战略方向调整,运营情况,相关政策等都会波及到从业者,公司倒闭,裁员,合并也都屡见不鲜。但在新平台下,人们常受之前工作中固有思维的影响,出现种种不适应。
(2) 时间让个人差异越来越大,层级越来越明显
在从事各类工作之前,人们接受了相应的教育,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处事风格,选择一个相对匹配的职业,开始使用自己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但学校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实践知识是不一样的。书本知识只能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工作中,不但需要持续丰富个人知识,与此同时,个人融入社会还需要情商,逆商,财商等等,所以渐渐在职场中分出层次;面对这些新问题,在平台这个圈子里,个体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人拘泥于自己之前接受过的高等教育,难以在平凡的工作中磨砺而眼高手低;有人逐渐变得偷工耍滑,抱怨满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人开始学习工作相关知识,阅读管理书籍,主动向领导请教。很多时候人们正如网络流行语所说,道理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些自律,坚毅,积极的美好品质人人都明白,却在简单的生活工作中,一点点走偏。
三、让圈子助力发展的有效举措
(1)远离负能量,与良人同行 个人在组织中学习的特点之一:学习的模仿性质。个体的学习最初往往是一种模仿过程,模仿的对象主要是周围环境中其他人的行为。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观察谁,被谁影响,向谁学习。
进入职场以后,对于工作的种种想象,就将在工作场所这个微妙的环境里,和同事们这个全体中揭秘,它们会成为你生活的一大部分,它们会在你心里留下职场的第一印象,它们也会影响你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在这个圈子里,传播最快的不是那些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信息,而是那些让人消极、倦怠、心里不爽的人和事。如何在职场圈子中做好自己,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一定要识别圈子里的负能量,彻底远离。那些积极向上,心有阳光,坚毅的人,才是所谓良人。与良人同行,相互促进,彼此扶持,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抱怨型 总爱吐槽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不满,比如工作压力大,公司福利差,对企业发展缺乏信心,同事不配合。矛盾是时时存在的,世界上没有百分百让每个人都满意的工作,这样的抱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本来安心工作的人也容易被负面情绪困扰。员工消极的心理状态对团队氛围非常不利,抱怨型更是团队中扰乱军心似的存在,是公司不会重用甚至剔除的对象。而且这种类型圈子还有一个常见问题,抱怨者其实不走心,但听进去的人却被带跑偏,受到不良的影响。所以请远离那些抱怨型的圈子,明辨是非,切勿人云亦云。
浮躁型 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做事毛毛躁躁,這山望着那山高,都是浮躁型圈子的表现,严重破坏团队的协作和平衡,也容易把别人带偏,而少了脚踏实地的积累。学业阶段就学习过铁杵磨成针,滴水穿石,可到了就业阶段,为了升职加薪,或是证明自己,出现很多浮躁的人,把古人有云抛掷脑后。而实际上,凡事喜欢走捷径的人往往欲速则不达,凡事认死理,一旦选择就坚持不懈的人往往能取得成功。古今中外无数伟人的事例,充分诠释了坚持的力量。正所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喜欢耍小聪明的、小手段、小伎俩的人,偶尔也能侥幸成功,但最终不会成就神话,或许会小有成就,或许会泯然于众人,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
懒惰,拖延症型 今天的事情这么多,明天再做吧;心情不好,不想做什么;刚才解决了很棘手的事情,其他一些小事以后再说吧……懒惰会变成拖沓,没有时间观念,就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更不能提前计划自己的工作。不仅影响个人业绩表现,还会因此影响团队整体风气和工作效率。要知道外面的世界还在进步,不认识的很多人在奔跑,如果只看到自己圈子里的人和事,被懒惰拖延症影响,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会很大。正如再多的事情,除以365天,都很少;再小的积累,乘以365天,都能拉开巨大的距离。
(2)积极主动承担任务,实践出真知 个人在组织中学习的另一个特点是个人的学习是在行为过程中的学习,即在实践中学习。组织中的学习过程不同于学校的学习,它是一种经历,经验,技能和见识的学习。
个人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参与到工作中的每一项任务都是个人在工作中实践成长的过程。职场中人常说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不想被时代抛弃,不想在生活里成为那个无奈又被动的人,只有去经历更多,在更多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书本知识只会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得来的知识才最具备价值。知识与能力不能划等号,书本知识与实际带兵经验也不完全是一码事,书本知识多并不见得工作能力强。实际带兵经验和能力,只能在实际工作的实践中积累提高,也只有在各项实践中才能看出一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古人推崇修身养性要“静中体悟,事中磨练”,也懂得光是静下心来诵经冥思是达不到目的的,还必须在具体事情的实践中磨练。这是很有道理的。不在具体事情特别是急事难事中磨练,怎么能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实践是砥砺人生的磨刀石,是检验素质的试金石,也是提高能力和展示才华的基本平台。一定程度上说,经历就是能力。经历的事情多,积累的经验教训也多,对问题的认识就能够更深刻一些,处理棘手问题的办法也会更多一点。
工作过程中的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都是经历,是实践,能给人切实感受和体会到的知识。面对工作中的起起伏伏,酸甜苦辣,我们要做的,是把它当作一段旅程。稻盛和夫曾说,工作是磨砺灵魂的道场,要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工作占据我们人生的很大一部分,一心一意投身于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样的工作实践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做就能磨炼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成长。而通过这种心志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也能随之提升。
所以,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面对什么样的圈子,都不要忘记全情投入,主动探索,积极承担,在更多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磨砺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3)保持开放心态,拥抱新事物 个人在组织中学习的另一大特点是它有稳定化,定型化的倾向。一定时期学习过程的积累,个体会形成某种类型的知识结构和观点、思维方式,遇到问题往往用自己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看法去分析处理。习惯依赖已有路径并不是件坏事,但是对于希望自己可以不断探索的人而言,需要经常反思是否对路径过度依赖,对新事物不够关注、甚至是忽视。
习惯依赖路径:我们总是习惯和认可已经被验证的模式,或者说是现状,因为这种方式可以给到我们安全感,只要照做,就有可预期的结果。
新事物:我們第一次看到或者了解到,都是怀疑或者排斥的,;因为不确定、没安全感。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安全感。如果从逻辑上来看,新事物是成立且向上的,则需要更多地敢于打破现在的安全感,拥抱不确定性。同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好奇心,新事物刚出现一定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缺陷的,我们第一观点并不是想着如何去找缺陷,如果新事物的关键点上确实是有价值的,那么就值得持续关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个体本身也是一个圈子,合理的处理圈子对自己的影响,并通过不断地自我认知,精进自己,才能与自己及自己周边世界愉快相处,获得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2]陈晓,法国式的职业教育,中国新闻周刊,2006一06.
[3]陈凡,德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间的制约与平衡,职教论坛,2006一04一10
作者简介:
刘丛,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 企业管理专业 资深少儿英语运营官,教育机构语言项目负责人,从事幼少儿英语学习教育及教育行业从业人员管理培训10年有余,服务超过5000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