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2019-10-21刘庆义孔令廉
刘庆义 孔令廉
摘 要:现代社会是机械化飞速发展的社会,对电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气类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电气铁路的问题也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功率因数偏低。这是电气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要创新改革技术,更要严格监管电气设施质量问题,并且无功补偿技术在这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电力输送过程中损耗严重的问题。本文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且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无功补偿;电气自动化;应用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有赖于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创新,并且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牵引系统、现代化的大型变电站、发电站等,都使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并逐渐趋于成熟。但是一些阻碍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单相电力的牵引负荷变化复杂便是阻碍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因素之一。这种阻碍因素主要是注入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谐波过多,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并且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资源利用率,造成电力损失严重的问题,而无功补偿技术能够高效率的解决这些问题。
1 无功补偿技术的优点
无功补偿技术大体来说就是无功电压控制服务技术,是发电机机组向电网加入无功率,来保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将连接点电压波动控制在波动范围内,保证它可以受到良好的控制,这便是无功补偿技术。当电力出现故障时,无功补偿技术也可以用来进行无功支持来防止整个电力系统陷入瘫痪的状态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时吸收一定量的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短暂运行。这也是现代电力的一种维护技术。
1.1电磁感应技术
电磁感应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它可以保证很多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发电机机组是发电转子在强磁场中运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的交流电,变压器的使用也是通过电磁感应技术,它是通过电磁互感来改变电压并传输到远处,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输送过程中电力的损失。电动机是的原理是将电磁场通入电流,此时通电线圈回因为力的作用产生运动,电动机和变压器都是在很强的电磁场里因为力的作用发生电磁互感现象,从而实现电和磁的相互转化。转化时会产生一个交变的磁场。电力设备在一个电磁互换周期内,吸收的功率等同于释放的功率,就是并没有对电力进行损失与浪费,这种无变化的功率叫做感性无功功率。
2 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
电能质量的评估标准是电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是供电系统设备的质量好坏的评估标准。而电压对电能的影响性也非常大,所以电能的稳定性就是电压的稳定性。滑动接触进行电力传输在铁路交通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是这种传输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在传输过程中,接触处经常会产生火花,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将无法安全使用。而消除火花,防止这种危险状况发生的解决办法就是利用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技术。变电所对电力的瞬间稳定性能调控、牵引机动车电网的无功功率因数和电力接触网是影响电力机动车辆功率因数的原因。并且变压器的阻抗必须和接触网的大小保持一致,否则将无法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比如将过滤电磁波的装置安装在电力机车上,可以防止外来电磁的干扰,对机车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
3 无功补偿技术的使用规范
高压变电设备将大部分的无功功率从发电机机组输送到远处,并使用低压变电器降低电压,这样用户才能安全使用。但是这个过程损失大量的无功功率,并且设备功能有限,在电力稳定的时候会出现电力无功潮流过剩的现象,并且在高负荷的时候功率因数会变得很低,低负荷时又会出现过剩补偿的现象。同时无功倒送也是电力系统中一个影响力很大的问题,这种现象会加大电力负担并损耗大量的电力,将电力设备损害,造成严重后果。这种无功倒送的现象经常是在负荷较低时出现,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电力设备等各种设施的维护。并且要认真仔细的根据片区状态来分析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容量,这样可以避免电力系统的突发故障发生。并且减少了无功功率的损失,避免了无功倒送现象的发生。对电路和电力起到保护作用。
4 结语
随着电气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无功补償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着电力系统,更影响着电气自动化整个领域。它的作用越来越大,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的发张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与贡献远远不止我们看到的这样,它的潜能无限,等待着人们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孙娴,盖玉超.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35(18):227-229.
[2]董微微,卫广太.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有效运用[J].电子制作,2015,22(7):65-66.
[3]李宏,董瑾.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J].现代电子术,2011,34(6):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