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着故事踏上写作之途

2019-10-21赵秀芳

读天下 2019年29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想象

摘要:习作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环节,又是一个难点环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巧妙、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通过扩写、续写童话故事、看图编故事、看词编故事等途径,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迈进“作文的门槛”,踏上写作之途。

关键词:习作教学;想象;编故事

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个重点,攻破这个难点,不少教师在积极主动地教,学生则在应付被动地训练,而结果往往是越练越无趣,事倍功半。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也如此。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关键在于教师要投其所好地“引”,即要求作为引路人的教师,要巧妙、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迈进“作文的门槛”,踏上写作之途。

儿童具有幻想的天性和热情。上学前,孩子们常吵着闹着要妈妈讲故事伴着入睡;上学后,他们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院子里进行编故事比赛。在孩子们自己建造的故事王国里,有着广阔的幻想空间,能实现许多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梦想。他们在迷恋故事的同时,也迷恋着幻想。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儿童这一时期“迷恋故事,迷恋幻想”的心理优势,为其开辟一片故事的绿草地,巧妙地把学生引上写作之途。

一、 扩写、续写童话故事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狐狸分奶酪》《小猴子下山》《棉花姑娘》……这些童话故事,借助想象,把许许多多平凡的、常见的人、物和现象,错综复杂地编织成一幅幅不平常的画面,从而在儿童面前展开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这个童话世界对富于想象、喜欢新奇的儿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诱惑力。他们渴望“飞入”这个奇妙的世界中当小动物的主人:教训狡猾的狐狸;给空手而归的小猴子出谋划策;帮棉花姑娘写感谢信……此时,教师若能顺应儿童的这种心理要求,且给他一个“起飞”的起点,就迈开了作文教学的关键一步。为儿童创造飞入童话世界的最佳起点就是让儿童扩写和续写童话故事。如在学习了《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故事后,我先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扩写出一个更生动的故事。在扩写训练中,学生把自己置入了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中。他们把笔当成金箍棒,自己则变成了那位能千变万化的“齐天大圣”:一会儿是狡猾的狐狸,一会儿又变成爱听漂亮话的乌鸦……儿童用他那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幻想出了动物们不同的表情、动作和内心世界,使原故事更生动、更有儿童情趣。

在扩写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续写狐狸与乌鸦的第二次见面。这时,他们的兴致更高了:有的写乌鸦又上当了,教育乌鸦要改掉一听漂亮话就得意忘形的坏毛病;有的写乌鸦把一块藏着一把小刀的肉饼“掉”进狐狸嘴里,狐狸得意地用力一咬,把舌头割破了……学生满怀激情在积极主动地写,教师不仅训练了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还不明白什么叫写作文、也来不及对写作产生恐惧心理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写作文了。这就为今后的作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使他们有一种“写作文有什么难的,我早就会写了”的心理成就感,从而乐于写作文。

二、 看图编故事

儿童对图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偏爱之情。玩玩具飞机时,他会一边操作一边自言自语说飞机此时的“飞行”状态;看动画片时,看到小猫提着桶,他会想象它是去提水或去买鱼;看连环画时,他不仅会图文对照,更会根据图画想象出画面外的内容……这些都是儿童根据图画在编故事。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正是抓住儿童偏爱图画的心理特征,采用看图写话的方式进行作文训练。但如果让学生意识到他是在写话或写作时,他会条件反射地产生畏惧心理。而假若能使他产生“我在给大家讲故事”的心理错觉,那他则会兴奋地投入进去,从而忘我地编、动情地写。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常有意识地出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去编织丰富多彩的故事,把作文教学渗透于整个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师有步骤有计划的牵引下,一步一步地踏上写作之途。

三、 看词编故事

在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命题作文是主流。但很多学生看到作文题时,头脑仍是一片空白,无从下笔。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由抽象的词去展开想象,不善于把空洞的词变为生动多彩的生活画面。因而,对词的想象能力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进行“看词编故事”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由词构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低年级的“识字学词学句”的训练中,我不仅仅满足于学生只会用词语写简单的句子,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用词语编故事的能力。如在黑板上写下“苹果”一词后,我让学生围绕这个词编一个小故事:有的写老师带领学生去果园帮农民摘苹果的情景;有的写自己去上街买苹果的经过;还有的写自己把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分给一位小妹妹吃的事……到了中高年級,我又培养学生用一组词编故事的能力,如用“生日蛋糕、奶奶、小兰”三个词编一个故事。在自由编故事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由、活跃的,不仅编出了一个个多姿多彩的故事,而且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经常进行看词编故事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为写命题作文打下牢固的“思维根基”,使学生能找出中心词,并能围绕中心词想象出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构思出一篇篇内容具体、情真意切的佳作。

故事对儿童的吸引力是无穷无尽的。一旦接触充满幻想的故事,他们就会如饥似渴地读,聚精会神地听,急不可待地说,兴味盎然地写。教师应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故事、人人都会编故事,并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诚然,用编故事的方式作为引导学生踏上写作之路的途径,开始时不能用各种条件限制他们,也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标准去否定他们。我们应注意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做到循序渐进、灵活自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踏上写作之途。

作者简介:

赵秀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市灵川县宝路小学。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想象的人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