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9-10-21潘凯扬

读天下 2019年29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的重要教学模式,对于促进生本课堂的建立,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意义。近些年,在新课改政策的实施得到不断加强的背景下,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本文论述的核心内容即在于此,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实施为主线,借助于小学数学的课堂为依托,进行了如下阐述。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所谓问题教学,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问题的方式对学生们展开教学,从而使之在对问题的思考、分析中获得学习的目的。问题教学法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也十分灵活。以下,笔者便依据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特征,以及此阶段小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两个方面作为出发点,分3个角度对问题教学的形式和具体的实施过程,做详细的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对当今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 问题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教学是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最好途径,而面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心态,问题的形式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变,从而可以更为契合教学的实际。小学年级的学生们年龄尚小,因此,其活泼好玩的心态仍然占有思维的主导地位。故而,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在问题创设的同时,注重趣味性元素的融入,以此来达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的目的,为课堂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提高知识教学的质量。

例如:我们以“位置与方向”一节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本节的知识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可以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针对本节的教学,笔者便通过游戏形式的提问,对学生们展开了教学。如:“笔者首先创设情境,一只小猴子在中午的时候,在森林里迷了路,现在分不清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了。它只记得自己的家在东边的方向,不知道现在该往那边走了。”此时,笔者展示一幅小猴子在森林中迷路的图片,图片中显示了太阳在小猴子的后方。据此,笔者向学生们提示道:“图片中太阳在小猴子的后方,也就说,它的后面是南方,从这一个方位,我们能不能帮助小猴子指出它应该往哪个方向回家呢?”这一问题在情境的渲染下,充满了童趣的色彩,同时,又将相关知识點很好地囊括了进去。如此,便大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之在问题的引导下有效的学习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 问题教学:凸显数学知识价值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其目的之一便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因此,问题的创设还应当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激发,则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如此,才能为进一步的开展做出良好铺垫。针对于此,我们对问题的创设,可以借助于生活素材的引入为突破点。促使学生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去认识数学知识,并体验到其价值所在,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我们以“大数的认识”一节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我选择了以生活为素材的问题创设,首先,笔者通过“图书馆”这一主题进行了创设。即:向学生们展示一幅“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内部藏书一角,并向学生们提问:“你们看这里的藏书这么多,猜猜该有多少本书呢?”在这一生活素材的依托下,学生们想象的思维得到了良好的附着,并由此引出几百、几千、几万的数字。之后,笔者又进一步展示了图书馆内部更大的藏书空间,在此提出让学生们估计猜测图书数量的问题。此处,在之前学生们已经用到了“万”的单位,因此,无法再提出更大的单位,这便为“十万”或以上的单位概念提供了有效的思维契合点。学生们便在这一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下,有效地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计数单位,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 问题教学:兼顾学生整体提升

生本课堂的特征不仅仅在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还包括了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如此,才能称为更为健全的生本课堂。针对于此,我们可以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这一点进行切入。即,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实际学习情况,将问题设置为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的模式,从而帮助不同层级的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学习与理解。如此,在层层递进的铺垫下,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便能够得到良好的保证,并逐步提升学习的信心。

例如:我们以《倍的认识》一节的教学为例。对于问题教学的开展,首先是新课导入环节。出示2个橘子和6个苹果的图片,并首次以“比多少”的问题进行提问,带领学生们进行旧知的回顾,以为接下来“比份”进行铺垫。之后,便引导学生以橘子2个为一份为基础,将苹果分为3份。再次提出问题:“苹果的个数有几个2?”此处逐步为学生理解“3”个“2”并概括出橘子2个是1份,而苹果是这样的3份提供良好的思维突破点,从而为“倍”的概念的引出做出充足的思维准备。诸如此类,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整体的进步,从而有效推动了生本课堂的形成。

四、 总结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深刻地认识到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至于如此,我们才能更为灵活地对这一模式进行多样的挖掘与利用,从而为课堂的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徐超.问题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9(8).

[2]许径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9(7).

作者简介:

潘凯扬,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宁市桂雅路小学。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