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与探索

2019-10-21林琳

读天下 2019年29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小学生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不断改革与深入,在基础教学中学生的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其道德理论观念,并将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健康发展,使其养成能受益终身的道德行为习惯。本文结合当前小学教学现状,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做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教学策略

顾名思义,养成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时针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习惯、学习策略以及道德理论做出正确的引导,使其养成正确生活和学习价值观的过程。与文化课相比,养成教育更侧重发展学生的德智体,注重培养其品格和生活素养,陶冶其道德情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以身作则,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能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 创设德育环境,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良好品质的发展期,受环境因素影响程度较大。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内容创设好的德育环境,逐步的给其渗透如何去做人做事等。首先,教师可制定健康的班约班规,从语言行为习惯、人格态度等方面全面要求学生,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其讲礼貌、懂文明。与人能互相尊重理解等,以促进班里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其次,教师在讲课时也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渗透养成教育,通过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一些生活用语帮助学生解析,以加深其印象,并使之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里。如在《海燕》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引领学生体会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孤零无助、在暴风雨下无处栖身的海燕绝望气氛。为加深学生理解,教师可利用视频给学生演示景象,在学生感受这种绝望气氛时,教师再通过文章中对大海景象变换的描述,引导学生寻找希望,体会海燕在暴风雨中勇敢拼搏的精神,通过产生心理情绪的反差使其重新燃起斗志,从而激起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和战胜挫折的信心。教师在课内课外创设好的德育环境,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还能使其身心优质发展。

二、 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讲课方式缺少激情,内容也枯燥乏味,不仅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难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针对这个问题,现阶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活跃课堂气氛,利用多种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互助互爱意识。首先,教师在上课时要文明用语,对于犯错的学生,教师要能够悉心教导,谆谆善诱,在文明的环境里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其次,教师要从言语、行为和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尊重学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能认真听他们的想法和见解。且无论何时教师都要展现出良好的教育态度,与学生能互相尊重,使其被渴望认可,并学会理性思考问题。此外,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利用多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之间也能多交流和沟通,同时也学会关爱他人。如教师可举办类似“巨人脚”的友谊比赛活动,学生把脚绑在一起,只能相互协调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友爱意识,如学生之间如何站位,全队如何能安全地快速前进等,并使其相互理解,必要时教师也可给予相应的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举办教育活动来调节课堂气氛,不仅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还能培养其团队友爱意识。

三、 家庭学校联合,增强学生养成教育

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并非在学校里就能很好地完成,更多的时候还需要家庭和学校联合起来,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对此教师需要和家长及时沟通,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补优去劣。首先,教师要结合校内校外设计好长期的养成教育计划,然后在召开家长会时,仔细的和家长作以讨论,制定出最适合学生身心优质发展的教育计划,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作以小范围的调整,以促使学生在家在学校都能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其次,学校也可聘请这方面相关的教育专家来为家长和学生举办讲座,使家长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养成教育的真正含义和目标。此外,不论是教师课堂教育还是家长家庭教育,都要抓实抓细,对于学生犯的小错或坏的行为习惯不能忽视,要加强对其素质教育和行为习惯要求,并培养其核心自主能力。如学校可举办主题为“中华传统礼仪”的讲座,通过专家的讲解,不僅要使得学生明白我国的传统美德,学校和家长也要要求自己,做好其本职工作。如学校可给学生通过播放年度十大感动人物、爱的教育类影片,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理念指导。家长则严格要求自己,不论做事做人,都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通过家庭学校联合对学生展开养成教育,不仅使得养成教育贯彻到了行动、落到了实处,更产生了优良教育方法的效果。

四、 结语

养成教育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思想举止、文明礼仪以及道德方面的教育,不仅是基础教学中的一项基本教育内容,更是对学生以后的人生都有着莫大的影响。相比文化课教学,养成教育工作更难,教师责任更重。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改善自身教学方法,做好以养成教育和课堂内容的契合工作,注重养成教育渗透在教学时的自然性,不仅要促使学生全面了解课本知识,更是要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进而为祖国、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王永强.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20(12):24-26.

[2]胡晓峰.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建设和谐美丽校园——景泰县第四小学养成教育实践探索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51.

作者简介:

林琳,广东省茂名市,广东省茂名市光华小学。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小学生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