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课堂渠道注重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
2019-10-21黎妙青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教改的制定与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则又重新回归到了学校教育当中,成为一项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而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有着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德育在课堂的渗透,便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的论述内容即在于此,并借助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学为依托对象,对德育的相关教学做如下的阐述。
关键词:中低年级;小学生;德育渗透
所谓德育,其包含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大体来说,针对学生而言可以概括为理想主义教育、劳动观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世界观教育、法制观念和自觉纪律教育以及人生观教育和人道主义、社会公德教育等等。而本文则限于篇幅问题,现只针对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选择上述所提的前三项德育内容为文章的主线,并分别通过三个角度对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具体的实施过程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对当今的课堂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注重学生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意义。而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和智力各方面的启蒙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而针对“理想”的培育,对于这一时期的小学生而言,我们可以借助于对班级文化的建设为桥梁,从而使学生们可以在健康的班级风气中逐步树立理想意识,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保障。
例如:我们以班级图书角的设立而谈。在班级内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阅读和认知特点,相应的选择一些具有可读性儿童小说或绘本类图书。如:可以放置郑渊洁“皮皮鲁”系列的童话故事,让学生们通过皮皮鲁激发自身神奇能力并逐步认识到自己奇特使命的经历,打开自己的“理想”意识。又或者以绘本《巴特恩的裁缝梦》为例,让学生们从书中小狗巴特恩的理念“没关系,至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的观念中,体会到“理想”的切实意义。诸如此类,通过图书角、板报以及文化墙等设立,能够使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理想”文化和风气,从而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树立起健康的理想主义。
二、 做好家校沟通机制,培养科学劳动观念
所谓科学的劳动观念,指的是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劳动”这一概念,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当中。劳动的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识内容的教学,在学校之外,家庭的引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此项德育的渗透,我们可以积极借助于家校沟通的方式来实现目标。使学生们可以在学校与家庭的双边合作中,形成科学而正确的劳动观念,促进德育素养的提升。
例如:我们可以首先和学生家长进行前期的沟通,将“科学劳动观”的理念向家长进行灌输,得到家长的认同。此后,我们便可以利用班级的值日制度逐步对学生展开引导,使其懂得,“劳动”是生活当中每个人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职责,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我们生活的环境得到保障。而与此同时,当小学生在家庭领域当中时,家长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譬如,可以指导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确保德育教学的落实到位。
三、 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外在体现。众所周知,小学年级的学生们囿于年龄的限制,主观意识在其思维层面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情绪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故而,针对这一特征,在小学班级的课堂中,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则可以通过班会等的形式来进行情境的创设,从而以此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例如:对于情境的创设,我们先以主题班会的开展为例。笔者以“列举你所知道的爱国英雄”为主题,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中进行了一次列举、探讨爱国英雄事迹的班会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分别列举了自己所知道的诸如:放牛娃王二小、黃继光、董存瑞、王伟等典型的英雄人物。在这一基础上,笔者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了解,对相关人物的事迹做出了大致的阐述,并适时的提问:“为什么黄继光会勇敢地向着敌人的枪口冲过去?”“为什么董存瑞面对死亡仍然不忘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的口号。而学生们经过这一系列情境的渲染以及问题的引导,爱国精神得到了极大地激发和拓展,从而为德育的渗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近些年素质教育的大行其道,德育已经逐渐成了当今课堂的主旋律之一,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而德育的渗透,则又是一项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和积累的教学过程,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而针对教学的设计,也要同时从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及所教内容的特征两个方面深入考虑,以引导性的教学为主导,从而为学生们创设出一个高效的德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孟令军.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课堂中的德育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30(4).
[2]黄小敏.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渗透德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2).
作者简介:
黎妙青,广东省罗定市,罗定市生江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