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企业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9-10-21吴彬彬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招投标解决对策

吴彬彬

摘 要:企业项目的招投标属于一种交易方式和法律程序,能够对交易合同、交易主体进行有效规范。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封闭和分割,企业项目招投标将其有效打破,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对企业公平竞争的活力起到较强的激发作用,能够对市场资源配置进行有效优化。因此,本文对企业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项目;招投标;解决对策

1 当前企业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保证企业项目招投标活动和法定程序相符合,同时保证企业项目不同参与主体的行为满足规范要求,包括当事人、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企业项目招投标活动的公正性、公开性、透明性和规范性。但是在当前企业项目招投标活动中却存在不少问题。

1.1 人为干预现象严重,滥用职权

一些地方为了保护本地企业,为其谋取利益,便在招投標过程中设置多种障碍,不断排挤外地企业,约束和限制非本地企业。一些部门人员滥用自身职权,通过运用特殊的权利,向建设单位推荐一些承包单位,或者向企业项目总承包企业推荐分包队伍。和过去相比,当前滥用职权现象尽管有所减少,不过依然存在对承包企业进行暗地指定或者明地指定现象,但是当前缺乏有力证据,当前常常会采用更为隐蔽的方法,绝大部分的方法为当面交代或者暗示。一些情况下,并不会亲自行动,而是指派周边工作人员去谈,或者会让自己的亲属子女进行交流,通过运用自身职权,地方有关部门便向投标单位进行暗中出力。

1.2 排斥偏袒他人,进行暗中操作

第一,对信息进行控制和对投标进行限制。在进行操作过程中,通过利用一些借口,对信息进行对外发布,同时随意缩短时间,缩小公告发布的范围,最终造成一些潜在投标对象不能够对信息进行及时获取,导致客观的失衡。第二,为能够保证内定施工单位可以中标,一些建筑企业便会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制作一些手脚,制定一些具有倾向性的条款,提高招标资格条件,设立更高的招投标门槛,不过还需保证设立一些和意向投标企业相符合的条件。或者在对资格进行预审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工程的实际建设要求进行,而是主要根据建设企业自身的意愿,确定投标范围和规模,进而导致满足要求的施工企业不能入围。第三,排斥潜在的投标人,邀请招标取代公开招投标,通过进行内部操作,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有效缩小招标范围,排斥潜在的投标人,进而确保内定施工单位能够顺利中标。

1.3 进行虚假招标,明招暗定

针对一定要采用招投标方式的企业项目项目,一些建筑企业并不会采用招投标方式。另外一些建筑企业在私下明确承包企业后,还要求承包企业自己寻找陪标企业,一些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以后才开始补办招投标手续,根本不严格按照招投标手续来办理相关业务,随便应对相关监管部门。

1.4 私下签订合同

在进行合同签订过程中,因为监督力度不到位,导致出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且未对其进行及时察觉和处理。如果主要通过利用企业资质来完成中标的,则中标时的企业并不是合同签订的乙方。如果建设企业和中标企业进行互相串通,并未根据中标价来对合同价格进行签订,最终会出现阴阳合同。在招标活动开始之前,建设企业和具有投标资格的企业进行私下协商,在投标人进行一定让利之后,建设企业便会进行暗中操作,使其意向投标方中标。在定标之后,双方便会签订两份合同,其中一份合同主要是应付施工手续的检查部门和办理部门,另外一份合同进行私下签订,将其作为实际的决、付款依据。另外,为能够中标,一些投标企业便对价格进行故意压低,然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如变更设计、虚报、多报等,额外追加工程量,以对工程决算造价进行提高,进而获得更多的非法收益。

1.5 监督力度不够大

许多监督部门将监管取代审批,从一定程度上侵害建设企业的招标自主权,通过运用一些手段,如对注册费用、巨额保证金、管理费进行缴纳等,以对非本地施工企业的参与投标活动进行阻止。监督部门在整个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属于监督主体,需要深入监督招投程序的合法性,但是许多工作人员除了要进行相关监督工作以外,还应参与评标活动,最终不能够对评标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进而向其他评委留下暗箱操作机会,大大降低工程招投标活动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2 企业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对招标代理机构市场准入门槛进行严格制定,对招标行业代理行为进行有效规范

对于招标代理机构,它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中介组织,主要进行有关招标代理业务,同时能够提供有关服务。在招标代理机构提供的代理服务作用下,能够对企业项目成本进行有效减小,对企业项目的质量进行有效提高,对资金效益进行提高。对于招标代理机构,我国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认定,对招标代理机构市场准入门槛进行严格制定,一定要在招标人委托范围和资格许可范围中,有效进行招标代理业务。本文认为招标代理机构应选用随机抽取方法,以和招标人构成委托关系,以有效避免长期合作后产生面子、人情问题现象。另外,作为招标代理从业人员,一定要接受有关职业道德培训教育和业务培训教育,对招投标代理机构人员的工作水平、综合素质进行不断提高。

2.2 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有效规范和整顿,对政府部门协作关系进行增强

对于项目招标人,各级政府部门应和其构成明确的职权关系,遵守有关原则,有效制约和科学规范。应对政府部门协作关系进行增强,对招投标机制成员范围进行扩大和调整,对招投标统一执法的作用和职责进行不断强化,对部门之间的受理业务进行构建,对部门联动执法模式进行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有效规范和整顿。

2.3 严肃查处虚假招投标行为,提高招投标市场稽查执法力度

第一,对招标投标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及时查处虚假招标,对典型案例进行及时曝光,对自由发包项目进行严肃查处;第二,对标后监管进行增强,构建有效的联动机制,严格监督管理合同履行情况,认真检查工程承包合同的执行情况,及时排查招投标领域的腐败行为;第三,对举报情况进行认真对待,对投诉行为进行积极调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

2.4 对评标专家库的建设进行完善和规范,对管理机制进行建立健全

通过采取随机抽取方式,从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出若干名专家,以确定评标委员会的专家。在对专家进行抽取时,监督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应进行严格把控,业主单位只有1次随机抽取计划,不得进行重复抽取。应对评标专家库的建设进行完善和规范,统一配置和划分专家的专业,对专家进行保密,从抽取至公示评标结果期间,不得将专家的身份泄漏出去,监督评标现场,对招投标双方变相欺骗、威胁专家进行有效预防。对违规违纪取消资格的清出机制进行构建,严格处理提高虚假评标结果的专家和不负责任的专家。

3 结语

目前我国企业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我国有关政府部门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监督和惩罚。因此,我国有关政府部门一定要科学制定有效的惩罚方法和监督措施,对违纪违规问题进行及时查处,以促使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的形成,有效促进我国企业项目管理体制的深入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利霞.企业项目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业,2017(4):32~34.

[2] 刘智勇.浅析我国当前企业项目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7(4):126~129.

[3] 赵秀梅,马翠兰.企业项目招投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甘肃科技,2016(12):248.

猜你喜欢

招投标解决对策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DEA—GA—BP的建设工程评标方法研究
建设项目准备阶段的审计要点探析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探究
浅析我国工程项目中招投标的特点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