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跨洋种菜,不必神化“中国大妈”
2019-10-21果冻
果冻
近日,一条“中国丈母娘将别墅花园变菜地,看懵洋女婿”的短视频,因反差萌引起不少人关注。这条走红网络的视频里,一位老太太坐在种满蔬菜的花园里,正在打理杂草。但是镜头一转,一名外国男子正看着没有一朵花、全是蔬菜的花园一言不发,非常茫然。据报道,发布视频的是一位嫁到澳大利亚的中国人,老公是英国人。夫妻二人6年前来到悉尼,买下一套别墅,原来别墅花园里都是丈夫种的各种花,但丈母娘到了澳大利亚以后,“把花都拔了,种上了蔬菜”。
老太太跨洋种菜,采取的是“掺沙子”的办法。
开始,夫妇俩把花园里的小块地给老人家种,但她每天拔掉一点花,大家都没发现,直到“鹊巢鸠占”,如今已经种上了扁豆、辣椒和黄瓜等20多种蔬菜。不少网友觉得,老太太不经女婿同意就拔花种菜,此举欠妥。批评有些道理,但这件事确实有文化差异在里边。西方人“核心家庭”观念下代际界限比较分明,不像咱们中国人大家庭,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女儿女婿家还不是自己家?在自家院子里动土,只要不引发家庭成员冲突,归根到底还是看家庭内部如何协商。
况且,按照那位女士的说法,英国女婿最终也表示了理解。“一是觉得老太太来我家里带孩子不容易,既然她喜欢种菜,就支持她的爱好。二是我丈夫吃了菜以后,也爱上了自种蔬菜。”这说明,拔花种菜不是问题,互相理解才是重点。
中国老人走到哪里,就把菜园子和种菜习惯带到哪里,这几年类似新闻屡见报端。这一代老人,许多曾经历下乡插队,有丰富的土地生活经验,种菜对于他们来说,既是早年练就,如今施展仍带着几许骄傲的生存技能,同时,也是在异国略显孤寂的环境里,彰显个人能力、晚年生活仍具价值的自我肯定方式。以我在国外生活的经历,种菜有时也是为了生活,尤其是为了“中国胃”,不得已而为之。一来,对比国内,国外超市蔬菜品种实在太少。外国人吃菜,主要是拿来做沙拉,可是来来去去,超市里总是配好一包包的那几种沙拉用青菜,久而食之无味。二来,国外中产生活,出人都靠车,买个菜步行距离以内不可能解决。老人家住下来,又不能天天麻烦女儿女婿开车来回,送你买菜。如此情况~下,家里有地土质肥沃,谁不打种菜主意?
还有一点,我总觉得,我们父母一辈人,因为过去匮乏年代的经历,总有一种不浪费一粒米、一块布、一截铅笔、生活区域-寸土地的“珍惜”情结。多年前我到美国看望一位随女儿移民的老师,她指着自家后院一大片地,说土地那么肥,不种东西多浪费啊。跟广场舞噪音扰民不同,垦荒种地,只要不影响邻居,不积粪污染,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种菜所体现出的朴素生活观,以及那种对于土地的格外珍惜,与种花种草的西方中產趣味,只有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别。而且,以我所见,外国人其实也种菜,西餐里常用的某些香料,比如薄荷、罗勒叶、迷迭香、九重塔,很多家庭也会盆栽。所以,在种菜的问题上,单单拎出中国大妈来说事,并不公平。
摘自《南方都市报》2019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