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10-21郭媛魏连锁张剑飞李丽丽滕艳平

科技风 2019年6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郭媛 魏连锁 张剑飞 李丽丽 滕艳平

摘 要:目前高校多数选用的纸质教材中只有文本图片,内容固定、缺乏直观的素材资源和灵活多样的动态形式,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课后的进一步学习。并且修订周期长、更新速度慢、内容滞后、难以与时俱进。新兴的数字教材以直观的视、音、图、文等形式实现了教材内容的数字化,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教材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然而,形象直观的频繁展示会束缚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完全电脑学习也会造成学生书写能力下降和用眼过度近视加深。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传统纸质教材中利用二维识别码与网络数字资源相配合使用的书网互动式教材。使学生既能体会阅读纸质课本那种徜徉于广阔思考和想象空间的愉悦感,也便于深刻理解知识,增强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二维识别码;纸质教材;数字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工具,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成果最终都要落实到教材建设中。[1-2]目前现有教材主要可分纸质教材和數字教材两大类。大部分高校教学中,基本采用“纸质教材+教师+黑板+自制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中含有的视频、动画、图片、音频等对纸质教材中抽象原理、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学习和练习。[3-4]此种方式虽然比传统的“纸质教材+教师+黑板”方式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这种方式受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和制作者水平限制,有些抽象、重难点问题得不到很好体现。另外,这种方式还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当堂课上观看多媒体演示效果,而课后复习观看比较困难。虽然,有些教师会将课件以网络课程平台或拷贝等方式传递给学生,但一般需要较繁琐的步骤登录下载或拷贝,给课后的使用带来不便。数字化教材多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网络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向学习者表达课程内容,实现多主体多维度多层次的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5-6]但是,完全摒弃纸质教材,仅以直观的数字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会限制学生想象能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完全网络学习给本已经远离书面文字的学生又增加了眼睛和书写能力方面的问题。

基于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在传统纸质教材中利用二维码技术与网络数字中视、音、图素材库配合,建立书网互动式教材,既保留了阅读纸质课本的系统性和可归纳整理性,加强学生自主探索深入学习能力和对最新知识掌握的可能性。

一、基于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概述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他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本文提出的移动互联网+教材是以纸质教材为主体,以网络数字试题库、微课、动画、音、图片等素材媒体资源为教辅内容的表现形式。将二维码置于纸质教材中原理抽象、重难点问题下面,学生可用移动终端手机扫描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技术连接后台服务器素材媒体资源数据库,在学生手机屏幕上显示出教师课下录制的相关微课、动画、试题库等素材媒体资源。这种方式不是纸质教材与数字教材的简单组合,不仅容纳了纸质平面教材与素材媒体资源内容,还将视、听、看、测试练习等内容方便的随时传递给学生,并可实时更新。从而达到书网互动、助教助学、与时俱进、延伸服务的目的。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保留了纸版教材主体存在感及便于标注整理的优势,也突破了传统纸质教材的内容边界,以学习终端为载体、以学习评估为支持,为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深层展现授课内容,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自我学习复习。使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辅以学生利用电子设备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的教育方式,也可为今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二、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建设遇到的问题

(一)观念问题

首先,教师的授课方式有惯性的延续。在大部分高校教学中,教师基本采用“纸质教材+教师+黑板+自制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现阶段纸质教材仍然是教师和学生选用的教材主体,并且形成了一整套逐渐日趋完善的教学体系,并且高校教材的选用往往由任课教师决定,因此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替代纸质教材不会一蹴而就。其次,由于受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和制作者水平限制,大部分教师自制素材媒体资源时大都采用较简单PPT制作课件,基于互联网+教材的媒体资源所需软件制作水平较高,难度较大,耗费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PPT课件。要已习惯传统授课方式的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去学习专业的课件制作软件也有一定难度。第三,如何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起适应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对教师而言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最后,很多传统出版单位对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出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现在虽然有部分出版社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出版领域,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出版业对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技术的重视程度差距很大。

(二)移动互联网平台系统安全性问题

移动互联网平台系统主要包括移动APP应用软件、云端管理后台、移动互联网+教材产品管理、

素材媒体资源库等几部分。如何防止资源库与平台系统被盗用和篡改成为制约移动互联网+教材建设的障碍之一。由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系统的特殊形式,极易被复制盗版,且我国对此方面的版权保护还没有相应的法规,使教师在建设该方面教材时有诸多顾虑。同时,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出版涉及多方面利益,如果相关各方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也会影响发展的进程。

三、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建设未来

(一)基于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建设的必然性

1.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

高校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现在校园网的建设、网络课程平台的构建,WIFI网络设备功能的不断完善,远程网络课程的不断建立,学生手中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都为移动互联网+教材的使用搭好了平台。形态多样的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具有区别传统教材的独特优势和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将满足高校及社会各类人员各种知识的学习需求,同时会给整个教育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

2.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要求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4G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各种应用的推出,互联网已从桌面PC走向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普及,使现在的学生在课堂听课时,多数不再像以前按老师板书做笔记而是用手机将老师的板书和课件拍成照片存放在手机中保存用来课后复习。而在许多国内外各大学及教育网站上,还提供了互联网教育“云课堂”、“MOOC”课程学习平台、微课程等免费开放学习资源,便于学生随时进行学习[7]。因此,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灌输式教育逐渐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发展,这就使大学教育由侧重于知识傳承发展为要求大学生在知识、素养、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诸如此类的变化必然呼唤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教材。

3.当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需求

现在的大学生对于新技术和新事物具有天然的易接受心理,他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及时更新互联网上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源源不断地引入、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而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正是这种将基本理论保留在传统纸质教材便于学生标注、整理,又能将现代互联网技术融文字、声音、动画为一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加速和改善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而且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不限时间、空间及时将最新知识更新于资源库的先进性等也使大学生学习更加便捷方便和领先。

(二)如何进行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建设

(1)认识理念的更新。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作为传统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之间的一种形式更符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不但能改进原有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能更快更好地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缩小各高校教育水平的差距。因此,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的建设理应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将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政策的鼓励。以高校特色、优势资源为基础,通过立项开展教材建设培育工作,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有经验的教师优化具有开发潜质的课程。鼓励适宜的专业教师和懂互联网开发技术的教师共同合作,以点带面开发移动互联网+教材。

(3)出版界协同合作。高校要加强与国内有影响力出版社及大学出版社的联系和合作,发挥高校和出版社的优势,为学校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建设提供资源,也使移动互联网+教材的优质资源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有更好的通道。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未来的课堂模式将是“教师+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学生”的形式,其中网络数字资源是高校数字化学习环境最核心的要素。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数字化学习资源、移动学习终端和云平台集成服务为云端课堂构建了条件。其中互联网+高校教材是不可或缺的教与学资源。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学校学科建设水平、课程建设成果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凝结与体现。作为移动互联网+高校教材技术研发的先行者,逐步推出更多满足教与学需求的移动互联网+教材,将会为未来高校的教学发展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蔡雪峰,赵湘慧.数字化教材研究与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9,(1):95-96.

[2]张碧如.高校教材数字化离我们有多远[J].高校后勤研究,2015,(04).

[3]林君芬,李慧勤,黄海晖.交互式数字教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2013.

[4]何俊龙,李芸,李敏,等.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教材循环模式研究初探[J].中国电子商务,2016,(1):133.

[5]初天斌,李少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立体化教材出版的应用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5,(2):39-42.

[6]王英芳.关于高校数字化教材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6,(16):117.

[7]岳庚吉.MOOC背景下数字化教材建设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8,30(7):91-93.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
微信在金融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移动新闻客户端信息推送特点及问题分析
分享经济的价值创造模式及其影响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MOOC微课程研究
微美学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