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思想困惑及改善方法
2019-10-21梁嘉仪
梁嘉仪
摘 要:近年来,基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与存在的特殊问题,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困惑和压力也随之增大。辅导员的情绪和工作态度关乎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对此,在了解因工作引起的思想困惑所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结果的同时,应全面进行自我调节,改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提升自我价值的培训以及社会上的健康活动,逐步消除职业压力和倦怠情绪,使工作能逐步职业化,进而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困惑;改善方法
一、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发展现状
(一)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地位工作环境
在当前的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处于最前线,是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承担着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日常学习、学生活动和学生个人生活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近年来,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流动性加大,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岗位的招聘中发现,辅导员大多都是与所在的系的专业不对口的,并且都在招聘后匆忙上岗,只有一些理论性的新入职培训,就要接手大量的工作,让新入职的辅导员对工作岗位上的职责和分工产生了迷茫,自我摸索的漫长过程使得工作效率的下降和辅导员个人身心的疲惫。而近年来,辅导员趋向年轻化,以应届毕业生居多,与所管理的学生年纪相近,如何切换学生转向老师的身份,是新辅导员的一大思想难题。大部分辅导员对工作出现了疲倦状态,身体上的耗损,精神上的疲劳和迷茫无助,对无固定范围的工作内容的排斥,以及对工作的无限重复性出现厌倦的消极态度。
(二)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服务对象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公办高校的不一样,针对学生的特点,辅导员的工作难度会相应增大。首先,专科生一般考分低,高考成绩普遍是在专科最低控制线的分数附近,从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情况来看,学生高考失利,分数无法上公办高职院校,而又希望得到文凭,不想提早踏入社会,因此选择就读民办高职院校。民办高校是董事长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资金自主筹备,所以学费比公办学校的学费高。很多学生虽来读书,但家庭条件完全无法攀比对他们来讲高昂的学费。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欠费现在一直是学校重视的问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最前线的辅導员,催缴学费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除此之外,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自卑感强,自信心不够,对事情的承受能力低。从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性格上能看到,大多学生认为来民办高职院校是不想提早进入社会的无奈选择,在这样过于偏激的思想下,同时,学生的受挫能力很低,是很需要保护的大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多时候选择逃避,更严重的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从学生学费的欠费情况,及申请奖助学金、家庭经济贫困认定工作中,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和自卑感强的学生有很大的交集。学生会把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兼职,没有时间参加学校其他活动,提高自信心的途径大大减少。此类学生需要辅导员的长期关注和心理辅导。但辅导员对学生做正面的辅导的前提是辅导员对待事情要有正面向上的态度,也就是最近流行的“正能量”。如果连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都无法缓解和消除,辅导员对学生的指导就会出现偏差,影响学生价值观和对学生成长成才有消极作用。
二、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思想困惑
(一)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困惑的成因
从客观原因上看,民办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工作的工作待遇的分配情况,外界对其价值的肯定与否,以及个人未来发展前景的未知,也是造成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思想困惑的重要原因。从主观原因上看,民办高职院校在高校中地位偏低,学生基础较薄弱,管理难度大,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内部原因。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不够明确,工作内容过于繁杂并无固定划分范围。与公办院校辅导员对比,福利待遇也有一定差距。社会上不大了解辅导员岗位的人,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大多都是认为主要是查访学生宿舍、评选奖助学金、日常通知与管理等杂务,普遍认为是人人都能做且没有专业技术含量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但事实上,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与内容并非如此简单。辅导员工作内容的范围得不到具体明确的划分,辅导员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查课、查寝、贫困认定、商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数据、奖助学金评选、就业工作、党建工作、党团学生活动的指导、心理咨询、催缴学费、提升个人水平的课题论文的申报等。但实际上,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责任,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与辅导员的教育息息相关。外界对辅导员岗位的错误理解,对辅导员造成一定的打击。让辅导员逐渐迷失自我,在工作中找不到个人成就感和荣誉感。
(二)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困惑的表现
在民办高职院校中,辅导员有着多重的角色。新生入学时,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及入党介绍人。作为年轻的辅导员,刚刚脱离自己大学辅导员的指导,进入指导学生,成为学生入党介绍人的角色,是一个辅导员自我摸索和自我调节的过程。以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辅导员是几百个大孩子尽职尽责的保姆,是学生口中24小时开机的“10086热线”。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学生遇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辅导员要做好危机预警工作,时刻留意和观察所带几百号学生的动态,但很多辅导员没有受过相关的培训,无从把握如何从心灵深处去认知教诲学生,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辅导员的生活。
三、辅导员思想困惑的改善方法
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深的老师。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这种困惑与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及时消除,会危害到辅导员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影响未来发展,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带领辅导员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使辅导员面对繁杂的工作做到倦而不怠,逐渐走出困惑。
(一)明确工作定位,坚守岗位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和思想困惑大多是来自于繁杂而紧迫的工作内容,要消除或降低辅导员的思想困惑,教育部门应该综合民办高职院校的特点,学院应根据服务对象和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对辅导员工作职责加以明确、细化的划分,提高工作效率及人才的质量,减轻辅导员非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工作负担。辅导员应坚守工作岗位,坚定工作信念,全心全意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康成才的工作中,杜绝把消极态度对待工作,个人情绪带给学生。
(二)合理规划时间,展望未来发展
事务性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近年来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不斷加大,辅导员应合理规划好时间,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效率,缩短事务性工作的时间,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拓宽知识面,提升个人技能,增加工作上的不可代替性,实现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同时,开拓自己的人脉圈,认识更多公办学校优秀的辅导员,借鉴其工作经验,增强自信心,正面向上地对待工作。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通过撰写课题与发表有质量的论文,提升科研能力,从中找回归属感和个人成就感,为职称评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健全辅导员保障制度和建立辅导员培训系统
民办高职院校是合同制聘用,辅导员工作效果得不到重视,流动性大。健全辅导员的保障制度,提高辅导员的福利待遇,拉近辅导员与专任教师的距离,可以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并且让辅导员找到在学生工作中的职业认同感。更重要的是,要开展辅导员的相关技能培训。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应定期组织开展辅导员的技能培训。让辅导员有多走出去的机会,带辅导员到公办高校见识,进一步认识学生管理工作,总结管理心得,提高管理水平。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辅导员思想困惑上的倦而不怠,有赖于民办高职院校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需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做好正面向上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时刻付之于实践当中,从培养学生成才中找到个人成就感,从工作高效开展中找到职业归宿感,从社会眼光的不断更新变换中找到认同感。为致力于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道路迈上坚定的一步。
参考文献:
[1]蒋丽琳,覃千超.学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
[2]江莉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2).
[3]何湘江.高校辅导员自我职业发展能力的培育[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1).
[4]刘婷婷.专职辅导员的困惑和自我调节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