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ICT行业创新基地 的“软实力”和“硬功夫”

2019-10-21赵锐

科技风 2019年6期
关键词:软实力实训室校企

赵锐

摘 要:2014年,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交通)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华晟)共同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共建ICT行业创新基地。作为教育部首批推荐成立的18所校企合作学院之一,ICT行业创新基地有较好的校企合作基础和强大的产业背景支撑。截止2018年9月,ICT行业创新基地已为ICT行业培养学生已共计390人。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ICT行业创新基地;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 “六个共同”彰显校企合作“软实力”

校企双方紧密对接智能交通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在推动

“产教结合、校企互融”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六个共同”,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教学标准、共同编写专业教材、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同申报科研课题、共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北京华晟始终坚持以教育服务行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思路,并通过与高校在专业办学层面的深度合作,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教育理念。服务型专业建设明确了办学的核心目标,即为行业及企业提供主动、针对性、全面的服务,从人才、技术层面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行业对合作办学专业的高度认可,有效提升本专业的校内地位及区域行业影响力。SMART睿智职业规划体系是实现服务型专业建设目标的途径,

是专业办学的核心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具有ICT行业核心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的行业人才。其中“S、M、A、R、T”分别代表培养过程中的五个关键点。

见图:

MIMPS教学法、工程师自主教学法、职业管理、信息化教学平台是实现SMART教育体系落地的四大助推器。其中“MIMPS”教学法简称项目教学,是打造活跃教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工程师自主教学”充分发挥企业工程师的经验优势;“职业管理”以创新的职业素质教育、学生管理模式与就业工作相结合,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其职业发展能力;

“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互教于乐的教学平台。

2 “ICT基地”做足专业建设“硬功夫”

2014年12月湖北交通与北京华晟按照1:1的比例合作投资1000余万元,共建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实训基地——ICT行业创新基地。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通信技术,ICT行业创新基地主要分为三大实训室——智慧交通实训室、移动通讯实训室和云计算实训室。

智慧交通实训室包括智慧城市部分的四大系统——智能公交系统、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车牌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开放式停车场管理系统,和智慧高速部分的三大系统——MTC收费系统、ETC不停车收费系统、高速公路二义性识别系统。该实训室完整的呈现了人们在出行过程中所需信息的收集、传输、接收和视频等系统,学生在实训室可以了解智能交通系统的布局设计和设备的维护操作。

移动通讯实训室由RRU、BBU、核心网三部分组成。RRU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车辆行驶及道路状况等信号,将无线信号转化为有线信号,再通过光缆传送到BBU中。在移动通信实训室,学生能通过4G移动通信网的设备(BBU+RRU+核心网),掌握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与设备数据配置,实现基于实训平台搭建一个4G无线基站。

在云计算实训室,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和学习云计算实训设备,对其硬件、软件及工程施工规范、布线、接口、安装、调测、维护等关键技术进行测试和分析。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二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学习中小型网络设备的规划设计和数据配置,实现基于实训平台搭建一个中型数据网络。

校企合作专业的学生通过以上三大实训室,在熟知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操作型人才。

展望未来,产教融合正步入2.0時代,湖北交通ICT行业创新基地将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专注以理念和技术创新,促进教育改革与进步;整合教育链、产业链和技术链的优质资源,打造面向行业的智慧学习工场,促进共享教育及教育生态优化升级,真正实现教育与产业的高格局、全面性融合,从而将校企合作推向纵深!

猜你喜欢

软实力实训室校企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