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认知心理学的三种研究取向及其未来发展
2019-10-21钱新宇
摘要: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下属的分支学科,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现代的认知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行为主义衰落后回归于意识的一种体现。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与计算机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研究者一直通过三种途径对人们的心理发展进行探索。这三种途径分别是符号加工、联结主义以及生态学。符号加工是指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比拟,通过加工符号来建立心理模型。联结主义是对人脑的神经中枢进行比拟,通过神经网络对其进行加工与处理,最后建立心理模型。以上两种方法是广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两种常见研究方法,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方向。而最后一种研究取向——生态学则主张以现实环境作为研究人们心理的基础。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研究取向;未来发展趋势
认知科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们认知活动的交叉学科,涉及到我国很多领域。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不断做出调整与转变,但是依旧以上述三种方法作为基础。认知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转换不断朝着更具有说服力,更好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方向发展。研究取向的不断转换也是人类进步的一种象征,也有利于为该学科添加创新活力。在本文中,笔者着眼于认知心理学从起源到现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结合相关资料简单阐述认知心理学主要的三种研究取向,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认知心理学的三种研究取向
1.符号加工取向
符号加工取向是以人类认知与计算机信息加工为基础所产生的,人们通常把符号加工取向称为“心理活动现象的计算机”。这种研究取向主要是把人们的心理活动当作计算机处理符号的操作,把人们的思维比作计算机的程序,而人们的中枢神经,脑活动等则被当作计算机的硬件,把人脑比作电脑,人们的心理活动就如同计算机的编码、转换等功能。这种研究取向下,人就成为了一个如计算机一般的符号加工设备。
2.联结主义取向
联结主义取向下,主张构建一个比符号加工更为接近人类神经活动的认知模型。相比于符号加工取向,联结主义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平行结构以及对应的处理机制,面对不同的加工单元可以进行平行化处理。联结主义主要通过激活知识的方式使其迅速分解到整个到网络中。这种研究取向不仅具有连续性,而且加工速度快,节省时间,同时还能节省大量单元。
3.生态学取向
生态学取向不同于以上两种研究取向,其主张心理学要走出实验室,与人们生活的真实场景相结合,在现实环境中完成研究。生态学取向以人类的生活经验和历史作为出发点,认为人们的认知不会发生在文化领域以外的其他地方。生态学取向在研究中对整个现实环境进行考察,增强了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人性化特点。与现实环境相融合的研究强调了人与自然两者的相互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
二、认知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认知心理学中的符号加工和联结主义取向都以实验室研究为基础。通过模拟、假设等方式模拟人类心理状态,研究人类的认知。虽然这种方法都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但若应用到实际中依旧会受到諸多阻碍。所以,生态学取向在实际研究人们的认知时是必不可少的。生态学主张将符号加工取向融入到现实中,以此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在分析人类认知时,要将实验室的研究与生态学的研究相结合,构成一个全面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框架,增强认知理论对人们的解释效度。因此在未来,实验室研究结合现场生态学研究将成为认知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学的每一种研究取向都是不可替代的。他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共同推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并且为揭示人类心理本质做出了巨大贡献。不难看出,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轨迹以及在心理学的应用为其自身发展带来了启迪,同时也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嘉元.当代认知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77 -79.
[2][美]E?R?希尔加德,R?L?阿特加森,R?C?阿特加森.心理学导论[M].周先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王益文,张文新.联结主义神经网络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J] .心理学动态,2001,(4):373-374.
[4]贾林祥.心理学后现代建构之思考[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5]佐斌,西方心理思潮的当代特征———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5).
[6]葛鲁嘉.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演变[J].国外社会科学,1995,(10).
[7]美]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37-43.
作者简介:
钱新宇(1996-)男,汉族,河南省信阳市,本科生,单位: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无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