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意识
2019-10-21李莲
李莲
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但是,由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等的影响,使我们难以跳出这种教学思维。还好,经过我认真学习《新课标》后,我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在阅读教学中总结一些经验:
一、 交学生学习方法
学法指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具有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是词语的理解和片断的教学。在教学中应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突破难点。如《将相和》一文中,全文的重点词句是“和”。在教学课文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将和相什么原因“和”,什么事又“不和”,后来又是什么事“和”?在这“和”与“不和”理解中,蔺相如和廉颇爱国行为充分体现。
二、 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
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因此,阅读教学“三到”法是让学生充分读书的有效方法。
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安排了五读:一读时,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读时画出生字和新词,标出自然自段;三读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四读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然后抽读正音;五读时,让学生朗读自已喜欢的段、句,最后让大家交流。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了解。在理解欣赏课文时,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初读了解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再读时了解作者看到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特点,最后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样的阅读调动学生的心、眼、口的作用,既在读书中理解课文,感受到祖国山河之美,培养学生爱国之情,又欣赏到祖国文字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養他们的鉴赏能力。
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教师在课堂中应鼓励学生动脑提问题,做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多年的教学体会,我总结出了以下方法让学生大胆质疑。
1.揭题质疑
如在教学《梅花魂》时,出示课题后,学生提出:什么叫魂?梅花有魂吗?梅花魂究竟指什么呢?
2.初读质疑
初读课文后,学生往往对文章中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句子提问。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学生初读后提出:为什么听了伯父的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为什么伯父的鼻子都被碰得又扁又平了,大家还哈哈大笑?……这就为理解课文作了充分的准备。
3.细读质疑
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疑难。这时,老师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学生,而要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大家讨论解决。如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在理解了课文后,我问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喝到水?问题一出,教室里马上闪出一道道智慧的光芒,即刻课堂上议论纷纷,大家提出了许多喝水的方法,且都有充分的依据。这样,既让学生养成了动脑的习惯,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总结质疑
学完一篇文章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看,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解疑,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获得教学内容之外的知识,也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化。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鲁迅爱憎分明的人!
学完这篇课文后,我问:“同学们,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只见学生快速看完书和笔记后提出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我当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让学生从课内、课外查鲁迅的故事,结果查找到了许多鲁迅从小到大的故事,对鲁迅有了全面的了解,加深了对鲁迅的敬佩、爱戴和怀念之情。这样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获得了教学内容以外的知识,深化了教学内容。
四、留给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
以前的语文教学,往往课堂教学时间占得满满的,课堂训练放到了课外,课堂作业变成了课外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必须把课堂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本堂课学到的知识当堂消化理解,课外时间留给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