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土地与生活的建筑学思考与教育实践
2019-10-21杨阳
杨阳
摘 要: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分析了建筑学教育在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并从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方面探讨了其应对的途径与可能。文章表明,面对新的时代,让建筑教育回到日常、回到土地、回到生活,是可以让建筑学获得发展的可能途径之一。
关键词:土地与生活;建筑学;思考;教育实践
1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发生了巨大的跨越,人们对建筑的认识和需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有关建筑的新观点、新要求在人们中悄然兴起。这种新形势强烈地冲击着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对建筑学教育的观念与体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改革现有陈旧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出适应社会要求的新型复合型建筑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建筑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建筑设计缺乏验证性
建筑学教学中,建筑设计专业与其他设计专业存在很大区别,具有不可验证性特点,主要因为建筑设计期间学生无法进行建筑施工对自身的设计进行验证,而传统教学期间教师只能指导学生使用图纸绘制效果图,或是使用计算机制作动画,实现建筑设计的验证目的。但是,此类验证方式缺乏可行性与准确性,很可能会导致建筑设计质量降低,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2.2 与土地、生活互相悖离
如今的建筑系学生都是90后[1],00后也即将迈入大学。他们的成长历程几乎彻底与土地相割裂(即便是乡村出生的孩子也同样如此)。远离土地、不差钱、强调自我,眼中充斥着媒体上各种明星建筑师们的“高大上”作品……在这样一种成长的环境中,年轻一代的生活获得了高度的个体独立与选择自由,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关系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紧密相关,功利、实用、网络、虚拟成为年轻一代价值观念的主旋律。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生活与土地相割裂,个体与社会相分离,年轻一代注定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压力。作为社会公共良知与道德的坚守者与引导者,大学教育如何才能讓年轻一代重新建立起与土地和社会更多的真实联系,重塑“大我”的责任与品性,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2.3 缺乏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
中国建筑学教育课程设置已经模式化,基础训练大都是美术和渲染、构图练习,建筑设计课以建筑的类型来排列,先简单后复杂,面积规模依次递增。这种课程体系过于固定,几乎没有提供自由度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个人特点去选择课程。而学生的评估成绩也以学生完成作业的图面效果为准,无法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建筑设计水平。
3 面向土地与生活的建筑学教育实践策略
3.1 加强建筑构造与材料方面的教学
正如前面所阐述的,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建筑的构造、材料已经不再仅仅是建筑的配角,它们对建筑的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决定了一个建筑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并决定了如何来做到这一切。以往的建筑学教育中,也有建筑构造[2]、建筑材料课,但由于内容老旧,学习起来枯燥而不被学生重视。我们可以尝试把课程分解成两部分,即构造基础、材料基础和构造设计、材料设计,并使后者直接成为建筑设计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不但强化了课堂所教授的知识,也使学生懂得了如何设计运用它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建筑的建造过程,而这正是建筑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2 基于CDIO的建筑学教育模式
嘉庚学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嘉庚学院建筑学专业在大量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得以启示,提出基于CDIO下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培养规格:掌握良好的美术绘画技能,具备建筑美学修养和审美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多类型技能,具有良好的工程表达能力;掌握建筑建造与环境的科学技术领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工程技术能力;理解建筑行业基本特征,具备良好的建筑师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掌握建筑经济与管理领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工程经济能力;熟练掌握建筑设计方法及基本技能,具有设计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掌握建筑学类相关专业设计及表达的方法与基本技能,具备建筑与城市环境综合设计实践与创新能力。以项目为核心的嵌入式教学。保留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系列,形成建筑设计的工作进程。该课程系列包括了所有的建筑设计主干课:基础设计课、类型建筑设计和专题建筑设计。同时改变传统的理论课以叙述式和观展式为主、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状况,更替为以设计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建筑理论课程教学模式。这类理论课程有绿色建筑与城市设计、建筑节能与生态、历史风貌区域保护与更新及传统村落、建筑保护规划与设计更新等。新方案为该类课程增加了建筑实践教学的课时。
3.3 形成跨学科的建筑学知识体系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可以扩大教师专业背景来源,不仅引进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背景的教师,还可以适当引进经济学、环境学、社会学、人口学及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的教师。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理解都不相同,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融合各学科的特点,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学生经过这种多学科领域的洗礼,应该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和理解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能够有更加清晰的建筑理论知识框架,而不至于盲目地追随和模仿这种或那种建筑风格。
3.4 构建生态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
在现有建筑学本科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我们针对本专业方向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优化。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不仅对本学院开设的专业基础、专业必修课程进行改革,增加生态建筑学基础教育的比重,也注重联合相关院系,如热能工程学院、市政工程学院等开设与生态建筑学方向相关的技术课程,为生态建筑学教育打造视野开阔、基础扎实的综合基础平台。(1)强调生态节能背景知识的专业基础课为避免以往因缺乏必要节能知识而造成的教学效果欠佳的问题,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专业方向的教学安排中,强调学生生态节能背景知识的教授,在教学计划中除了建筑学专业基础必修课外,还增加了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太阳能技术利用基础、传热学等基础课,旨在为高年级的太阳能建筑设计、建筑设备、供热工程等课程做好铺垫。(2)生态节能技术融入的专业必修课在专业必修课方面,依托多科性大学的优势,安排了建筑设计、太阳能建筑设计等课程。在不降低建筑设计课要求的前提下,要求学生结合设计课题,理解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接触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手法,并强调建筑节能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作用。(3)生态节能方向的集中实践环节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建筑设备课程设计等集中实践环节,由此形成比较完备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构建以生态建筑学为导向,对原有的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和完善,在传统建筑教学体系对功能、空间、造型等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将相关的技术环节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建筑设计能力,还具备相应的生态节能技术应用能力。
4 结语
面对教育的这一困境,现代建筑的先驱以及教育大家格罗皮乌斯的一段话在今天或许依然具有很强的启示,他说学习设计最要紧的是保持一种“没有被理性知识的积累所影响的新鲜心灵”,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呢?或许适度抛弃那些既定的经验与程式,回到鲜活的土地与丰富的生活是一种可能且有效的方法吧。
参考文献:
[1] 艾冬.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7(49):68~69.
[2] 郭屹民,刘大禹,吴雪琪,解文静.对坂本一成的访谈:基于建筑认知的建筑学教育[J].建筑学报,2015(1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