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想象,自由翱翔

2019-10-21郑一飞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想象能力欣赏教学尊重

郑一飞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想象能力;尊重

对于音乐的想象是能动的,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探究;是自由的,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在初中生音乐想象能力日益“凋零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应该还原音乐的生态本真,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

1.更新理念,尊重学生的想象意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是这样,对于音乐的解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认可学生想象结果的丰富性,不僵化地提供标准答案,是对学生想象意识与创新人格的尊重。

比如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第五段,乐队齐奏,速度加快。我要求同学们想一想:此时音乐风格有什么改变?这是为了表达什么呢?有学生说此时表现的是作者的情绪有点激动,有的说是江面上的人越来越多了,显得有点热闹,有的说船只聚拢来了,大家气氛异常热烈,到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学生的回答就更加丰富了:有的说是鱼儿看到人们来了,都跳出水面了!有的说是渔船打破了水面,掀起波涛!还有的说是人们在船上说拉弹唱,正是晚上七八点娱乐的黄金时间……尽管有的回答与教材的经典解释并不一致,但笔者以为应该允许欣赏者有自己创新的空间,只要风格、气氛大致相同,都应该允许。

到最后尾声的时候,我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画一幅此时的江景图,很多学生都画了平静的小船、皎洁的月亮、还在江边的小树房子等、水面微波粼粼,表达出一种让人沉迷的宁静氛围与诗画意境……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并没有作过多的要求与提示,尽量把想象的空间让位给学生,不随意打击学生的个性化表现,使学生的想象意识到了鼓励与肯定。

2.激发动能,聚焦学生的艺术思考

音乐是听觉艺术,也是思考的艺术,结合艺术进行思考是音乐想象的必备条件。比如在欣赏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饮酒歌》时,我让学生感受其音乐节奏的风格,学生普遍能说出曲调比较轻松、快乐,充满着活力,那么这样的艺术风格可以表达怎么样的主题呢?于是我向学生讲解了作品创造的意思——表现了主人公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充满青春的活力、同时又描绘出沙龙舞会上热闹、欢乐的情景。

这些以乐曲风格来展开想象的方式,把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到音乐本身。再如《蓝色的多瑙河》是一首变化比较大的曲子,一开始,小提琴在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圆号吹奏出连贯优美的高音,活泼轻盈,瞬间可以激活人们的心灵,也许是美好的一天开始了……第二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教师可以通过列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分别用文字来表达对作品艺术风格与描写现象的理解,通过不断的领悟为为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3.解放头脑,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

陶行知先生在其教学理念中非常注重解放学生的天性,提出“六大解放”的口号,他倡导给学生自由发散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及时聚焦思维。这一教学思想在音乐教学上非常适用。

在教学《穿越竹林》时,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影视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在影视中的重要作用,并借此学会合理的想象。一开始,我播放了电影画面,让学生理解场景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随后让学生欣赏电影《卧虎藏龙》主题音乐电影片段,并谈感受,有了这些基础,让学生再次聆听《穿越竹林》,举手的学生開始多起来,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沉默不语,有几个平时虎头虎脑的学生此时也显得异常安静,于是我问他们:你们想不想表演一下主人公穿越竹林时的神情与动作呢?想不想写一段电影解说词呢?想不想来表演一段舞蹈呢?谁能为表演画一幅背景图呢?大家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这一动人场景呢?一连串的问题抛出后,我让学生通过分组自己选择一种方式,准备五分钟,五分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同步展示。实践证明,当教师充分信任学生,设法让学生大胆地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课堂展示的时候,学生的想象潜能是最容易得到开发的。

4.授之以渔,协助学生打破想象屏障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进行想象的过程中,欣赏者难免受到自己生活经验局限性的影响,存在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正象寓言故事“盲人摸象”中,摸到身子的盲人,他感觉大象与直立的平面,所以说是一堵墙,而腿的盲人就认为大象是一根柱子。此时作为一旁的明白人应该为盲人指条路,教他怎么去摸象,比告诉他象是什么样的更重要。

比如《多情的土地》是作曲家施光南为男中音歌唱家佟铁鑫所作的一首抒情歌曲,要让学生就每个乐句都展开具体而生动的想象,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也难以让学生形成与作者、表演者的深度共鸣。其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去总结的想象方法可以有:文字解读法——歌曲的文字部分所描写的内容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大多集中在国家、土地、眷恋这些重要的词汇上,而且写得比较含蓄,所以只能获取一部分想象信息。联系背景法——这首乐曲创作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门的打开,很多人开始向往国外的生活,包括现在的中学生中也大多存在“月亮也是外国的圆”的想法,作者此时创造这首曲子正是为了表达外国虽好,我们的国家却有着丰富的资源与悠久的历史,有着为之创业与奉献的广阔空间,希望自己能够以自己的青春为建设伟大祖国作出贡献的愿望。

艺术分析法——“我深深地爱着你”这句中的“深深地”是三连音节奏,形象地刻画人们离开故土时那一步三回头的心情,而带装饰音的切分节奏则更强化了人们细腻的情感。

体态律动法——中部B段,歌词包含深情,熟悉的土地、田野、花草、路径把人们的情感拉向了最潮,此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土用手势与脚步来表达内心。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用自己巧妙的教学艺术去“轻轻敲醒”学生沉睡的“想象力”,用充分的热情去引导他们“慢慢张开眼睛”。让我们音乐教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猜你喜欢

想象能力欣赏教学尊重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