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科学区角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互动的特点与指导策略

2019-10-21黄芳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

黄芳

摘 要:同伴互动是大班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的常见行为,对促进活动进行和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总体而言,大班幼儿同伴互动受到幼儿自身特征、科学区角环境、教师指导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中性互动多、性别差异大、言语互动增多的特点。对此,本文提出了环境创设、教师指导和家园互动三个方面的教育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科学区角;大班幼儿;同伴互动

科学区角是幼儿主动探究、探索科学的乐园,在科学区角活动中,幼儿对材料的选择、操作和探索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虽然教师会在活动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但幼儿的同伴互动对促进活动进行与幼儿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同伴互动,幼儿既可以相互模仿、启发、鼓励,与同伴一起大胆实践、探索,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也可以学习交往、合作、沟通等社会技能,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促进自身的社会化发展。幼儿教师只有更深刻地了解幼儿的同伴互动,才能对幼儿的科学探索与同伴互动进行及时有效指导,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区角活动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特点

相对幼儿来说,科学探索活动具有一定复杂性,且结果具有未知性,所以幼儿在选择实验材料、制定实验方案、分享实验结果时会与同伴产生很多互动。

(一)同伴互动的类别及主题

幼儿同伴互动可分友好互动、不友好互动、中性互动。在科学区角活动中,大班幼儿的同伴互动主要是中性互动,总体比例占到70%以上,其中寻求帮助、提醒、吸引注意、表达情感、共同游戏、协商是主要主题。不友好互动比友好互动比例高出很多,不友好互动中“争夺物品”出现频率最高,而友好互动中“表示友好”最常出现。这反映出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为欠缺。当然,幼儿同伴互动行为本身是复杂的,需要教师结合当时的情境及幼儿的个性特点等因素具体分析,切忌简单从表象下定论。

(二)同伴互动的性别差异

科学区角活动中,大班男女生同伴互动的多个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从数量上看,女生发起互动次数明显比男生多,其中友好互动和中性互动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男生。从结果上看,相比男生发生的互动,由女生发起的互动更有可能被接受。从时长上看,幼儿同伴互动绝大多数属于短时互动,互动不够深入,但是女生发起的互动持续时间更长。这些差异表明,女生更愿意与同伴互动,同时也能更好的运用各种互动策略参与同伴的活动,互动交往水平比男生高。

二、科学区角活动中幼儿同伴互动的影响因素

幼儿同伴互动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科学区角环境、幼儿自身特征、教师指导及家庭教育。

(一)科学区角环境

科学区角的材料投放数量和复杂性也会影响幼儿同伴互动。如果科学区角投放材料的数量多,幼儿选择余地大,独自游戏机会就多,幼儿的同伴互动会减少;如果更多投放功能相对多样、开放、玩法不固定的低结构性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自由操作或者与同伴一起探讨材料的不同玩法,更容易引发幼儿与同伴产生互动、交流经验。

(二)幼儿自身特征

不同性格和气质特点的幼儿参与同伴互动的积极性和互动结果都不相同。外向、开朗活泼的幼儿更加积极乐观,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可以与同伴密切配合,其发出的互动更容易被接受。认知水平较高的幼儿往往会在互动中担任“领导者”,指导其他幼儿的行为,提出新颖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更多的交往经验。此外,当幼儿与较熟悉的玩伴一起玩时,会比和不熟悉的玩伴玩得更为积极、尽兴,有更为成熟且深入的互动;当玩伴间保有亲密且持续的友谊关系时,互动关系也会发展的比较理想。

(三)教师指导

如果教师主动参与到幼儿活动中,采取措施促进幼儿积极主动与同伴互动,并在必要时给予援助,不但可以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变换花样、玩出新意, 提高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愉悦性,还可以引发不同以往的同伴互动。但是,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幼儿同伴互动,如果只是依靠自身权威进行从上而下进行的指导,只关注纪律维护和知识传递,就会使指导流于形式,不利于幼儿互动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此外,如果教师表现出对某个幼儿的喜爱,其他幼儿也会更愿意与之互动。

(四)家庭教育

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最早场所,父母是幼儿最早的互动对象,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互动能力。如果父母文化素质较高,懂得尊重幼儿,通过引导和帮助为幼儿设立合理的规范,就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良好人格养成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幼儿的同伴互动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如果父母对幼儿缺少温情,一味要求幼儿必须服从家长,习惯包办幼儿的一切,或者对幼儿过于放任,不给幼儿立任何规矩,很少教导幼儿做人处事,就会对幼儿同伴互动产生消极影响。

三、科学区角活动中幼儿同伴互动的指导策略

教师作为科学区角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密切关注活动中幼儿的同伴互动情境,善于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互动分享,让幼儿在交流与碰撞中建构形成新的经验。

(一)科学设置科学区角

有足够活动空间和活动时间是科学区角活动中幼儿同伴互动的基本保证。科学区角的创设应营造一个宽敞、舒适、开放的空间,避免幼儿活动时的相互干扰。由于科学区角的活动既有小组合作实验活动,也有个人独立观察活动,所以还应结合活动主题进行“动静分区”,让小组互动和一对一互动都能顺利进行。科学区角的材料投放数量要充足。研究表明,如果科学区角活动材料的种类和项目比幼儿人数多出50%,幼儿就会积极参与活动。

(二)科学介入指导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科学区角活动中幼儿同伴互动的价值及自身在促进幼儿同伴良好互动方面的责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主题活动来加强幼儿互动的方式与能力,让幼儿的良好互动习惯落实于平时的互动中。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进行有意识地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找到幼儿同伴互动的问题,然后选择恰当的时机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教师指导不能盲目地灌输知识或干预活动,而应当在了解幼儿不同互动行为背后的动机后,尽量让幼儿自主解决互动问题。

(三)加强家园合作

加强家园互动可以弥补家长缺乏幼儿心理和教育专业知识及教育方法依赖经验的不足,引导家长遵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科学教育幼儿。教师应与家长充分交流教育经验、活动安排等,既方便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在园内外的行为,也可以让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欢迎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甚至参与到幼儿的教学中去,增加家长和幼儿的互动。幼儿也会在家长和教师的友好互动中受到感染和模仿,潜移默化的运用到自己和同伴的交往中。

参考文献

[1]喻星美.幼儿园大班科學区角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X园为例[J].现代妇女(下旬),2014(01):137-138.

[2]敖妮娜. 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幼儿同伴互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钱晶,钱晓雯.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互动的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26(12):32-34+118.

[4]唐东琴. 昆明市X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同伴互动状况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5]姜丽丽.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互动的分析[J].好家长,2017(54):14.

[6]陶玮.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教师指导的适宜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6.

[7]安晓云.关于大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互动行为的研究[J].学周刊,2017(21):180-181.

[8]李丽. 5-6岁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互动行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大自然的浓缩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区域游戏分享交流模式的建立及对大班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探究
浅谈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推进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信心
白板,让数学不再枯燥